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摘要: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进行阐述,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
马克思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与时俱进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还要主动地优化环境,改造环境,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优化家庭环境,融洽家庭和谐氛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从出生到五、六岁的这段时间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会在人的思想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因此,重视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营造一种和睦、平等、积极地家庭氛围,有助于因势利导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家庭成员的关系要融洽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是形成家庭良好氛围的首要条件。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在充满爱和亲情的氛围中,孩子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反的,生活在夫妻关系不和或者感情破裂的家庭里,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容易形成孤僻消极的性格,导致思想和行为与一般孩子有明显的不同。
2、家庭成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都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由此我们知道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的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思想觉悟,努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内国外大事,自动地按照社会的要求调节家庭生活,自觉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3、尊重孩子的自主权我国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模式——家长意见,其实就是一种决定,家长以孩子的将来为由,故此为孩子安排一切,箍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影响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所以家庭关系中还需要平等和尊重的成分,父母和孩子多一些沟通和交流,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权利,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好,该让孩子感觉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形成独立自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以上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学校环境的影响。
(你认为这样是论文的过渡段吗?)二、优化学校环境,构建培育国家人才的摇篮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优化学校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优化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
1、重视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是建设,是理论建设,用正确的理论指引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他们,难道不对吗?我认为“重视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学校如何加强引导和宣传理论知识,从而构建起整个的思想理论的学习体系,这样才有“优化”的内涵,我认为既然谈重视和加强,就应着重于如何重视和加强,而不是只谈重视和加强的目的。
)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要以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
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要由学校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论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可以使整所学校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从而促使广大学生政治从思想上弄清如何看待金钱、幸福、苦乐、前途等问题,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信念。
2、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竞争才有进步,有鼓励才有动力。
学校想要稳步发展,需要蓬勃向上、永不懈怠的精神。
要培养这样的一种精神,就必须完善学校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鼓励,让老师在教学中得到肯定,从而使广大师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而约束机制是为了保证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所以要求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要遵守。
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让学生在赏罚分明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努力学习,不断积极进取,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3、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在校园里受到的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教育,而且还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风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
校风是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风气,主要包括教师端正的教风、学生良好的学风、管理者优良的政风。
要培养优良的校风,就必须长期坚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机会进行经常性的校风教育,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包括学术、娱乐和体育等活动。
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知识竞赛,全校性的大合唱比赛,书画展等等,组织校运会和竞赛等等,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繁荣学校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获得健康的精神食粮,从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4、强化服务意识学校有关部门在致力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自觉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把为广大师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把办好实事作为工作的基点。
通过各种途径,切实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困难。
对各种教学硬件设施和美化校园环境进行完善,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和学习。
所以学校环境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走出学校,进入社会,那社会环境是不是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起着一定的影响?(你认为这样是论文的过渡段吗?)三、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所以优化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
1、强化道德监督机制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榜样,赞扬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道德行为,同时抨击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批判和谴责不利于社会发展和阻碍现代化建设的不良行为。
引导人们在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等方面与社会主导文化趋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促进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循道德准则,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容易让人互相信任和理解,使祖国人民和睦相处,人们生活稳定,工作顺利,遵纪守法。
而不良风气则会造成社会混乱,破坏社会秩序,良好的风气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不良的风气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3、落实人文关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教育对象的具体问题相结合,由于人们的思想问题往往是和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因此,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当前出现的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教育对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各级领导要耐心讲解,并且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
说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必不可少地讲到网络环境,接下来我们进入网络环境,看看网络环境又带给我们什么。
(你认为这样是论文的过渡段吗?)四、优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网络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起着增强或削弱作用,因此,针对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舆论导向建设当今时代的大众传媒工具多种多样,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的信息就其内容的复杂性和容量之大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
网络把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地球村”。
由于网络无国界和信息自由传播,思想文化信息多向贯通,舆论多元表达,使网络中充满了许多复杂的、消极的因素。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优化教育的网络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网络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抑制和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设主流文化教育网站,增强宣传力度要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离不开一批高质量的主流文化网站的建立。
此类网站的建设,需要注意时效,即及时发布信息,要避免虚假信息、偏激的意识在网络上形成规模。
在论坛内设立不同内容的主题讨论区,各主题讨论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加细致的子主题讨论区,以此来导向各论坛的具体讨论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围绕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和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开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主题论坛,让人们积极参与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利用大众传媒的资源与手段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建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利用网络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以正确积极的交互信息,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在网上唱响主旋律。
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
上载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的论著,收录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政策文献、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占领网络阵地;二是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
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三是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
该网络既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尽可能把一些流人学校的消极信息过滤,又担负起平衡信息的功能。
开展网上“论坛”,进行知识交流和咨询,使学生可以在这里探索人生、吸取经验、领悟哲理。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正常开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如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传媒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①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图书馆只有一本参考书,找不到其他有关的书籍,还得到哪里找参考文献,别人的论文也可以作为你的参考文献,如果你不理解,可以问下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