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分析】钛白粉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钛白粉行业分析

钛白粉行业分析
一、钛白粉概述
1、钛白粉描述
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

它有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二种结构。

钛白粉的制备主要原料:钛矿石。

2、制造工艺
钛白粉既可用钛铁矿、金红石制取,也可用钛渣制取。

钛白粉生产工艺有两种:即硫酸盐工艺和氯化物工艺,硫酸盐法的技术比氯化物法简单,可以用品位低和比较便宜的矿物。

目前世界上约有47% 产能采用硫酸盐工艺,53%产能为氯化物工艺。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硫酸盐法生产。

两种制法中最为突出的差别就是白度,氯化法制出的几乎不含铁离子,白度通常很好,硫酸法就参差不齐,通常较好的硫酸法生产的钛白粉也达不到任何一个氯化法生产的白度。

其次就是细度和分散性,氯化法的粒子分布均匀,细度较细,分散力普遍好。

3、钛白粉的用途
二氧化钛(或称钛白粉)广泛用于各类结构表面涂料、纸张涂层和填料、塑料及弹性体,其它用途还包括陶瓷、玻璃、催化剂、涂布织物、印刷油墨、屋顶铺粒和焊剂。

据统计,2006 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达460 万吨,其中涂料行业占58% 、
塑料行业占23% 、造纸10% 、其他9%
钛白粉在橡胶行业中既作为着色剂,又具有补强、防老化、填充作用。

钛白粉在化妆品中应用也日趋广泛。

由于钛白粉无毒,远比铅白优越,各种香粉几乎都用钛白粉来代替铅白和锌白。

用钛白粉制得的瓷釉透明度强,具有质量小、抗冲击力强、机械性能好、色彩鲜艳、不易污染等特点。

4、钛白粉生产原料概况
钛白粉生产需要钛矿等资源。

解决原料长期稳定地供应,是我国钛白粉工业发展的基础。

近几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钛白粉产业出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市场需求增幅,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越来越严重。

我国钛精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矿石二氧化钛的含量较低,且矿区选矿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

钛精矿供应能力的增长一直落后于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产能的扩张。

此前,一些钛白粉生产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料。

但近年以来,作为我国钛矿主要进口国之一的越南,将钛矿列入其希望保留用于国内生产的原料名单之中,大幅减少对中国的出口,使我国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原料紧张状况加剧。

根据《2009 年关税实施方案》中国从2009 年1 月1 日起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

就钛白粉而言,其主要原料,钛精矿、高钛渣和硫酸出现在了调整行列之中。

根据方案,2009 年高钛渣(二氧化钛质量分数大于70%的)进口由原来的最惠国税率
6.5%继续下调为0,硫酸由原来的最惠国税率5.5% 下调为
0,与此同时,钛矿砂及其精矿出口2009 年的暂定关税上调为10%
新的关税方案实施后,国内钛精矿出口将受到限制,而硫酸、高钛渣进口应有所
增长。

对于国内原料供应企业而言,资源量的增长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尤其在当前产品消费需求疲软的时期,国内价格或将因此下滑。

对于使用其作为原料的钛白粉行业而言,原料价格下降直观来看无疑是利好的,成本的下降为销售压力巨大而价格已降至成本线的企业又提供了一线价格操作余地,企业利润空间有所增加。

二、国内钛白粉行业目前的状况
1、钛白粉生产技术
钛白粉的生产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生产工艺。

截至目前,全球氯化法钛白粉与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比例大约为56:44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硫酸法钛白粉主要集中在亚太。

目前国内钛白粉基本都采用硫酸法生产工艺,氯化法产品仅占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的3.75% ,占钛白粉总量的
1.5% 。

氯化法生产工艺与硫酸法工艺相比,通常认为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三废”排量小和基建投资相对较低等优点。

现在欧美国家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正在逐渐退出市场,但是造纸、化纤、搪陶瓷、化妆用品等行业对硫酸法生产的锐钛型钛白粉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这就为国内锐钛型钛白粉提供了生存空间。

我国钛白粉生产工艺水平与欧美国家目前仍在使用的硫酸法生产工艺比较,通常被认为处于国外90 年代末的水平。

硫酸法工艺与国外先进水平的的时差大约20〜30年。

现在的国情是以硫酸法为主,以氯化法为辅,近几年内也不会有多大程度的改观。

氯化法国际上钛白工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但这个发展趋势在我国受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

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自主开发又无实质性进展,这是氯化法工艺未能在我国推广的重要原因。

