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1)2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1)2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3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1、价值是一个人通过行动去获得和保持的东西,道德是一个人据以获得和保持价值的行为。

(√,P199)2、人类是在明确的生存目的支配下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概念,发展出自己的道德行为的。

(√,P199)3、人的生存只有在他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过程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

(√,P200)4、恶是对人的生存要求和共同利益的一种否定。

(√,P201)5、道德行为是社会性的,而道德则是个人性的。

(×,道德行为是个人性的,道德是社会性的。

P205)6、在伦理学涉及的各种问题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是“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

(√,P198)7、我们尊重那些在思想上和在科学技术事业上做出贡献的人的原因,就是持久性的东西都是需要经过长期在智力和精神的努力才能实现。

(√,P202)8、生命具有最高的价值,所以任何自卫行为都必须符合道德原则(√,P234)9、安乐死是自己实施的一种结束自我生命的行为(×,自杀是……,P226——227)10、审美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判断活动。

(√,)11、审美判断主要是一个客观的概念。

(×,是主观概念。

P243)12、审美判断是一种超脱了规则的束缚而对对象所作的自由的评价活动。

(√,P244)13、传统美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美的本质。

(√,P248)14、审美主观论是理性主义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客观论P246)15、西方艺术哲学一直把特质看作是艺术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

(×,将特质改为“表现”P264。

)16、现代艺术的最突出的一个风格,就是它的现成性和对对象的再现。

(√,P268)17、客观论把美维系于事物的属性,主观论强调美起源于人的心灵(√,P247)18、美学包含了道德美学与艺术哲学两部分(×,审美哲学与艺术哲学两部分P258)19、所谓当代哲学主要指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或最新动态。

(√,P292)20、中国当代新儒学所面临的是西风东渐、传统价值分崩离析的社会大变局。

(√,P303)21、许多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把狄尔泰哲学的出现看作是现代西方哲学诞生的标志。

(√,P293)22、“三同”说是牟宗三全部学说的理论归宿。

(×,“三同”改为“三统”P316)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西方哲学中所说的“应当”指的是 B 。

(P198,199)A、正在做的事情B、符合道德事情C、人们正以某种方式的行为D、已经做了的事情2、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决定往往是 A 。

(P201)A、价值决定B、生存决定C、利益驱动D、合乎情理的决定3、下面属于“应当”范畴的是 D 。

(P198_200)A、原子弹开发B、核电站的建立C、克隆技术D、人与动物和谐相处4、道德实质上是一个 B 。

(P201)A、“生存”概念B、“前生存”概念C、“后生存”概念D、价值概念5、人类的行为追求的最高的东西,即代表人与一切非人的存在的本质性的区别是(A )。

(P201)A、实现B、意志C、生存D、幸福6、道德评价的最重要的基础是 D 。

(238)A、现实性B、主观性C、建设性D、客观性7、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的可能最好的存在方式是(B)。

(P201)A、经验B、道德C、意志D、理性8、在婚姻问题上、职业选择和教育问题上,人们总是把(B)摆在首位。

(P202)A、卓越性B、持久性C、幸福性D、建设性9、结果论论理学的实质,是把选择、行为、规则的道德性维系于(B )。

(P210)A、道德以内的因素B、道德以外的因素C、本题论以内的因素D、本题论以外的因素10、利己主义最大的弱点是必将导致(A )。

(P213)A、强权即公理B、不同主体间利益的冲突C、道德建设机制的混乱D、伦理、规则的不确定性11、道德决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依据是 A (P213)。

A、公平、公正为基础的道德原则B、功利、妥协为基础的利己主义原则C、幸福、愉快的功利主义原则D、刻板、僵化的义务论原则12、康德认为,世界上惟一能称得上是善的东西,是我们人的 A (P221 )。

A、善良意志B、利己趋向C、公平正义D、公正原则13、一个自然物或一件艺术品的整体性,多样性和强度之和的体现是(A)。

(242)A、审美体验B、审美判断C、审美表现D、审美态度14、把审美体验看作是意识对象对人的意识产生的注意力吸引和由此引起沉思的是(B )。

(243)A、内容倾向型定义B、影响倾向型定义C、无利害性定义D、表现属性型定义15、提出“心理间距”的概念支持审美态度存在理由的哲学家是(D )。

(P245)A、叔本华B、贝尔C、海德格尔D、布洛赫16、最早提审美态度这一概念的哲学家是(B )。

(P244)A、黑格尔B、康德C、叔本华D、洛克17、历史上理性主义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C )。

