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22中国某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

案例22中国某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

场纪律
内部环境分析
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
• 资本充足率是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资本 金是抵御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 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 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 国务院向建行注资225亿美元 • 2003年,建行资本充足率一举达到15%左右
• 2003年12月30日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 中国建设银行注资225亿美元(人们总是习惯认 为国有银行股改的开端)
• 2004年1月 建行成立分立公告领导小组,同时启 动引入发起人股东的筹备工作
• 2004年2月16日 获得国土资源部《关于核准中国 建设银行重组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的复函》 土地授权经营政策
行业状况与竞争分析
1.总资产增长保持较快速度
2.控贷成效明显,信贷增速低于平均水平
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 新资本协议作为一个完整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 管框架,由三大支柱组成:
•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4%,总资本充 足率8%
• 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 • 三是银行业必须满足的信息披露要求 注:这三点通常概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
• 2004年9月6日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发起 人正式签署《发起人协议》
• 2004年9月16日 银监会向中国建设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换发《金融许可证》,向中国 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颁发《金融许可证》
• 2004年9月17日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 2004年9月21日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召开成立大会
2004年一季度建设银行效益大增,继续实现 了不良贷款的双降,为股份制改造成功再创 造条件
内部管理及控制进一步加强
• 为配合股份制改造工作,全面推进管理改革 • 建行全面启动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 • 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 引入国际先进的EVA(经济增加值)财务管理标
准,推行效益和价值最大化经营理念 • 机构优化和扁平化改革成效明显,竞争实力得到
《金融时报》、《中国日报》上刊登《中国建设 银行公告》 • 2004年6月25日建行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署 《可疑类贷款转让协议》 • 2004年7-8月中旬 获得国土资源部对建行土地资 产处置的批复
• 2004年9月8日 建设银行分立公告异议期结束
• 2004年9月14日 财政部批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方案
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股东必须赚 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 收益(不难理解EVA强调的是“全成本” 概念,经过调整的会计利润减去资本成本, 才构成了企业真实的利润,即经济学意义 上的利润)
实施基于EVA的激励机制
• 1、实施EVA奖金:奖金的发放额度取决于 管理者的绩效,按照EVA的固定百分比发 放,改革传统激励中封顶而激励不足的问 题,具有模拟所以者功能
案例2.2 中国建设银行 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
案例基本情况
股份制改造的经过和上市
•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 1954年10月1日,经办国家财政拨款时期(建行
成立,实时名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93年3月26 号,更名中国建设银行),隶属于财政部,成为 经营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家专业银行 • 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
3、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
1、改善政府治理,为银行公司治理创造良好 的外部环境:防止政府干预,改善政府治 理的根本在于建立可置信的承诺机制 促进国有银行的股权多元化,明确规范政 府股东的行为
4、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 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 件上市
法律环境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从我国金融立法看,银行业三大法律的出台, 特别是《商业银行法》成为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转 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法律基础
• 2004年9月14日 银监会批准建设银行分立为中国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 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发起人 发起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004年9月15日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 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大会、第一届董事会第一 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
• 2004年8月4日 建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 150亿元次级债券改善资本结构
• 2004年8月30-9月14 审计师出具2003年净资产审 计报告,资产评估师出具资产评估报告,财政部 批复建行资产评估报告
• 2004年9月2-14日 建设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关于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关问题的请示》国务 院于9月14日对该上报作了批复
EVA绩效评价
• 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活动过程 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两层含义
• 绩效评价是和企业估值密切联系的,企业 价值应当成为绩效评价的核心
•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实质是衡量商业银行 价值的创造
• 有目的的行为需要一个单一的价值目标函 数的存在
• EVA是统一、可操作的绩效评估方法 • EVA的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
• 建行的香港上市表明国内最大的金融机构完全为 国家垄断的格局基本打破、四大国有银行的产权 结构将出现重大调整,由国家垄断的银行改变为 一家公众银行,股权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保证了建 行产权明晰,有利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及公 司治理结构
• 建行的上市表现了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化、国际 化的程度提高,建行的上市引进了大量的外国战 略投资者,这将使整个银行的运作机制得到改变, 并把整个国有银行置于国内与国际投资者的监督 之下
外部环境分析
• 政策环境
1、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 出,把中国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
2、1997年,中央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国有独资商 业银行改制与发展做出重大部署
3、 2002年2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会后下发的有关文 件进一步明确,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一个中心 环节
• 1、是一种催化剂,能够加快商业银行民营 化
• 2、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够引进国际 最佳的惯例,能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 3、能保证IPO的成功
注:建行成为四大银行中第一家有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的银行
• 在金融决策者和监管看来,引进境外战略 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整个银行运作机制的改 变,是把整个国有银行置于国内与国际投 资者的监督之下(中国金融改革的问题是: 国有独资金融机构效率低,但通过内部改 革提高效率的动力严重不足)
增强
借鉴与启示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沿着两条非常明显 主线
1、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是由企业改革决定的,国有银行的变革是为国有企业创造 有利的资金条件,离开这一点将无法认识我国银行业改革 发展的演变。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 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出现和扩张 2、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防范金融危机
• 2004年3月12日 全行土地现场勘察和评估工作全 面展开
• 2004年5月10日 成立管理机制推进办公室
• 2004年5月20日 确认首批候选发起人,并正式启 动与候选发起人股东进行接触及谈判等有关工作
• 2004年6月8日 银监会批准中国建设银行分立重组 • 2004年6月9日 初步拟定独立董事名单 • 2004年6月10-12日 建行连续三次在《人民日报》、
OECD定义公司治理
• 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权益 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
• 公司治理通过制定公司目标、确定实现这 些目标和监督执行的手段来构成治理架构, 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提供适当的激励,以 是董事会和管理层追求符合公司和股东利 益的目标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1、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 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明确股东、董事、监 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
2、改善公司治理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内部监 督机制
从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来看,债券人的利 益保护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制度安 排
监督模式的选择上,要给予银行适度的自 由
协调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3、明确监管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正确定位
在银行内部治理不完善的情况下,适度的 监管替代显得非常有必要,因此需要将监 管与银行公司治理联系起来考虑,将公司 治理情况纳入监管程序
• 2005年9月,建行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中下旬,在获得香港联交所上市批准后,建行开 始了海外上市的预路演
• 2005年10月5日,建行开始在香港正式路演,并 于14日至19日到欧洲和美国进行路演
• 2005年10月20日,建行IPO价格最终确定,每股 2.35港元,市净率为1.96倍
• 2005年10月27日10时整,香港联交所电子幕墙显 示建设银行开盘价是2.35港元
注:1994年,四大银行才从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的改革才真正开始
•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核心是办成 真正的商业银行
• 加快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转 换经营机制,是这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 造的关键
• 在改革过程中,试点银行必须坚持改革与管理并 重,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 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改进公司治理结构, 实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