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性分析的说明
一、特性分析的一般目的:
便于生产部门了解设计意图,在实施质量控制时,分清主次,控制重点,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便于合理安排检验和管理的力量。
二、定义与概念
国军标的定义:
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航天标准中的概念: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三、特性分析分析什么
依据产品预定的使命,对其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并对产品能否承担其使命以及有效的完成其使命所需具有的指标进行分析。
a.功能
分析该产品在执行任务期间规定完成的所有功能。
b.失效
分析产品是否允许部分或完全失效,失效的类型以及失效对完成产品使命的影响。
c.可靠性、寿命、持续工作时间
分析各功能所要求的持续工作时间,哪些因素决定其寿命等。
d.安全
分析产品在使用、存储、运输等情况下能否造成对人身及其它物品造成危害。
e.分析各元器件、材料性能和质量对保证产品完成其使命所起的作用。
四、特性分析的步骤
先分析产品特性;
然后根据产品特性分析所有功能单元;
将各功能单元分类;(关键单元,重要单元,一般单元)
综合考虑在关键单元中确定关键单元(件)。
举例:
特性分析:包括研制特性分析,工艺特性分析和产品特性分析。
特性分析的时机:
一般应在研制阶段的中期,完成方案设计和元器件选型后新产品试生产前开始进行特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样表:
产品特性分析报告
保存部门:技术部保存期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