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

微生物检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食品微生物检验实习
系别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年级专业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姓名王磊(1140905035)
指导老师王瑶琼、吴菲菲、黄大川
邵阳学院
2013 年12 月10 日
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1.实习时间2013年11月18日—12月8日
2.实习地点:3栋104微生物实验室和3栋108无菌室
3.实习单位:邵阳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二、实习过程概述
11.18动员大会
11.18-20查找资料,制定实习计划表
11.20上交计划表,领器材,清理台面,清洗,烘干,包扎器材
11.21配制细菌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放入37℃恒温培养箱24h,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11.22制备试样,十倍稀释,接种培养
11.23观察,计数,清洗,烘干,包扎
11.24配制察氏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放入37℃恒温培养箱24h,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11.25 制备样品。

十倍稀释,接种。

培养
11.26观察
11.27观察,计数,清洗,烘干。

包扎
11.28配制察氏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放入37℃恒温培养箱24h,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11.29 制备样品。

十倍稀释,接种。

培养
11.30观察
12.1观察,
12.2观察
12.3观察
12.4观察,计数,清洗,烘干。

包扎
12.5配制乳糖胆盐发酵管,灭菌,配制试样、接种,培养
12.6观察是否冒泡
三、实习内容
检测样品:香干
采样的方法:随机抽样法。

取25g样品,加225ml无菌水研磨均匀,依次进行十倍稀释。

实验原理:配制检验菌种培养基并包扎、消毒、灭菌;正确采集样品,处理样品(稀释、样品滴加、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数据处理、分析。

细菌的检测用LB培养基,酵母菌用察氏培养基,霉菌用察氏培养基,大肠菌群的检测用乳糖发酵培养基和EMB培养基
⑴香干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检样
25g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择2~3个适宜的稀释度,各以0.3mL量加入灭菌的细菌培养基中均匀涂布
37℃,24h±2h
菌落计数
数据处理分析,报告
数据记录:
表一:样品中细菌的含量
注:每个平板加入0.3mL的稀释液
实验现象结果记录:细菌菌落颜色为白色,比霉菌和酵母菌落都要小,且形状多为圆形,
⑵香干中酵母菌含量的检测
检样
25g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各以0.3mL量加入灭菌的培养基中均匀涂布
28℃
菌落计数
数据处理分析,报告
数据记录:
注:每个平板加入0.3ml的稀释液
实验现象结果记录:酵母菌落颜色形状为白色表面细润的菌落,也存在少许红色的菌落⑶香干中霉菌含量的检测
检样
25g样品+225ml无菌蒸馏水,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2~3个合适的稀释度,各以0.3ml量加入灭菌的察氏培养基中均匀涂布
28±1℃
菌落计数
数据处理分析,报告
霉菌的含量:
注:每个平板加入1ml的稀释液
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长出的霉菌菌落,霉菌菌落有菌丝,菌落的颜色有灰色、黑色、黄色等。

但培养基上除了霉菌菌落以外已有酵母菌菌落,酵母菌菌落为粉红色。

⑷香干中大肠菌群含量的检测
数据记录:
表四:乳糖发酵管产气产酸现象 注:各个稀释度加入1ml 稀释液,杜氏小管中有气泡说明产气,培养基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说明产酸。

(溴甲酚紫为酸碱指示剂,pH5.2为黄色,pH6.8时为紫色)
四、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课程实习,我们主观能动性很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做实验,感觉很好!通过本次实习,我重新温习了微生物实验中基本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纯培养技术、统计计数技术等主要微生物技术。

其次,对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得到强化。

比如,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配制、
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无菌工作台的使用、十倍稀释法等微生物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以及独立生产去离子水。

最后,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些许挫折。

比如,实验室器材不够用,导致我们实验有稍许延后,影响实验心情。

还有就是实验室器材确实很多,但可以用的很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是说器材管理方面很欠缺。

建议加强微生物实验室仪器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