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 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 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 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 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 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 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以主导产业为主,促 进产业集聚和高新 技术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实现“二 次创业”就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从 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 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 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转变; 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 拓国际市场转变;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 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 产业转变;从逐步的、积累式改革向建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的转变。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创 新效应、示范效应、合作效应和创业效 应,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自主创 新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新 技术新生企业的生态“栖息地”。
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 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 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 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 一个过程。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 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 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 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营造创业环境,为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各地 高新区要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推进高新区的法制建设,将 高新区管理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树立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形成新区的创业文 化和氛围。
科技企业孵化机构是高新区创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建立 以创业投资资金、科技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创业孵化资 金和担保资金等为重要内容的创业资本市场。集中力量 搞好信息网络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开发区内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和新型建 材三个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特色日渐显现。在每个支柱产 业中,都有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不断延伸, 产业自我配套能力正日益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目标任务
优化创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高 新区创业服务 体育系
芜湖经济技术开 发区
不足
2.区内产业群的创新网络有待完善
目前,区内众多企业已通过产业链进行连接,本地创新网络初具规模,但也有明显不 足:一是区内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核心企业的研发部门,大量的中小企业 还缺乏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和主动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创新网络形式可为正式 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两种,由于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非正式网络完成的,因而非正 式网络对于集群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开发区产业群的创新网络不完善,主 要是非正式网络发育缓慢,即缺乏一种专业化的知识和信息在产业群中自由流动的产 业范围。
产业集群与 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目录
产业集聚
以经开与高开为例 阐述产业集群与集聚 城市群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 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 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 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 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 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 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 间经济组织形式。
在传统开发区的发展上,人们更多地考 虑的是自然资源、区位因素等,而对产 业协同与关联的聚集效应考虑得很少。 产业集群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开发区内培育和发 展产业集群,也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 的空间优势。
芜湖经开区发 展面临的问题
1.区内企业间完善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尚未形成
05
众多企业形 成复杂的网 络关系
02
生产专门 的产品
03
04 05
单个集群企业内部一体化程度很低,大量的企业在集群中只 做产品作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 种相关行为主体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它们处于相同或是相 近的产业链上,具有前后向或横向的产业联系。 集群所在地存在着复杂稠密的社会网络关系,人与人、企业 与企业之间发生着频繁的互动活动和知识交流,人们通过正 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共享知识和创新。产业集群内部综合 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综合了技术创新和组织设计的因素, 但是在整合力、竞争力、影响力上又超过了市场和政府。
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 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改 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根据不同时期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经开区建设 也从沿海地区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 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经开区作为沿海 开放战略以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 崛起等几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为中 国构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内地国家级经开区的加快建设, 经开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覆盖了中 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同时,经开区的内涵 不断拓展,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产业结构 显著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 总体水平最高、利用外资最多、投资环境 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
对策
完善制度建设
1
2
优化配置人力资本
鼓励园区企业技术创新
3
4
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大力推进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等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
5
发展战略探讨
以信息技术应用 为主导,推进高新 技术产业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
促进高技术产业与资 本市场结合,加速高新 技术跨越式发展
规划
鼓励自主创新和技术 合作,加速高新技术产 业创新“内生化”
04
产业链的相对 完整性
03
企业间分工
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 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 部门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 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
按照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 围。 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 目前,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雨后 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也往往对这种基于知识或 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给予大力支持。
产业集群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的研究很多,这里我们采用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等的观点。在对国内外十几 个典型集群的分析后,许庆瑞等提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三个核心条件: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 ,全球化的市场,知识导向的区域以及两个辅助条件:完善的辅助性机构、良好的社会资本。 (一)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温州纽扣) (二)全球化的市场(义乌的小商品业) (三)知识导向的区域(意大利,英国)
(四)完善的辅助性机构(硅谷)
辅助条件
(五)良好的社会资本
产业集群
供应商
生产商 支持机构
上下游产 业公司
成员
商会等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堆积,企业间的有 机联系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概括起来,产 业集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01 特定区域空间上
的集聚
01
02
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 间集聚现象,地理上的邻近不仅带来了运输成本的节约,还 有企业间直接的交流、竞争以及实时信息的传递。 产业集群聚集在一起要生产具体的产品,且地方优势明显。
从总体上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群内的企业间已具备一定 的产业协作配套关系,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区内企业间的 分工还不够细密,企业间协作的范围和方式受到极大约束,协作 网络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区内产业群的内聚程度和稳定性。二 是从汽车和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整个产品的中间环节 和中间产品很多,对整个生产领域的配套服务的要求很高,而目 前区内产业群提供的配套项目有限,本地化的专业化配套率不高, 因此,在本地建立起稳定的产业联系成为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的 当务之急。
产业集群
大中小企业共生型
不同规模企业形成的综合体,既有一些规模 较大、创新和竞争能力较强、与外界关系较广的 大企业,也有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 的中小企业,二者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 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 小企业群生型 由众多的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联 系,共同形成一个互动互补、竞争力较强的有机 的产业群落。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把产业集群 单纯理解为小产业集群。这是不够全面的他县不 解会客观实际的。

形成类型
指向性集聚 这是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企业)群体 。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 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 重要指向,吸引形成了产业(企业)集聚体。
经济联系集聚 这种集聚的目的在于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 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一个企业的 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这是种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另一 种是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横向经济联系是指那些 围绕着地区主导产业与部门形成的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
经济技术开发 区发展有赖于 产业集群的形 成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 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 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一定产生 聚集效应。开发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 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 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 形式,能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因而,产 业集群成为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必 然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