《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解读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宗旨,而且还深刻地说明了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一致性。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以此来保证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实践中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将这些决策变为实际行动。
毛泽东还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7-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2]这个基本的领导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1)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2)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3)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1958年,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十六条》中又指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实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点用处也没有的。
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
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起来了.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创造。
在毛泽东看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党的领导机关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创造,以形成符合群众实际需要的系统意见,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毛泽东经常教育干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来自人民群众,力量来自人民群众,智慧来自人民群众.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向人民群众学习。
他说;“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
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
”离开了“从群众中来”.领导者的认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然,群众的意见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是分散的、无系统的。
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对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使之形成正确的、系统的意见,然后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将群众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科学的抽象,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这是群众路线的及为重要的~个环节。
“集中”出了问题.同样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政策和办法。
所以,“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是领导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过程,是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抽象过程,一句话,是了解情况、认识世界、发现真理的过程。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因此,获得了正确的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回到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工作.使党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变为群众的意见,从而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
毛泽东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
”回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检验真理的过程,修正、完善和发展原有认识的过程。
只有把领导的方针、政策和办法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检验这些方针、政策和办法是否正确。
总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群众掌握政策、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要真正贯彻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者还要有虚心的态度和民主的作风。
没有民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生就不可能发动起来。
没有民主,群众就不敢讲话.就不可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各种意见。
领导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
毛泽东在这方面为我们全党作了很好的表率。
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就是伟大,就是同我们不同.他善于从群众这样的议论当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与此相关的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l941年8月的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有各县县长参加的征粮会议。
天突然下起了雷阵雨,雷电击中了会场的一根柱子。
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县长刘彩云不幸触电而亡。
事后,有的群众说.为什么雷没有劈毛泽东!毛泽东得知后.没有叫人去追查诅咒自己的人,而是认真地向当地干部了解群众诅咒的原因。
原来是边区政府下达的征粮任务过重,群众有意见,就借“霹雷”一事来发泄不满。
毛泽东知道原委后.指示有关部门将征粮任务由20万担(每担300斤)减至l6万担。
群众的怨言消除了、毛泽东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
毛泽东从群众的怪话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他说:“这就迫使我们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下决心搞大生产运动。
”在中共七大和其他~些会上,毛泽东多次以此例教育干部,要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以改进我们的工作。
领导机关的集中过程,同样需要民主,需要有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反对个人专断,反对一人说了算,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避免片面性、主观性。
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集中,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到群众中去”,仍然需要民主,需要用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方法.让群众去认识真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历史经验表明:离开了民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定流于形式,甚至会走向反面。
毛泽东进一步把群众路线具体化为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他指出:“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
”这就是~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亦即“点”和“面”相结合的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领导者下到一个或几个单位中去,深人到群众中去,形成典型,并运用典型经验去推广面上的工作。
“点”和“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毛泽东认为,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是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任何工作时必须采用的方法。
他说:“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
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是毛泽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提出来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般号召具有普遍性,它可以使领导的意见、方针、政策迅速地直接与广大群众见面.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可以广泛地普遍地动员群众。
在一般号召之后,还必须进行具体的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一是可以检验、修正和丰富一般号召;二是可以取得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具体经验。
依据上级指示进行一般号召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难的是深入个别单位进行具体指导。
为了反对只满足于一般号召和照抄照转上级指示、而不注重和善于个别具体指导的主观主义的领导方法,毛泽东强调了个别指导的重要性。
他说:在整风运动中.“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
”[2]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是在一般和个别的结合上下功夫。
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在“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抓典型、“解剖麻雀”的领导方法。
认为“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解剖麻雀”.从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普遍的东西。
并号召中央和省、地、县委的领导同志.要定期(在半年到一年内)亲身研究一个合作社.一个工厂,一个商店.一个学校.取得知识,取得发言权,以利于指导全盘工作。
在实行个别指导、抓典型、“解剖麻雀”是要注意所抓的个别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要防止把某一具体经验绝对化。
推广典型经验时要经过试点.由点到面。
毛泽东还提出“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学会‘弹钢琴…。
他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提纯了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的领导方法.并把这种工作方法形象地比喻为“弹钢琴”。
他说:“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很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
”在领导工作中,切忌没有中心,不分主次、轻重、缓急、先后,平均地使用力量,结果形成很多“中心工作”和凌乱的无秩序的状态。
“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具体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一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中带关键性的工作。
抓住了它,就能做到“纲举目张”。
但其他工作也并非不重要,其他工作反过来会影响中心工作。
因此,领导者在用主要力量抓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其他一般工作的关系。
毛泽东说:“学会‘弹钢琴’。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
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
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党委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
因此.在领导工作中一方面要防止平均使用力量.抓不住中心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单打一,防止顾此失彼。
所谓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就是领导者要善于在一个单位形成一个由少数积极分子组成的领导骨干队伍。
并将领导骨干和群众两方面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毛泽东说:“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
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的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
”总之,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求领导者深人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组织群众的工作.这样才能做好领导工作,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否则.就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和肯的群众相背离。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