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1)2、施工范围及概况 (1)3、施工部署 (1)3.1、施工部署总体安排 (1)3.2、施工准备 (1)3.2.1、人员准备 (2)3.2.2、技术准备 (2)3.2.3、物资准备 (2)3.2.4、材料及资源计划 (3)4、主要施工方法、材料要求和控制措施 (4)4.1、管道施工流程 (4)4.2、测量放线 (4)4.3、土方开挖 (5)4.4、垫层铺设 (6)4.5、管道安装 (6)4.6、阀门井砌筑 (7)4.7、管道水压试验 (7)4.8、管沟回填 (9)4.9、一般规定 (9)5、技术资料要求 (10)6、施工进度计划 (11)7、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 (11)7.1、WSH点设置 (11)7.2、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2)7.3、安全保证措施 (12)8、职业健康、雨季施工措施 (13)8.1、职业健康 (13)8.2、雨季施工措施 (13)9、强制条文 (14)1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10.1应急救援预案目的 (14)10.2应急救援中遵循的原则 (15)10.3沟槽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15)10.4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16)11、危险源清单 (17)1、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方案依据以下资料编制完成:1、本标段厂区回收水及回用水管道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2、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006年版)4、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6、CECS315:2012《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7、HG/T3691-2012《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8、HG/T3690-2012《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土建工程篇DL/T5210.1-2012)2、施工范围及概况厂区工业上水及化学水管道工程主要采用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
具体的施工范围包括:本标段内的所有回收水及回用水管道。
3、施工部署3.1、施工部署总体安排本工程工期紧,必须合理的划分好施工区域及施工流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安排好各施工段,切合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工期和质量。
3.2、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是优质、快速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是施工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施工准备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3.2.1、人员准备1、组织专业人员对室外管道工程进行全面管理。
保证各类专业技术工人持证上岗。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具有一定技术理论知识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岗位分工,根据项目管理文件,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逐步开展岗位工作。
3、劳务队伍的协作洽商,包括协作条件、签订劳务合同。
3.2.2、技术准备1、组织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及图纸会审、详细了解现场情况,组织编写施工方案,编制重要分项的技术文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对施工人员进行全员技术交底。
2、根据方案,进行前期的质量、安全、资料方面的策划,主要编制整体策划、创优策划。
3、识别出主要工期节点、关键工序,并编制对应的进度及安全保障措施。
3.2.3、物资准备1、对于我方提供的材料,首先对当地的施工用料的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编制材料进场计划,材料进场前,先向监理报验样品,样品合格后及时组织部分原材料进场,并将进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送检和试验),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报验。
2、对于甲方提供的材料,我方在正式施工前两到三个星期向甲方提料,保证正式施工开始前材料能够及时进场,以保证正常的工作进度。
3、现场办公设备的计划与购置,保证满足现场管理的要求。
4、安排施工机具设备进场计划并加以落实,组织陆续进场。
3.2.4、材料及资源计划施工机具及仪器使用计划表:项目管理人员计划:主要劳动力计划:主要材料计划表:4、主要施工方法、材料要求和控制措施4.1、管道施工流程测量放线→管沟开挖→垫层铺设→管道安装→管道试压→管沟回填。
4.2、测量放线作业方法和要求1、以厂区控制网点为基准,进行定位放线,然后交由监理及业主复核验收。
2、在放开挖线的时候,除放出管沟两边的边线外,还应放出沟底边线,以便开挖时作为参照。
3、当管沟基地清理完成后,在沟底放出管道中心线,同时测出管道管底的标高位置,以便管道安装。
4.3、土方开挖主干管采用先易后难分段开挖、分段施工的方法施工。
沟槽应分段开挖,并遵循合理开挖顺序。
如有相邻沟槽开挖时应按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
沟槽开挖应严格控制开挖标高,防止超挖或对沟底原土进行扰动。
机械开挖时应预留0.2m 原土进行人工清槽。
沟槽开挖成型后对沟底标高进行复测。
1、土方开挖时,沟槽应开挖成梯形槽形式。
沟底宽度为de(管道外径)+500mm。
沟槽上口宽度按实际放坡系数计算。
2、管道沟槽放坡系数为0.33。
3、挖掘机挖土时,槽边单侧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高度,离沟槽边的间距大于0.8m,并留出3.50m宽度的出入口,便于施工机械及材料进出。
4、开槽时防止槽两侧土方塌陷,出现孔洞时在孔洞及其周围填充C10混凝土加固。
5、为确保周围地面及构筑物的安全,根据沟槽的土质、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在局部设沟槽支撑,支撑的材质、布置方式要符合规范,并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支撑和挡板被拆除时,注意不损坏管道。
