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泵属于那种类型的泵。
(C)A.容积式B.往复式C.叶片式D.其它类型的泵2.下面的哪一条曲线是泵的特性曲线?(A)A.泵所提供的流量与扬程之间的关系曲线B.流量与沿程损失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C.管路的流量与扬程之间的关系曲线D.管路的性能曲线3.离心式叶轮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其叶轮形式取决于(B)A.叶片入口安装角B.叶片出口安装角C.叶轮外径和宽度D.叶轮内径和宽度4.对径向式叶轮,其反作用度τ值的大小为(D)A.0<τ<12B.12<τ<1C.τ=1D.τ=125.管路系统能头和流量的关系曲线是(C)A.斜率为φ的直线,φ为综合阻力系数B.水平直线C.二次抛物线D.任意曲线6.在离心式风机叶轮前的入口附近,设置一组可调节转角的静导叶,通过改变静导叶的角度以实现风机流量调节的方式称为(B).A.节流调节B.导流器调节C.动叶调节D.静叶调节7.泵与风机的有效功率Pe,轴功率P和原动机输入功率Pg’之间的关系为(B)。
A. Pe <Pg’<P B. Pe<P<Pg’C. P<Pe <Pg’ D. P<Pg’<Pe8.两台泵串联运行时,为提高串联后增加扬程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管路特性曲线应平坦一些,泵的性能曲线应陡一些B.管路特性曲线应平坦一些,泵的性能曲线应平坦一些C.管路特性曲线应陡一些,泵的性能曲线应陡一些D.管路特性曲线应陡一些,泵的性能曲线应平坦一些9.泵在不同工况下有不同的比转速,作为相似准则的比转速是指(C)。
A.最大流量工况下的比转速B.最高转速工况下的比转速C.最高效率工况下的比转速D.最高扬程工况下的比转速10.在工作点处,泵提供给流体的能量与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所需的能量关系为(C)。
A.泵提供的能量大于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所需的能量B.泵提供的能量小于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所需的能量C.泵提供的能量等于流体在管路系统中流动所需的能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必需汽蚀余量与(A)有关。
A.泵本身的结构 B.吸液管路特性C.当地大气压力 D.液体汽化压力12.工程上定义的离1心泵额定工况点是指(A)。
A.最效率点所对应的工作点 B.最大流量点所对应的工作点C.最高扬程点所对应的工作点 D.最大轴功率点所对应的工作点13.改变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属于( )。
A.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B.改变泵特性曲线C.A 和 B D.既不是 A 也不是 B14.某型离心泵输送清水,泵排量 Q=30L/s,泵出口压力表读数pd=228 kPa,泵进口真空表读数ps=17 kPa。
若泵的进口和出口直径相同,不考虑进出口压力表安装位置的高差影响,泵的扬程和有效功率分别为()A.21.53m 和 6.33kW B.25m 和 7.35kWC.21.53m 和 7.35kW D.25m 和 6.33kW15.某离心泵的叶轮出口处圆周速度u2=24.29m/s,径向流速c2r=3.031m/s,叶片出口角β2A=29°。
若进口绝对速度方向沿径向,不考虑有限叶片数对液体运动的影响,其理论扬程HT∞为()米水柱。
A.40.67 B.43.67 C.46.67 D.50.6716.在相同进气条件和增压比下,离心式压缩机的压缩功大小与过程密切相关,一般多变指数 m 大于绝热指数 k,那么存在()的关系。
A.His <Hab<HpotB.His <Hpot<HabC.Hab <His<HpotD.Hpot <Hab<His17.在离心泵式压缩机中,最大马赫数可能出现在()。
A.叶轮进口附近B. 叶轮出口附近C.叶轮流道中部D. 叶轮进口和出口附近18.要设计一台中型活塞式压缩机,采取三级压缩方式,各级合理的压力比关系为 ( )。
A. εI >εII>εIIIB. εI =εII>εIIIC. εI =εII=εIIID. εI <εII<εIII19.在其它工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当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实际进气压强小于名牌上的标准压强时,实际排气量将()。
A. 减小B.增加C.不变D. 不能确定20.往复泵的瞬时排量是波动的,单作用往复泵的瞬时排量波动()。
A.随缸数增加而减小 B.随偶数缸增加而增加C.随奇数缸增加而减小 D.随奇数缸增加而增加21.在确定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时,许用汽蚀余量应选择()。
A.对应最高效率点的[Δh] B.对应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的[Δh]C.对应工作流量的[Δh] D.对应泵的最大流量的[Δh]22.从理论上说,当往复泵结构和驱动情况一定时,往复泵的平均排量是()。
A.不变的 B.随泵压增加而减小C .不确定D .周期性变化23.在下列选项中,不是离心压缩机中间级的部件为(D )。
A .叶轮B .回流器C .扩压器D .排气蜗壳24.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是由( )决定的。
A. 排气系统B.吸气系统C. 压缩机自身结构D. 排气系统和压缩机自身结构二、填空1. 随着离心泵流量Q 的增加,泵必须的汽蚀余量Δhr 增加, 而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Hs]减少。
2. 列出五种调节离心压缩机流量的方法 (1)入口节流调节; (2)转动可调进口导叶调节;(3)转动扩压器叶片调节; (4)改变转速调节; (5)出口节流调节。
3. 影响离心泵装置汽蚀余量△ha 的因素有(1)H g1;(2)p A ;(3)h A-S ;(4)介质; (5)温度。
4. 离心泵的比转数(有、无)有量纲,已知某离心泵的设计转速为 2175rpm,其比转数为60。
当该泵的转速为 1450rpm,其比转速为40。
5. 在离心压缩机的扩压器和叶轮中气体滞止温度的变化规律分为扩压器滞止温度不变、 。
