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典型例题一、下表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七年内,国内部分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单位:万人),读表回答问题。

(共10分)、表格中各产业七年内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是业;按三大产业划分,该产业属于第产业;该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产业转移。

2、表格中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产业部门大多属于密集型产业。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纺织业带来生机,我国纺织业有力的产业区位条件主要是(至少答两点):4、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纺织业逐步向地区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科技的不断进步,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将逐步被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第产业比较将大幅提高。

答案:1、农一二三2、劳动3、纺织原料生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4、内陆技术(知识) 三解析:该题要求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所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必然发生产业结构的转移,经济发达地区原来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地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和产值将明显增加。

二、下图反映某假想区域的产业的现状和规划中的未来情景。

在科教投入加大、人的创造力提高、电脑网络不断改善、知识交流日益通畅的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企业之间及其与科教机构之间联系加强,工业经济将向知识经济转化。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将区域的现状和未来相比()A.知识流动的速度大体相近B.技术融合的程度大体相仿C.产业部门大体对应升级D.对外开放的程度大体相同(2)回答:①从现状到未来,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______转化。

②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

③大众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在未来区域中消失了,因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布局因素是______,需要向______的地方转移。

答案:(1)C (2)①服务业②知识或智慧③劳动力拥有廉价劳动力解析:本题试图表现的是由于计算机及软件业的发展带来的科技、工业革命及产业的升级换代,可谓紧密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从图中联线表达的含义来看,并未体现什么“速度”、“程度”问题,而是表现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产业部门的对应升级的趋势。

图中与各产业联系的中介是“工商、金融、专业中介和社区服务业”,这表明未来劳动职业转化多向服务业方面发展(传统就业岗位较缺乏),而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是以计算机和软件业为代表的知识与技术。

该假想区域的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可能转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因而在本地区可能消失。

三、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面努力。

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1、按三大产业划分,“九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以第产业为主,“十五”期间新增加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第产业。

2005 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同年的统计数据高出约%,其原因是上海市具有等优势。

(至少答两点)2、.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A.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B.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C.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D.轻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3、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优化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

在图3中(填字母)地区建成精品钢材基地,(填字母)地区建成国际汽车城,(填字母)地区建成船舶工业基地。

在C处布局化学工业区的合现性在于(至少答两点)。

50.举例说明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二(1分)三(1分)10(1分)商贸繁荣;市场需求大;交通便捷;人才众多;科学与教育发达等(任答两点得1分)2、B(1分)49.B(1分)A(1分)D(1分)接近消费地;不易污染市区;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得1分)3、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1分)第二产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1分)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1分)四、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包括福特、通用在内的汽车巨头在中国设立了研发机构,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共10分)1.美国某汽车企业在图示地区布局时 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目前,国际上很多知名的汽车制造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你认为这种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至少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目前国内汽车总销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08年汽车销售量比07年汽车销售量减少了____________(用百分比表示)。

我国汽车总销量的跃升将会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3点) 答案:1、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劳动力数量丰富、素质较高;原有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水陆交通便利。

解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环境、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集聚及土地价格等因素,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又主要受某一种或几种因素的制约,本题考察的是汽车工业,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劳动力、交通、技术等,由于该工业是布局在长江流域,因而答题时还要突出长江流域在上述几方面的独特之处。

我国近三年汽车累计产销量(约数)(单位:万辆)图152、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产业转移必然带来对转移地和转入地产业结构的影响,本题考查的的是转入地,一般来说产业转移会促使转入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进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并可进一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的分工和合作。

3、62.4% 加剧城市交通压力;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加剧是有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占地多等。

解析:汽车销量的增加必然给交通带来一定压力、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又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并大量消耗石油等能源,加重能源危机等。

五、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共10分)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北京为中心已经形成1~7小时交通圈。

2008年12月,京、冀、津、辽、鲁、豫、晋、陕、内蒙古九省区市签署协议,成立环渤海旅游产业联盟。

在联盟体内,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

1、图21中A 处从旅游资源类型看,属于自然景观中的 旅游资源,B 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 ,C 处景观从地质构造角度上称为 。

2、依据资料,你认为该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有3、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结合资料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A B C锡林郭勒草原云冈石窟 泰山 图21答案:1、生物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断块山地(地垒山)2、资源、客源共享,推动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节省投资,降低风险等(2分)3、经济发展:拓展市场,带动交通、商业、餐饮、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2分)文化交流: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1分)环境:科学的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的保护;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造成的景观破坏等。

(2分)六、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5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

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

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0.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__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__业。

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服装指服装制造业。

31.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

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

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_______ 。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

下图显示。

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____特点。

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___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_____。

33.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

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30.通信设备制造(1 分);纺织(1 分);技术(1分);劳动(1 分)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 分);甲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 和2002 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2006 年下降到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1 年进入主导行业,2006 年上升为第三层次(2 分)(丙市交通设备制造业在1998 年、2002 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2006 年开始进入主导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32.先下降(1 分)后上升(1 分);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业转移)(1 分);扩大(1 分)33.问题:行业雷同加剧可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不符合行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要求(2分,任答两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