所有的支撑和挡板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6、在需要破除施工路面地段,提前向监理及业主提交申请。
待申请批复以后方可施工且在施工区域放标识牌、道路两端设醒目路档,以保证施工安全。
7、管沟的临边防护,采用三角彩旗条围护,护栏悬挂安全警告标示牌,围护时要考虑出土和运土空间。
4.4、垫层铺设作业方法和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管道垫层自下向上为:30cm原状土垫层--30cm3:7灰土垫层--10cm中粗砂垫层—中粗砂管道90º基础。
2、填砂基前先验收沟槽,清除沟底的浮土,沟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3、槽底不得有软泥。
4.5、管道安装作业方法和要求1、管材现场切断时,应将切断端面封口。
封口可采用热风塑焊方式,可选用热风焊枪、微型挤出式焊枪封焊。
2、封口前应先在端面开U型槽,槽深为(3~5)mm,宽度应均匀,靠近内壁的塑料应保留完整。
管端经、纬线应先打磨清除至U型槽底,不得与槽壁有连接之处。
槽底如遇环向纬线应清除,并将钢丝头钉入塑料内。
槽内应清理干净。
3、封口所用焊材应与管道本体性能相近,熔接良好。
封口前应清除焊材污渍,并用打磨的方式去除氧化皮。
4、电熔连接前,应核对电熔套筒的规格种类,并均匀去除管材、管件和电熔套筒熔接表面的氧化层。
处理后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暴露金属骨架或加热丝。
5、不圆度大于5%的管材应进行校圆处理后在安装。
6、电熔焊接前应以扶正器或专用软索具将连接的两根管子锁紧。
软索具应布置在管道两侧,拉紧时两侧应对称均匀受力,拉紧后两根管道应保持平直,对接后电熔连接部位不得出现明显的夹角。
在电熔焊接中不得因错口等原因承受额外侧向力。
7、加强管道采用V型坡口电熔焊接时,应使用刚性扶正器拉紧。
8、端部具有焊接坡口的管道,对口间隙不得大于1mm,端部无坡口的管道,对口间隙不得大于2mm。
9、电熔接头焊接和冷却期间不得移动、振动或承受任何其他外力。
电熔接头焊后应自然冷却,不宜采用强制冷却。
10、现场环境不满足焊接工艺要求时,应采取遮挡、预热、保温等措施,使焊接接头所处局部环境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4.6、阀门井砌筑砖砌阀门井在基础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定位工作,然后进行井体的砌筑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
砖砌井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砌筑和粉刷,粉刷后井体表面无色差,井体棱角挺刮、顺直,井内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井盖底板应铺砌牢固,四周仔细夯实,盖板顶标高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井内保持清洁,施工完毕应井盖盖好,井口与路基的填土施工配合,同时升高。
给水阀门井参照给排水图集04S531。
4.7、管道水压试验1、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试验管段的长度不宜大于1.0km。
对于无法分段施压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2、管道试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1)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和管道安装施工的有关规定;(2)管内垃圾、杂物已经清理干净;(3)支、吊架安装完毕,配置正确,紧固可靠;(4)电熔接头和法兰连接部位便于检查;(5)清除管线上所有临时用的夹具、支吊架、堵板、盲板等;(6)埋地管道除接口部位(长度1.0m)外已回填,回填土厚度大于500mm;(7)埋地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度和管基、垫层等经复查合格,试验用的临时加固措施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8)试验管段上的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不能参与试验的系统、设备、消防栓、安全阀、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应可靠隔离;不得用阀门作为封堵;(9)合理布置进、排水管路和排气孔;(10)管道上的伸缩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3、管道试压应使用洁净的水源,注水前在试验管段上游的管顶及管段中的高点应设置排气阀,向管道内注水应从下游缓慢注入,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
4、管道试验压力为0.90MPa。
5、管道的水压试验分为预试验和主试验两个阶段:(1)预试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慢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
(2)主试验阶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压15min;当1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0.02MPa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保持恒压30min后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
6、管道升压时,管道内的气体应排除;升压过程中,发现压力计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升压。
7、水压试验过程中,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后背顶撑及管道两端不得站人。
8、水压试验时发生泄漏,不得带压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作出标记,泄压后修补。
应在消除缺陷后重新试压。
4.8、管沟回填作业方法和要求1、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2槽底至管顶以上700mm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以及超过允许粒径的砖石等硬块。
管顶以上300mm范围内硬块允许粒径应小于10mm;300~700mm范围内硬块允许粒径应小于50mm,3、回填土和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道及管道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