6. 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的条件为几何相似、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马赫数相等和绝热指数相等。
7. 活塞式压缩机的标准排气量是指将压缩机压缩量排出的气体在标准排气装置的实际容积流量换算到标准工况的干气容积。
8.叶轮是离心泵的能量转换元件,它的结构形式有开式、闭式、半开半闭式三种。
9.泵与风机中能量转换时的损失可分为流动损失、流量损失、机械损失三种。
10.前向式叶轮的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
11.n s =3.65n√QH 34。
12.泵或风机的工作点是泵的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13.当使用比例定律进行流体机械的变转速调节时,其流量和转速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和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和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
14.泵与风机的无因次特性曲线是以流量系数为横坐标;压力系数为纵坐标绘制的。
15.平面填料的典型结构是三六瓣结构, 即朝向气缸的一侧由六瓣密封圈组成,背离气缸的一侧由三瓣密封圈组成,每一块平面填料外缘绕有螺旋弹簧,起缓冲作用。
16.往复活塞泵由液缸部分和动力端组成。
17.前弯叶片式叶轮的理论能量头随流量的减小而减小。
18.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安装角 β2A 越大,反作用度越小。
19.理想叶轮的理论扬程与输送介质 。
20.按液体进入叶轮方式离心泵可分为 和 泵。
21.离心泵中唯一的作功部件是 。
22.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方法有: , , , , 。
23.往复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可 排气温度, 功率消耗。
24.往复压缩机理论工作循环中, 过程为热力过程。
25.后弯叶片式叶轮的理论能量头随流量的减小而 。
26.相同性能的离心泵串联后,性能曲线 。
27.增大叶轮直径能 理论能量头,降低转速能 离心压缩机压力比。
28.多变效率与多变指数的关系是29.流动效率与多变效率的关系是30.边界层分离损失常发生在 流道。
31.离心压缩机级压力比随流量增加而 。
32.级数越多,压力比性能曲线,稳定工况区33.离心压缩机级内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流动损失、漏气损失和轮阻损失。
34.一般情况下,离心压缩机级的工作状况是由进口流量、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及工作转速等四个参数决定的。
35.离心压缩机叶轮的常见型式有后弯、径向和前弯叶轮。
36.离心压缩机叶轮的常见结构有闭式、半开半闭式和开式叶轮。
37.扩压器的作用是让气流减速扩压。
38.离心压缩机的工作特性可简要地表示为,在一定转速和进口条件下的压力比与流量、多变效率与流量、总功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39.就压力比与流量的性能曲线而言,在一定转速下,增大流量,压缩机的压力比将减小,反之则增大。
40.在每个转速下,每条压力比与流量关系曲线的左端点为喘振点。
各喘振点联成喘振线,压缩机只能在喘振线的右侧性能曲线上正常工作41.压缩机串联工作可增大气流的压力比,压缩机并联工作可增大气流的体积流量43.离心泵叶轮根据叶片出口相对流动角β2 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形式,当β2<90°时为前弯叶片叶轮,β2=90°时为径向叶片叶轮,β2>90°时为后弯叶片;对应于三种叶轮效率为低、高、中。
44.前向式叶轮的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
45.叶轮是离心泵的能量转换元件,它的结构形式有开式_、_闭式_、半开半闭式46.泵与风机中能量转换时的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水力损失_、容积损失。
47.要保证泵不发生汽蚀,首先要正确地确定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48.泵串联运行时,所输送的流量均相等,而串联后的总场程为串联各泵所产生的扬程之和。
49.填出图中编号对应的部件名称(4) 叶轮(5)_吸入室(7)_ 蜗壳(排出室)。
50.泵和压缩机按照作用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叶片式两大类。
51.离心泵的过流部件包括吸入室,叶轮,排出室,其中唯一做功部件是_叶轮。
52.离心泵的效率是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是容积效率、水力效率和_机械效率_的乘积。
53.离心泵扬程主要作用及意义: (1)提高液位(2)克服阻力 (3)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速度能54.离心泵的扬程是_单位质量的液体,从泵进口到泵出口能量的增值,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的单位是J/kg ,习惯上用的单位是_m_,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m=9.8 J /kg55.泵的基本方程式是根据动量矩定理导出的。
56.理想叶轮的理论扬程与输送介质水。
57.按液体进入叶轮方式离心泵可分为双吸和单吸泵。
58.离心泵中唯一的作功部件是叶轮。
59.前弯叶片式叶轮的理论能量头随流量的减小而减小。
60.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安装角βA2越大,反作用度越小61.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方法有:改变时转速和间歇停车,切断进气调节,旁路调节,顶开吸气阀调节,连通补助余隙容积调节;62.离心泵装置发生不稳定工作的两个条件是:驼峰形状性能曲线,装置中有升降液面;63.离心压缩机级数越多,压力比性能曲线(越陡),稳定工况区(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