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操作方法
准备
查对
评估测压方法
观察记录●护士:着装整洁,洗手
●用物:简易中心静脉测压或心电监护仪测压
●简易中心静脉测压用物包括:三通管、中心静脉测压管、测压尺、生理盐水、输液器、
输液架、碘伏、棉签、手消毒凝胶
●心电监护仪测压用物包括:有创测压模块及连接导线、三通管、0.9%氯化钠溶液、输液
器、输液架、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肝素稀释液冲洗系统及电子监护仪、碘伏、棉签、加压袋
●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评估患者病情、临床表现、手术、血压、用药情况、有无使用呼吸机、PEEP值(如有,
调零后3分钟再测)、置管情况、合作程度
●定测压零点:右心房水平,即平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
半卧位时锁骨中线第三肋间。
座位时第二肋间,为减少误差,尽可能取平卧位
●简易中心静脉测压:标尺零点对准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
挂液体,输液器下端连接三通
管,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另一端接测压管并固定于输液架上。
先将中心静脉端关闭,打开连接输液器的导管,测压管与中心静脉端相通,此时测压管内的液面迅速下降,当液面达到一定水平水平不再下降时,液平面在量尺上的读数即为中心静脉压
●测压结束,关闭患者端三通
●心电监护仪测压:连接压力监测套件,使用肝素稀释液并排尽管道内及压力套间内气体,
挂于输液架上,通过压力换能器将静脉导管连接到监护仪上,妥善固定,协助患者取体位,打开三通与大气相通,校准监护仪上的“0”点,关闭大气相通口,保持压力换能器与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电子监护仪显示的数值即为中心静脉压
●用加压袋打气至300mmHg,确保每小时2ml速度进入,防止血液凝固导致阻塞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置管部位每天换药一次,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一
旦发生立即拔除导管
● 1 mmHg=1.36cmH2O
●当数值或波形异常变化时,除观察病情变化外,注意观察有无咳嗽、腹腔压力增高,观
察机械通气参数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情况
●洗手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测压数值
中心静脉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㈡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
项目标准分值扣分内容扣分得分
操作准备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3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评估8
未评估患者病情、医嘱、用药、置管情况、PEEP值各—1
未解释告知—2 查对 4 未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各—2 用物 4 少一件、摆放乱各—2
操作步骤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挂补液8
未妥善固定侧压尺—2
测压尺“0”点未与患者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4
未将0.9%氯化钠溶液或肝素稀释液挂于输液架上—2 排气8
未排测压管内气体—3
一次排气不成功手法不正确—3
未排在治疗碗内或浪费药液—2 连接10
连接方法错误—3
延长管未妥善固定在测压尺槽内—3
未注意无菌操作—4 测压22
测压管三通接头开关错误—6
未校准零点—4
三通接头未通大气—5
测压结束后未使导管与患者端接通—4
未记录—3 注意事项 2 未交代清醒患者相关注意事项—2
整理10
未整理床单位—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污物乱放或遗留用物在病房—2
未分类放置—2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整体评价态度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计划
操作时间
10分钟
6
整体操作不流畅—2
无计划性—2
颠倒程序一次—2
每超时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5 回答错误—5
总分100 累计
项目标准分值扣分内容扣分得分
操作准备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2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3 查对 6 未查对医嘱、患者各—3 评估8 未评估患者病情、引流液性状、术部敷料情况、知识掌握程度等各—2 用物 6 少一件、摆放乱各—2
操作步骤
告知14
未告知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瓶的目的、必要的护理配合及
自我观察的技巧各—3
未告知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2 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 消毒更换28
未垫巾、置弯盘各—2
未夹管或夹管位置不正确各—3
分离引流袋时牵拉引流管不及格
未消毒连接口或消毒方法不正确—5
将引流液滴在床单位上—4
引流管未留有足够长度—4
未确认通畅即离开—5 整理10
未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2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2
未记录、未检查管道标识—2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整体计划
态度沟通8
态度不认真—4
沟通技巧欠佳—4 整体计划
操作时间
6分钟
6
整体操作不流畅—2
处理问题不灵活—2
颠倒程序一次—2
每超时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5 回答错误—5 总分100 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