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如何抗台风
沿海城市首当其冲 面对海洋上生成的台风袭击,首当 其冲损失最重的当然是人口、财富密集 的沿海城市。1988年8月7日下午3时,7号 台风在浙江象山县登陆,中心附近最大 风力达12级,8月8日袭击杭州。这次台风 横扫41个县市,杭州市遭受了极严重的 洗劫。一夜之间美丽的杭州变得满目疮
-30-
自然与人类
学家统计,在400年以前,大约每三四年 要有一种生物灭绝;进入20世纪,每年都 要有一种灭绝;到20世纪80年代,又加快 到每小时灭绝一种的高水平! 为什么现在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越 来越快呢?根子还在人类自己身上。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危害最大的是对 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城 市建设、矿山开采、扩大耕地、修筑水坝 等,往往使森林、草原、河湖、海岸发生巨 大变化,使得野生生物无家可居,导致大 量灭绝。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热 带雨林被大片大片地毁掉,不知道要使 多少已知或未知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甚为可惜。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捕杀或采集, 也是造成物种加快灭绝的重要原因。科 学家们常常举出北美洲野牛的例子,来
域稍作后退或改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 式来适应灾害侵袭的现实。如把住宅区 和主要的生活设施建设在离海滩稍远的 地势较高的地方。继续利用处于台风及 其引发风暴潮经常侵袭的地区,进行生 产活动,并不设法抵御海水的入侵,只是 放弃原来的农业,改成渔业或海水养殖 业,也可改种耐盐碱、耐涝的作物。不与 自然灾害作斗争,不抵御海潮,只在高地 建立防潮躲避所。退守策略一般适合于 地势坡度变化较大,稍作后撤海拔高度 就有较大增加的沿海地区。 防护是指采取积极措施,防御海水 侵扰,保护自己的家园。针对防护,专家 提出4条建议:一是提高工程防护建设的 标准,加高加固海堤;二是严格控制地下 水、矿产的开采和密集的高楼群建设,防 止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三是保护沿海 湿地、河口和洪积平原,减缓海岸侵蚀, 从而提高自然减灾能力;四是建立区域 性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估系统,提高海水 侵袭的预警能力。
给那里带去了连续三天特大暴雨,三天 降雨量超过6 0 0 毫米的地域面积高达 820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汝河上游林 庄,那里24小时内降雨量竟然高达1060.3 毫米,相当于上海市平均一年的降雨量。 结果酿成了惨烈的特大灾害—“75.8” 大洪灾:沙河、洪汝河洪水漫溢决口,板 桥、石漫滩等大小48座水库连锁垮坝失 事,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毁河南省29 个县市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造成灾民 1100万之众,死亡人数近9万。
东南沿海城市地势平坦,尤其河口冲积 平原,即使后退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 里,海拔高度也增加无几。何况在寸土寸 金地区让出大片土地任凭海水淹没而搞 养殖业,显然是不现实的。退守策略也行 不通,惟有防护一条路了。 我国沿海大城市应按照专家的防护 建议,修缮加固海堤、防汛墙、防汛闸;严 格控制抽取地下水和建造密集高层建 筑;保护湿地、滩涂;建立海平面上升预 警机制。除此之外,还应针对台风灾害的 防护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 急行动计划。目前在这方面特别要加强 的有以下4项工作: 一是精确预报台风的运行路线、登 陆地点。预报是有效应急防护的前提。我
自然与人类
民防苑
沿海城市如何抗台风
源 泉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 然灾害每年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 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据统计,近 年来气象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到 自然灾害直接损失总量的70%左右。在 气象灾害中,又以台风灾害的直接经济 损失为最大。
台风灾害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副热带洋面上 极其猛烈的热带气旋,是一种非常强大 的风暴。每年夏秋两季台风常侵袭我国, 7~9月是台风灾害的频发时期。热带气 旋是由热带(包括副热带)洋面上局部聚 积的湿热空气大规模上升至高空,周围 空气趁势向中心流动,在科里奥利力的 作用下形成的空气大旋涡,在北半球作 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 向旋转。同是强烈的热带气旋,发生在不 同的地方,人们给以不同的称呼。在太平 洋西北部以及我国南海洋面上生成的称 作台风,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称作飓风。台 风的空气旋涡直径可达到数百甚至上千 公里,一般为400~800公里,在海洋上移 动,还会横扫岛屿、登上大陆,给所经之 处带来严重的灾情。 我国以往对热带气旋等级划分过于 简单,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对 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其 以上的,一律统称为“台风”,对灾害的描 述不够清晰。从今年6月15日起我国将正 式施行与国际接轨的热带气旋等级新标 准,增加了“强台风”和“超强台风”两个 等级。新等级标准为:底层中心附近最大 风力达到6~7级的,称作“热带低压”, 8~9级的称作“热带风暴”,10~11级的
提高我国沿海城市的减灾能力 我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灾害频发的地 区,同时,那里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 区的沿海城市又是我国人口集中经济发 达的地区,不可能采取撤离的对策。由于
-31-
Hale Waihona Puke 自然与人类民防苑地球不能只有人类
——也谈物种的保护
寿南山