(P246)A、审美主观论B、审美表现论C、审美客观论D、审美表达论18、审美判断的前提条件是(B )。

(P243)A、审美态度B、审美兴趣C、审美主观D、审美客观19、近代以前美学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一直是( B )。

(P251)A、实在论B、 客观论C、主观论D、观念论20、当代最有影响的一个美学流派是( C )。

(P254)A、客观论B、主观论C、分析美学D、逻辑美学21、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定义理论是(A )。

(P274)A、家族相似论B、惯例论C、意义形式论D、艺术表达论22、当代美学更多地采取的形式是(C )。

(P248)A、审美特性B、审美判断C、主观论D、客观论23、将世界划分为“实际”与“真际”两个层面的中国哲学家是(C )。

(P311)A、孔子B、王夫之C、冯友兰D、熊十力24、海外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B )。

A、冯友兰B、牟宗三C、王夫之D、梁濑溟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BCD)(P198——199,理解)A、“是”与“应当”的关系,最初是由休谟揭示出来的B、“应当”是规范性的应该做的,是理智的道德的C、“是”是正在做的事情,是已经或已在发生的行动D、正在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应当做的事情E、正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是道德。

2、选择和确定价值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有(ABCDE)。

(P202)A、持久性B、幸福性C、卓越性D、建设性E、自主性3、人类共有的最重要的价值原则是(ABCDE )。

(P209)A、生命至上B、善良为本C、公平公正D、诚实守信E、个人自由4、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在(AB )两极中艰难地行走。

(P199)A、野蛮B、文明C、公平D、公正E、自由5、下列属于心理利己主义的有(AB )。

(P211)A、每个人应当永远为自身利益而行动B、不应当做出于其他原因认为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C、应当做任何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D、应当做能够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最大幸福的行为E、应当做符合原则的一般性行为6、从理论上看,利已主义希望达到自我实现,但在实践中,利己主义行不通,因为它无法解决(ABC )的问题。

(P212)A、不同主体间利益的冲突B、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C、在道德建议方面引起混乱D、无政府主义倾向E、规则的不定性和僵化性7、功利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BC )。

(P213)A、康德B、边沁C、穆勒D、摩西E、洛克8、影响人类价值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BCDE)。

A、持久性B、幸福性C、建设性D、自主性E、卓越性9、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两种理论类型是(BC )。

A、功利主义伦理学B、结果论伦理学C、非结果论伦理学D、决定论伦理学E、利已主义伦10、哲学美学的理论目标,是试图通过对影响人的(AB)最基本因素的分析,揭示人的审美活动的特性和艺术的美学特质。

(P241)A、审美体验B、审美判断C、审美表现D、审美态度E、审美气质 11、下列属于客观论描述美的属性的观点的是(ABCD)。

(P247)A、理想比例B、黄金分割C、完美形式D、对立统一E、“情人眼里出西施”12、艺术哲学所说的表达与某种属人的特性紧密相联,其最重要的特点是(AB)。

(P269)A、寓情B、移情C、表现D、意义E、指示13、下列各项属于审美判断的特点的是(AB )。

(P244)A、有引起感觉反应的条件B、不受规则的约束C、受规则的约束D、反射条件E、禁止感觉反应14、数千年,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是(AB )。

(P257)A、化景物为情思B、变物象为意蕴C、化情思为景物D、变意蕴为物象E、执着于虚无15、中国艺术中凡与人的审美判断有关的艺术形式都表现出中国哲学(AB)的特点。

(P257)A、统虚实B、合有无C、统有无D、合虚实E、执着有16、中国美学从重天人合人、把人当作知情意之整体来看待的哲学前提出发,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美学的(CD )美学系统。

(P255)A、感性型B、知觉型C、顿悟型D、志道型E、据德型17、艺术表现理论的核心概念分别是(ABC )。

(P290)A、模仿B、表现C、意义D、指示E、隐喻18、当代艺术哲学中最有影响的几种艺术定义是(CDE )。

(P274)A、艺术表达论B、艺术诠释论C、意义形式论D、惯例论E、家族相似论 19、当代哲学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有(ABC)。

(P292)A、解释学B、新儒学C、后现代主义D、分析哲学E、语言哲学20、冯友兰接艘西方新实体主义哲学观念,将世界划分为(A )两个层面(B )。

(P311)A、“实际”B、“真际”C、“形而上”D、“本心”E、“性体”21、儒学“三统”说是(ABC )。

A、道统B、学统C、政统D、儒统E、名统22、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是以中国儒学的(BC )为归宿的。

A、本质论B、心性论C、道德理想主义D、大化流行E、性智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