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知识点突破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知识点突破

物理第十一章延伸
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和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
)。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能绕某固定点转到
对概念的理解: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但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能变形。

例如:撬棒、跷跷板、抽水机、手柄等。

(2)定义中的力,是指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且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不一定相反。

(3)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而不是平动。

(4)不论动力和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5)阻力绕支点转动的方向与动力绕支点转动的方向相反。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几。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杠杆支点的位置。

(2)分清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作出力的示意图。

(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各类杠杆的特点:
要求最小动力,必须先画出最大动力臂。

1.寻找最大动力臂的方法
(1)当动力作用点确定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即为最大动力臂;
(2)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2.作最小动力的方法
(1)找到最大动力臂后,过作用点作动力臂的垂线;
(2)根据实际,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

组装滑轮组。

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在中考中此类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2)未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3)根据特定要求绕线确定滑轮组绕线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最省力”、“人要站在地面上”、“向上拉”等,还要符合一定的物理情景。

轮轴定义:
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

斜面定义:
是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轮轴:
1.轮轴的实质:是—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如图)
2.轮轴的特点: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加在轮上的力就是加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

即:
3.轮轴的功能:一是改变用力的大小;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

4.生活中的轮轴:如:辘轳、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扳手等。

斜面:
特点:因为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

若忽略摩擦,斜面长是斜
面高的n倍,拉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n分之一。

即:
F一沿斜面拉力G一物体重力
L一斜面长 h一斜面高
从公式中可知:斜面越长,越省力。

功的定义:
必须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功的两个要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以下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不做功:
(1)靠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力对它做功。

例如:某同学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 远的过程中,人做功为零。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也就不可能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一辆汽车停止在路边,一个人用很大的力却没有推动它。

推力对汽车不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两者相互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对物体做功。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机械功的原理:
1.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时,使用简单机械所做的功等于不使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

或者说使用机械不省功。

如果直接用手把重为G的物体提升一个高度h,手使用的力就是G,手移动的距离就是h。

手做的功是W
1
=G·h。

如图所示,使用动滑轮,手用的力变了G/2(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及摩擦),手移动的距离变了2h。

使用动滑轮时手做的功Gh。

可见,W
2=W
1
,即有:使
用机械时对物体做的功等于不使用机械时而直接对物体做的功。

功率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意义:它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计算公式:
(1)P=W/t,其中P代表功率,单位为W,W代表功,单位为J;t代表时间,单位为s。

(2)因为P=W/t,W=Fs,v=s/t,所以P=W/t=Fs/t=Fv,P=Fv是功率的又一表达
式。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用可知,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以汽车爬坡时,司机采用的措施是换挡减速,以获得更大的牵引力。

单位要统一,P、W、t的单位分别为瓦、焦、秒。

(3)公式法:
2. 有用功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W
有用
=Gh
(2)W有用=W
总-W
额外
(3)公式法:
3. 额外功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
(2)W
额外=W

-W
有用
(3)公式法:
机械效率的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η=
机械效率的意义:
(1)机械效率的功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2)机械效率的高度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说明有用功
【操作】
(1)将轻质杠杆按如图装在画有等间距水平横线的木板上。

在杠杆的A处悬挂几个钩码,把弹簧秤系在杠杆B处并竖直缓慢地向上拉杠杆。

记下钩码重G
1
、钩
码被提升的高度h1、弹簧秤的示数F
1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1
,比较G
1
h
1
和F
1
S
1
的大小,并根据η
1=(G
1
h
1
)/(F
1
S
1
)算出此时杠杆的效率η1。

(2)减少悬在A处的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算出杠杆的效率η
2。

比较η
1和η
2
的大小,得η
2
<η
1
,表明同一杠杆在不同情况下,效率可能不同。

(3)用重质杠杆代替轻质杠杆重复(1),算出杠杆的效率η
3。

比较η
1
和η
3
的大小,得η
1>η
3
,可知不同杠杆在相同工作情况下,效率也可能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