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1. 无症状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药物所致的明显窦性 心动过缓(HR <40 bpm)
2. 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有类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但证 实该症状与心动过缓无关
3. 窦房结功能不良患者使用非必须应用的药物治疗引 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
Section I-E: 起搏预防和终止心动过速
I类和IIa 类适应证:
Level C 专家共识是建议的主要来源.
Section I-A: 成人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I 类适应证: 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1. 任何阻滞部位的三度和高度房室阻滞伴:
a)房室阻滞伴可能由心动过缓所致的症状(包括心 力衰竭)
b)需要药物治疗其他心律失常或其他疾病,而所用 药物治疗导致症状性心动过缓
IIa 类和IIb 类适应证: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起搏治疗
IIa类: 无 IIb类:
• 房室结水平的持续性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III 类适应证: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起搏治疗
1.不伴室内阻滞的短暂性房室阻滞 2.伴左前分支阻滞的短暂性房室阻滞 3.获得性左前分支阻滞不伴房室阻滞 4.持续性一度房室阻滞伴有慢性或发病时间不明的束
c)清醒状态下虽无症状,但证实心室停搏 >3.0s或 逸搏心律<40 bpm
I 类适应证: 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d) 射频消融后 e) 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的不可逆性房室阻滞 f) 神经肌源性疾病伴发的房室阻滞,无论是否有
症状
2. 任何阻滞部位和类型的二度房室阻滞产生的症状性心动过缓
IIa 类适应证: 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ACC/AHA 适应证分类
• III类:
• 根据病情状况,专家们一致认为起搏治 疗无效,某些情况下甚至对患者有害。
ACC/AHA 临床证据分类
Level A Level B
为最有力的证据。结论源于包含大数量病 例的多次随机临床试验。 从含有较少量病人的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数 据或从设计较好的非随机研究分析得出的 数据或登记观察的数据.
III 类适应证: 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1.无症状的一度房室阻滞。 2.无症状二度 I 型房室阻滞,发生于希氏束以上或不
知道发生在内或下。 3.房室阻滞预期可以恢复且不再复发 (如药物中毒,
莱姆疾病等),或发生于无症状OSAS患者低氧时。
Section I-B: 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
4.一度或二度房室阻滞伴有类似起搏器综合征的临 床表现。
IIb 类适应证: 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1.显著一度房室阻滞(>0.30 sec.)合并左室功能不全 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的,缩短AV间期可能降低左 心房充盈压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者。
2.神经肌源性疾病伴发的任何程度房室阻滞,无论是 否有症状(因为无法预测AV传导病变加重)。
1.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不良,心率 <40 bpm, 虽有心动过缓的症状,但未证实与所发生的心动过 缓有关
2.不明原因晕厥,电生理检查或激发试验证实存在窦 房结功能不良。
IIb 类适应证: 窦房结功能不良的起搏治疗
– 清醒状态下心率长期 <40 bpm, 但症状轻微.
III 类适应证: 窦房结功能不良的起搏治疗
(自动检测和起搏终止心动过速)
1. 起搏使心动过速频率加快或转为颤动
2. 有快速逆传功能的旁路存在,无论旁路是否参与心动过速
I 类和IIa 类适应证: 起搏预防和终止心动过速
3.电生理检查时偶然发现心房起搏诱发希氏束以下非 生理性阻滞
IIb 类适应证: 度的分支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因为传导阻滞可能随时加重
。
III 类适应证: 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
1. 分支阻滞不伴房室阻滞或无症状 2. 无症状的分支阻滞伴一度房室阻滞
1.任何部位的无症状三度房室阻滞,清醒时平均心室 率 >40 bpm, 尤其是合并心肌病或左心室功能不全
2.无症状的二度 II型房室阻滞,伴窄QRS波。倘若QR S为宽大畸形则属I类适应证。
IIa 类适应证: 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3.无症状性二度 I 型房室阻滞,因其他原因电生理 检查发现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内或以下水平。
2002年ACC/AHA/NASPE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ACC/AHA 适应证分类
• I类:
• 有明确证据或专家们一致认为起搏治疗对患者有益和 有效。
• II类:
• 起搏治疗是否给患者带来益处/有效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专家们的意见有分歧。
• IIa类:
• 证据/意见偏向有用/有效。
• IIb类:
• 证据/意见不能说明有用/有效。
I 类适应证: 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
疗
1.间歇性三度房室阻滞
2.二度 II 型房室阻滞
3.交替性双侧支阻滞
IIa 类适应证: 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
疗
1.虽未证实晕厥由房室阻滞引起,但可排除可能的其 它原因,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后。
2.无临床症状,但电生理检查时偶然发现 HV>100 ms
Section I-C: 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I 类适应证: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起搏治疗
1.持续希氏束系统二度房室阻滞伴双束支阻滞或希氏 束系统内或以下三度房室阻滞
2.房室结以下暂时性高度 (二度-或三度) 房室阻滞 伴束支阻滞,如果阻滞部位不清楚则应进行电生理 检查
3.持续和有症状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支阻滞
Section I-D: 窦房结功能不良的起搏治疗
I 类适应证: 窦房结功能不良的起搏治疗
1.窦房结功能不全伴有症状性心动过缓, 包括引起 症状的频繁的窦性停搏 • 部分患者的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必须进行某些 治疗而又无其他可替代药物的结果
2.有症状的变时功能不良
IIa 类适应证: 窦房结功能不良的起搏治疗
(自动检测和起搏终止心动过速)
I类:无 IIa类:
可被起搏终止、反复发作的有症状 SVT ,但导管消 融和/或药物治疗无效或产生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IIb 类适应证: 起搏预防和终止心动过速
(自动检测和起搏终止心动过速)
• 可被起搏终止的反复发作SVT或房扑, 起搏作为药物治疗或消融的替代
III 类适应证: 起搏预防和终止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