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eIy卫生棉条:宝洁的惊世中毒案

ReIy卫生棉条:宝洁的惊世中毒案

ReIy卫生棉条:宝洁的惊世中毒案
1980年,宝洁推出了一种叫Rely的超强吸水性卫生棉条,不过,该产品之所以具有超强吸水性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羧甲基纤维素的合成物质,它有时会将一
种合成的残留物留住妇女体内。

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在她1994
年出版的《迫近的瘟疫》(The coming Plague)中写道:“自超强吸水性卫
生棉条投放到市场上那一刻起,就有各种关于阴道溃疡、损伤、撕裂的
报道见诸报端。


而且,当年年底由于威斯康星州中毒综合症的病例突然增加而使得
情形更加令人担忧,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是行经期妇女,卫生部门经过进一步调查之后发现,多数受害者都直在使用Rely卫生棉条。

这显然是个非常坏的消息,不仅仅对受害者来说,对宝洁公司亦是如此。

该公司实际上在1936年就进入卫生棉条这一产品领域,而且,Rely是它们曾经开发的最为昂贵的产品之一,经过了20年的研究和营销努力。

从危机一开始,宝洁就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当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开始调查Rely和中毒综合症的联系时,宝洁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并发现没有任何关联(这实在令人惊讶)。

而后疾病控制中心公布发现结果,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得到一系列综合数据的支持,但宝洁却将此研究视为“由官僚机构控制的不充分的数据”而草草了事。

然而,当公司认识到它即将在战役中失败时,开始合作并寻找折中的解决办法,宝洁建议给产品贴上警示标签,可是,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得到一家独立研究公司的确认,宝洁别无选择,只能暂停产品的销售。

据估计,ReIy撤出市场花费7 500万美元。

虽然宝洁最初因拒绝承担责任将情况变糟,它现在却开始了极力将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努力。


它与疾病控制中心共同起草了一项协议,疾病控制中心允许宝洁否认任何产品有缺陷或违反了联邦法律。

作为交换,宝洁许诺召回所有未被使用的产品并为调查问题提供科学的专业知识,公司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活动。

在《加拿大通讯日报》(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一篇文章中,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普里西拉·墨菲(Priscilla Murphy)用“博弈论”分析了宝洁处理Rely卫生棉条的做法,她在末尾说道,宅浩的游戏计划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宝洁的后期战略例证了一个处理矛盾截然不同的方法。

最初经典的逐步升级的游戏变成了一项讨价还价的活动,其中,每个人的愿望都得到检验和协调以便让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接受这项协议,当我们谈论讨价还价的游戏时,我们观察矛盾双方如何逐渐达成一致:对事件的描述形成统一的版本、统一的视角。

其结果就是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平衡点,它虽然不是理想的,但却是一方面对另一方的压力时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所以,虽然综合症事件敲响了Rely品牌的丧钟,但宝洁公司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持续性的破坏,它继续生产世界上最为知名的卫生棉条产品。

Rely的教训
·合作就不会使局势恶化。

如果宝洁从一开始就与卫生部门合作,它就可以限制负面的媒体报道。

·放弃品牌,保住公司。

对一个拥有众多品牌的公司来说,最好是早点承认错误和失败并为了公司的整体声望终止某一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