硫酸法技术成熟,简单模仿较快,但产品的质量普遍不高。

氯化法技术忙于攻关、稳定运行,产品的档次也待提高。

2、产业分布
2.1、产业布局
全球钛白粉产能集中在欧美国家,这些国家主打高端产品,如美国的杜邦公
司。

截至2008年末,全球钛白粉产能主要分布(不包括中国大陆)如下:
表1 2008年全球钛白粉产能分
布(除中国大陆)
我国钛白粉生产企业及产能随着需求的增长同步增长,按照省份分我国钛白粉行业2009年11月的分布情况为:
表2 全国钛白粉生产企业及生
产能力
2.2、企业情况
08年我国钛白粉主要生产厂家及产量统计
表3 2008年排名前10位的钛白
粉生产厂家及其产量
表4 2008年中国钛白粉畅销产
品排行榜
2.3、产业转移及地理分布
进入21世纪,我国钛白工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钛白粉行业重心逐步向钛原料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近年中西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攀西地区陆续新建、扩建钛白粉装置达20多家,产能超过70万吨,预
计2008~2010年,国内钛白粉产能增加量的70%将集中在中西部原料产区。

3、市场情况
1、需求情况
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洗礼之后,钛白粉行业如今已逐步走出困境,显露出复苏迹象。

在宏观政策驱动下,无论是钛白粉制造业还是其应用领域复苏劲头将会越来越足。

国内钛白粉需求稳步增长。

行业开工率提升。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
影响下,全球的钛白粉行业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08年全球钛白粉市
场需求达到510万吨,按这个需求量来看,我国的钛白粉的销售空间应该还是很大的,但由于全球市场上主要需求的高档专用型钛白粉产品,我国的钛白企业
基本提供不了,因此主要供应商还是国外的钛白生产企业,而我国的钛白企业只能扎堆在中低端市场进行疯狂的角逐,导致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异常严重。

2、供给
近10多年来,我国钛白粉产量持续大幅上升。

钛白生产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
而表观消费量也以高达23%的年均增长率上升。

表5 1998-2007年钛白产量及
表观消耗量
国内钛白工业产能连续扩大,但从根本上说,都还属于中低档产品的规模放大,高档产品仍依赖进口,而出口则是以中档甚至低端产品为主,这与世界第二大钛白粉生产国的地位不太相称。

主要原因是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在白度、消色力、粒径和粒径分布、研磨分散性、耐候性等方面与国外进口产品有较大的差距。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游市场急剧萎缩,致使钛白粉
企业的库存量不断增加、价格持续下滑,一度有20%〜30%的工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中锐钛型产品生产企业全部亏损,金红石型产品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2008年末,钛白粉市场开始逐渐改观,积压的库存产品逐渐被消化。

2009 年初,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一度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重新恢复生产,行业开工率逐渐提高。

全行业开工率在二三季度间提升到了80% 。

3、价格走势
最近几个月,全球的钛白粉生产原料价格都有所攀升,特别是近期,硫酸、钛铁矿原料价格上涨势头较猛,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钛白粉厂商的生产成本,大大缩减了他们本已萎缩的利润空间,给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再不适度提价,可能会在困境中倒闭。

从09 年年4 月份来,国内部分企业金红石型产品一直都有300-500 每月的涨幅,销售状况依然保持平稳,尤其临近7 月,涨幅更加大。

小范围内,涨价风潮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同时,行业内的其他观望企业都开始计划适度抬价,这势必带来整个钛白行业售价攀升的浪潮。

4、钛白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最近一段时间,钛白粉全球钛白粉行业在金融危机中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冰冻期后,已经出现了初步解冻的信号,钛白粉的市场状况有所回暖,产品涨价的势头逐渐凸显。

四、钛白粉产业政策
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2009 年关税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中国从2009 年1 月1 日起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税则。

就钛白粉而言,其主要原料,钛精矿、高钛渣和硫酸却都出现在了调整行列之中。

根据方案,2009 年高钛渣(二氧化钛质量分数大于70 %的)(税则号
38249099 )进口由原来的最惠国税率6.5% 继续下调为0,硫酸(税则号28070000 )由原来的最惠国税率5.5%下调为0,与此同时,钛矿砂及其精矿(税则号26140000 )出口2009 年的暂定关税上调为10% 。

2、环保及节能减排政策调整
近年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特别是07 年国务院《节能
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出台,钛白粉行业生产和发展受到日益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作为污染大和能耗高的钛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压力很大。

3、化工行业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涉及钛白粉化工行业的政策有:
鼓励类:氯化法钛白粉生产。

限制类: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废酸、亚铁能够综合利用,并实现达标排放的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