全世界现有的生物种类估计大约有 800~1000万种,如果从地球上有 生命以来算起,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估计 有10亿种之多,现存的不过1%,99%的 物种就在以往的生物演化当中灭绝了。 那些已经灭绝的和未被发现的生物大军 中,一定有很多对人类有很大用途的物 种,特别是那些现存而未被发现的珍贵 物种,如果它们在人未发现以前就灭绝 了,那就太可惜了。 在人类出现以前,物种灭绝是由火 山爆发、地壳隆起、冰期出现等自然灾变 造成的,同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竞争也 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人类出现以前 的物种灭绝,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发 生的,相对地讲,速度很慢。 在人类出现以后,地球上物种灭绝 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而且越来越快。有科
沿海城市的减灾对策 沿海城市抗击台风(飓风)的对策历 来是减灾专家们的主要课题之一。自从 去年美国新奥尔良在“卡特里娜”飓风袭 击下,几乎全城被淹没后,减灾专家对沿 海城市抗台风的减灾策略进行了深入探 讨。专家们普遍认为沿海城市(包括一些 小岛国)不仅是猛烈的热带风暴首先肆虐
为患之地,而且还在遭受着海平面上升 的危胁,制订抗台风减灾对策必须同时 考虑海平面上升以及地面沉降的因素, 沿海城市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 采取不同的策略。目前世界沿海地区和 小岛国家所采取的对策有三种,即撤离、 退守、防护。各国都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相 应的对策,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撤离是指彻底放弃那些在台风等热 带风暴袭击下遭受风暴潮严重危胁,无 法做好有效防御减灾的地区。因为客观 条件已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不得不撤 离。例如,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于深受热 带风暴的频繁袭击,加上海平面的不断 上升,自然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于是, 2002年图瓦卢全国1.1万人民决心彻底 放弃家园,举国撤离海岛,迁入新西兰。 又如位于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的意大利 港口城市威尼斯,其市区原本建于100多 座小岛上,由177条水道和400座桥梁联 成一体,被称为“水上都市”。虽然海上风 暴对该市的影响不大,但随着海平面的 升高,遭受海潮和洪水频繁侵害,某些岛 屿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们居住了。于是 已有个别岛屿被该市放弃,居民全部撤 离。 退守是指沿海居民把自己的活动区
民防苑
痍。数以万计的树木被刮倒,有的水泥电 杆被拦腰折断,电讯和输电线路刮断,造 成全市大面积停水、停电,5天后才完全 恢复的严重情况。铁路、公路以及市内交 通一度中断,浙江省受灾农田达320多万 亩,死亡16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 上海市作为我国南方的沿海城市, 理所当然地成为受台风灾害危胁的主要 地区之一。1997年8月,11号台风袭击了 上海地区。强劲的热带气旋掀起了风暴 潮,在长江出海口引起了海水、河水陡 涨。此时正值长江洪水季节和天文大潮, 即风暴潮、天文潮、江洪“三碰头”。贯穿 于上海市区的黄浦江水位被高高抬起。8 月21日凌晨,黄浦江水位高达5.72米,仅 比江岸防汛墙低8厘米。多亏上海市政府 多年来认真建设5.8米的防汛墙,年年修 缮加固保证完好,才经受住了这场台风灾 害的考验,否则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务紧迫而繁重。城市排水系统平时应根 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强建设,不断更新 设备以及管道,提高排水能力,保证台风 暴雨时正常运转。 四是加强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管 理。房屋楼宇建筑物,包括电杆、广告牌、 车站雨棚等构筑物的建造安装都必须有 防台风意识。2004年“云娜”台风一来,很 多地区的广告牌都被刮倒,屡屡发生砸 伤路人事件。2005年“海棠”台风再次来 临之前,那些地区吸取教训,把广告牌全 都拆下,待台风过后再安装上去。可是 “海棠”却把一幢单体新楼房刮倒,造成 人员伤亡。所以加强沿海地区建筑物、构 建物建造的管理工作,保证建筑物、构筑 物经受得住台风的袭击十分重要。
称作“强热带风暴”,12~13级的称作“台 风”,14~15级的称作“强台风”,16级或 16级以上的称作“超强台风”,从而更加 准确地描述了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的活 动特点和规律。
狂风巨浪 台风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 狂风巨浪为害。台风中心附近的洋面(地 面)风速经常高达每秒几十米,甚至上百 米,由此引起海洋的惊涛骇浪。海上作业 的船只如不及时避风,很难逃脱灭顶之 灾。即使是制造精良、设备先进的巨轮, 在台风掀起的狂风巨浪中失去控制,触 礁沉没,也是完全可能发生的。狂风巨浪 在洋面上肆虐为害,甚至在沿海港口仍 然危害不减。1954年9月,日本函馆港遭 遇了台风袭击,4艘在港内停泊在货轮相 继在狂风巨浪中沉没。停泊在港口的渡 轮“玛瑞”号甚至被狂风巨浪卷出了港 口,在港外海域沉没。 另外,台风登陆后,狂风继续肆虐于 途经地区。强大的风力可摧毁大片房屋 建筑、刮倒树木、折断电杆、刮断通讯或 输电线路……破坏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正 常生活,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国现在的台风预报水平已相当准确,但 是还不够精确。预报台风在某省沿海登 陆,全省必须积极行动,消耗大量的社会 资源。如能精确到一个县则大大降低了 减灾成本。 二是加强减灾应急行动的后勤保 障。抗击台风灾害,水务、气象、公安交 通、市政等部门协同作战,信息须即时传 输,并及时向人民群众传达,所以通讯保 障必须加强;救灾物资平时储备,灾时运 送的保障工作应加强;电力保障工作也 应加强。不让台风破坏电网畅通,像“达 维”台风在海南造成全省大面积停电的 情况绝不能在沿海大城市中出。 三是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筑与管 理。由于台风携带暴雨,城市积水外排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