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常见协议

互联网常见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互联网常见协议篇一: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几种常用的网络协议一、osi模型名称层次功能物理层1实现计算机系统与网络间的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2进行数据打包与解包,形成信息帧网络层3提供数据通过的路由传输层4提供传输顺序信息与响应会话层5建立和中止连接表示层6数据转换、确认数据格式应用层7提供用户程序接口二、协议层次网络中常用协议以及层次关系1、进程/应用程的协议平时最广泛的协议,这一层的每个协议都由客程序和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

程序通过服务器与客户机交互来工作。

常见协议有:telnet、Ftp、smtp、http、dns等。

2、主机—主机层协议建立并且维护连接,用于保证主机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这一层主要有两个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 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可靠传输udp (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连接,不可靠传输3、internet层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在不同网络和系统间寻找路由,分段和重组数据报文,另外还有设备寻址。

些层包括如下协议:ip(internetprotocol):internet协议,负责tcp/ip 主机间提供数据报服务,进行数据封装并产生协议头,tcp与udp协议的基础。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cmp协议其实是ip协议的的附属协议,ip协议用它来与其它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文和其它的一些网络情况,在icmp包中携带了控制信息和故障恢复信息。

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se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osi全称(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网络的osi七层结构20xx年03月28日星期五14:18(1)物理层——physical这是整个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的任务就是提供网络的物理连接。

所以,物理层是建立在物理介质上(而不是逻辑上的协议和会话),它提供的是机械和电气接口。

主要包括电缆、物理端口和附属设备,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接线设备(如网卡等)、Rj-45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在网络中都是工作在这个层次的。

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包括:物理连接、物理服务数据单元顺序化(接收物理实体收到的比特顺序,与发送物理实体所发送的比特顺序相同)和数据电路标识。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数据链路层是建立在物理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数据封装和数据链接的建立。

封装的数据信息中,地址段含有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地址,控制段用来表示数据连接帧的类型,数据段包含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差错控制段用来检测传输中帧出现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可使用的协议有slip、ppp、x.25和帧中继等。

常见的集线器和低档的交换机网络设备都是工作在这个层次上,modem之类的拨号设备也是。

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的交换机俗称“第二层交换机”。

具体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与释放、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数据链路连接的分裂、定界与同步、顺序和流量控制和差错的检测和恢复等方面。

(3)网络层——network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

除此之外,网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能力。

网络边界中的路由器就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现在较高档的交换机也可直接工作在这个层次上,因此它们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称“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层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路径选择和中继、网络连接多路复用、分段和组块、服务选择和流量控制。

(4)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质量问题,它属于较高层次。

传输层用于提高网络层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如常说的qos就是这一层的主要服务。

这一层主要涉及的是网络传输协议,它提供的是一套网络数据传输标准,如tcp协议。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映像传输地址到网络地址、多路复用与分割、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分段与重新组装、组块与分块。

根据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主要性质,传输层服务可分为以下三大类:a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网络连接断开和复位发生的比率),a类服务是可靠的网络服务,一般指虚电路服务。

c类:网络连接具有不可接受的差错率,c类的服务质量最差,提供数据报服务或无线电分组交换网均属此类。

b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b类服务介于a类与c类之间,在广域网和互联网多是提供b类服务。

网络服务质量的划分是以用户要求为依据的。

若用户要求比较高,则一个网络可能归于c型,反之,则一个网络可能归于b型甚至a型。

例如,对于某个电子邮件系统来说,每周丢失一个分组的网络也许可算作a型;而同一个网络对银行系统来说则只能算作c型了。

(5)会话层——senssion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来提供会话服务,会话可能是一个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一个主机,或一个正在建立的用于传输文件的会话。

会话层的功能主要有:会话连接到传输连接的映射、数据传送、会话连接的恢复和释放、会话管理、令牌管理和活动管理。

(6)表示层——presentation表示层用于数据管理的表示方式,如用于文本文件的ascii和ebcdic,用于表示数字的1s或2s补码表示形式。

如果通信双方用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他们就不能互相理解。

表示层就是用于屏蔽这种不同之处。

表示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表示连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

(7)应用层——application这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解决的也是最高层次,即程序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它直接面对用户的具体应用。

应用层包含用户应用程序执行通信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如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在这一层中tcp/ip协议中的Ftp、smtp、pop等协议得到了充分应用。

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前身是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用来对通信线路进行管理。

随后,人们对sgmp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特别是加入了符合internet定义的smi和mib:体系结构,改进后的协议就是著名的snmp。

snmp的目标是管理互联网internet上众多厂家生产的软硬件平台,因此snmp受internet标准网络管理框架的影响也很大。

现在snmp已经出到第三个版本的协议,其功能较以前已经大大地加强和改进了。

snmp的体系结构是围绕着以下四个概念和目标进行设计的:保持管理代理(agent)的软件成本尽可能低;最大限度地保持远程管理的功能,以便充分利用internet的网络资源;体系结构必须有扩充的余地;保持snmp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网关和网络传输协议。

在最近的改进中,又加入了保证snmp体系本身安全性的目标。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简称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向量(distance-vector)协议。

文档见RFc1058、RFc1723。

Rip通过广播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

Rip提供跳跃计数(hop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

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二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路由器,但跳跃计数相同,则Rip认为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

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一、基础篇: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它起源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开发的aloha网所采用的争用型协议,并进行了改进,使之具有比aloha协议更高的介质利用率。

csma/cd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

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

csma/cd应用在iso7层里的数据链路层它的工作原理是: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再重新尝试.二、进阶篇:csma/cd控制规程:控制规程的核心问题:解决在公共通道上以广播方式传送数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碰撞问题)控制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1)侦听:篇二:常见的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有:(1)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internet信息交换、规则、规范的集合,是internet的标准通信协议,主要解决异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问题,使网络在互连时把技术细节隐藏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种通用的、一致的通信服务。

其中,tcp是传输控制协议,规定了传输信息怎样分层、分组和在线路上传输;ip是网际协议,它定义了internet上计算机之间的路由选择,把各种不同网络的特理地址转换为internet地址。

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基础和核心,是internet使用的通用协议。

其中传输控制协议tcp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协议,它规定一种可靠的数据信息传递服务。

ip协议又称为互联网协议,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是支持网间互联的数据报协议。

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是tcp/ip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层、物理层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

(2)ppp协议与slip协议ppp是点对点协议;slip是指串行线路internet协议。

它们是为了利用低速且传输质量一般的电话线实现远程入网而设计的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