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探析
孟元博黄瑞萍中央财经大学
【摘要】政府管制利率所形成的商业银行高额利润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学界的普遍担忧。

我国已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取得众多成果,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成为了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文分析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需要创造的条件和面临的难题,以期对我国正在施行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国债期货市场
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超过一万亿大关,各大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幅普遍超过40%,而其中高达八成的利润来自于利息收入。

固定息差的存在使银行成为最赚钱的行业,甚至超过了此前一直被视为暴力行业的石油和烟草业。

而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去年显得尤为突出,银行贷款定价权的强势使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上升。

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互利共赢的系逐渐恶化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和广泛担忧,管制利率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成为了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所取得的成果纵观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自1996年央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进展,包括银行
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

包括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等在内的债券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

外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也基本实现,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已经放开。

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管制利率下,由于价格机制被严重扭曲,信贷资源被垄断企业和政府占用,造成了信贷资源的浪费。

而利率市场化的实施,要求市场参与者根据自身的实际融资需求和成本来平等竞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在_______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信贷资源的配置将更有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而从整个货币政策的角度考虑,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

在管制利率下,利率并不能反映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因此对利率政策的调整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就存在很大的疑问。

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货币管理当局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政策调整来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所做出的反应也能够对货币政策形成有效的反馈。

只有这样,货币政策才能够被有效地执行,其政策效果也才能够被准确地评估。

三、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逐步开展。

如构建合理的竞争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国债期货市场。

合理的竞争机制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从管制利率到市场利率,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商业银行间关于存贷款业务的激烈竞争。

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垄断地位,城市商业银行所受的地方保护主义,外资银行所享的“超国民待遇”等。

如果在没有消除或削弱这种差异性的情况下推行利率市场化,恶性竞争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利率市场化将使得目前受到保护的银行利差收入受到一定的风险压力,市场化必定给不少小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一些经营不佳的银行倒闭将不可避免。

因此,对存款人债权的保障就显得非常迫切。

从发达国家改革的经验来看,建立一定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必要的。

以美国为例,早在1933年就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

自此之后,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大幅减少,存款保险制度在防止银行挤兑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要求银行缴纳保险金,势必对目前存款压力已经较大的银行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同时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也将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

国债期货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通过市场化方式完善利率发现机制,从而助推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欧美国家,央行只公布一个隔夜利率,基准利率由国债市场交易所形成的收益率曲线来确
定。

存贷款利率,市政债、公司债利率等都是在国债市场利率的基础上加减若干个基点形成的。

而我国现有的债券市场,无论是交易所债券市场还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都只能做多,难以做空,使得收益率曲线难以合理,国债期货的推出将一举解决此问题,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最为重要的基准利率。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启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国债期货市场重新建立指日可待,但该市场必须在交易量足够活跃,交易品种足够丰富,投资者范围足够广泛的前提下才能够准确地定位基准利率,目前距离此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金融改革的方向。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对我国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在完善金融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国债期货市场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胡海鸥,季波.改革三十年利率市场化路径反思[J].上海金融.2009,(2).
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J].金融研究,2007,(12)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檪.(上接第57页)多样化的增级方式和适当的证券产品的设计,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且伴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健全、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良贷款证券化在我国是可以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樊雪志,国家开发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之路[J],资本市场,2006年第5期。

郭世江,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J],特区经济,2006年第5期。

沈沛主编,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__________,。

120-。

141。

王开国等编,资产证券化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0。


汪利娜,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J],财贸经济,2008年第11期。

64财税金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