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学院以院地合作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科学院以院地合作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以人员交流为纽带,促进院地紧密合作 院地合作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常常出现一些
问题,地方政府、企业和中科院科技人员认识差距大,成功率 不可能很高。双方经过十多年外派科技副职,在一定程度七 改变了研究所不了解社会技术需求、地方或企业不了解科研 院所研究成果的状况。通过共建实验事、技术研发中心,促 进厂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研究所人才和技术的价 值。同时研究所也根据地方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科 研方向和技术创新目标,提高了研究所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 力,使研究所能够更有效地面向市场,找到新的发展机遇。L3 3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科技副职的选派对象由个人到团队、挂 职岗位由政府到企业,形成了人才“集群”、优势互补的整体 效应。
收稿日期:2008—12—20 作者简介:舒志彪(198l一),男,湖南邵东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学传播与技术创新。
120
万方数据
完全统计,仅在2006年,中科院院属单位就从地方、企业等 争取科技任务2000余项,合同经费约13亿元,到伉资金约7 亿元(含2006年以前争取的项目),通过技术转移方式使地 方企业当年形成销售收入512亿元,年度利税75亿元(见图 1)。院地合作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各省院地合作 取得r显著成果。
250 1R
黑z。o
盏150
职 100
50 2000
200l
2002
2003
年份
2004
2005
2006
图1 2000--2006年中科院院地合作销售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中围科学院2007年年报。
二、中科院院地合作模式及经验
院地合作是中同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中科院开展的院地合作,通过科学的布局规划、高效的筹建 过程、规范的运营发展,为国立研究机构科技资源与区域发 展的结合,探索了町行之路,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27卷总第116期 2009年第3期
·新闻与传播·
科学·经济·社会 SCIENCE·ECoNoMY·SOCⅢTY
Voi.27,Sum No.116 No.3。2009
中国科学院以院地 企口hI^卜 舡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舒志彪,傅联丰,彭颢舒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北京100190)
2.共建院地合作机构的经验 (1)空间布局——向创新基础好的区域倾斜 选择那些对我国经济社会町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意义, 既有众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受体,义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 才的区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成果时社会的贡献 力度。中科院的研究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较高端的人 才、较密集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市场配合,因此,社会经济比较 发达、科技资源基础厚蕈、企业总体发展情况较好,市场经济 比较完备的地区就成为中科院院地合作的蕈点区域(如图 2),这些地I)(丰富的科技基础及社会埘技术的强大需求能激 发中科院现有创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院地合作更倾向于与区域创新能力 较强的省份合作,而且院地合作与当地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关 系。 (2)功能布局——注重技术传播层次性 中科院进行院地合作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与企业。这两 类客户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中科院同政府合作 的项目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在政府的支持f,共建支撑 某一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包括联合实验室、技术 中心等;第二,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具有某一领域认证资质 的中介检测服务平台;第三,共建成果示范基地;第四,共建 122
方并不是盲n设立。“科研能力的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 互相协调、互相支撑;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尤其要考虑 区域的布局结构”。【41
如何选点,在哪里设置机构是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首先 要考虑的问题。让我们先看看中科院院地合作的基本态势 (如图2)。
图2中科院院地合作态势图 注:2007年11月28日中科院与台州市签约成立“中国科学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121
万方数据
(4)共建院地合作机构,提升叹域创新能力 为实现中国科学院的优质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创新需 求的匹配,中罔科学院以覆盖全国的科技资源体系为基础,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学科布局及相应规划,以 共建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应用技术研发转化中心和科技 园等形式,实现高效的院地合作。当然,各类科研院所在地
(3)注重科研成果展示,加强院地科学传播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各种交易会、展示会是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中科院与各地政府密 切合作,积极参与主办各类博览会、成果交易会、博览会、洽 谈会,将院内的科技成果、创新技术传递给政府和企业。 第一类:展示会 2007年9月20日,以“创新、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 2007年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沈阳开幕。中国科学院首 次在本届博览会上开辟“高技术创新成果展区”专馆,共设立 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成就展、中国科学院东北振兴科技行动 计划成就展等六大展示主题。 第二类:交易会 2007年全年在福州、浙江等地中科院与当地政府和相关 部门举行了三次交易会,对接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环保 多个领域和科技平台建设,展出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 项目、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聚集,进一步深化了双 方的院地合作。 第三类:对接会 2007年5月至11月,中科院多次组织专家代表团参加 在四Jll、上海等地举办的对接会。对接会涉及医药,遗传科 学等方面,双方就对接项目签订了多项科技合作协议。会上 展出的项目也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 第四类:洽谈会 2007年4月以来,中科院参与了江苏沈阳等地主办的高 技术对接洽谈会。会议期间,有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开展了对 接活动,签约项目涉及现代农业、新能源、新型制造、生态保 护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1.院地合作基本模式 (1)以大工程带动大项目,推进区域发展 根据国家东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中部重点进行企 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部 署,中科院调整工作思路,制定了以江、浙、沪、京、辽、滇、 粤为蕈点,东、西部合作并举,抓重点和重大项目,多层次 展开,针对地方、行业发展影响大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 攻关,为地方和企业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院与地方和 行业合作的战略。 2000年以来,中科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启动实施了“西 部行动计划”和“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这是知识创新工 程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蕈大 举措。新时期院地合作继续围绕西部和东北的科技行动计 划,重点实施“西部行动计划”中的“科技援藏”、“科技支 黔”、“科技支青”等重大工程,推进“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 划”中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 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四 大工程。 可以说,这些项目的启动实施,不但能促进合作企业的 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且对地区产 业结构调整、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形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培
高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第五、作为思想库为地方社会经 济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同企业合作的项目一般包括三 个方面:其一,企业需要技术支持时主动与中科院联系;其 二,中科院通过中介平台向食业推介科研成果;其三,企业与 研究所就某一技术难题共同研发。
为提高对客户的响应时间,弥补反应不足的缺口,中科 院对设立的机构进行了科学分类。我们发现这些机构在命 名上有小同的称谓,主要有“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创新) 园”、“研发中心”、“研究所”四火类。依据这些机构成立时 确市的R标及工作方向,我们按照它们对技术反应的时效进 行系新归类(见表1)。
截至2007年,中科院共派出上千人担任科技副职。科 技副职也真正起到了中科院与地方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作用,他们充分利用中科院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优势,为地方 制定发展规划、落实项目、引进资金和人才;他们又以管理者 的身份,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他们还虚心地 向地方干群学习,增长管理才干。
一、院地合作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1.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以发展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型 区域为基础,需要通过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鼍的有机结合,促 进国家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然而当前科技资 源的配置却面临着既存在地方对科技资源的渴求难以满足, 又存在着某些优质的科技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困境。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 以科研机构尤其是国务院部门属大院大所改制为重点展开, 让部分中央科技资源逐步向地方扩散,提升地方自主创新的 能力。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模式从要 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迫切需要科学技术创新来
SHU Zhi—biao,FU Li锄一feng,PENG Hao—shu
(Institute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ofChina,&如聊Stimes ofCAS,Be{iing 100190。China)
Abstract: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of the coun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refore initiated Academy—Ix,cality cooperation to improve regional devel- opment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of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 by cooperating with local government.This pa- per summarizes four basic models of Academy—Ixlcality cooperation.and takes Academy—Locality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粕example to conclude CAS’S experience in the space layout.function and subjects arrangements of the cooperation. Key words:CAS;academy—locality cooperation;innovat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