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2020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5则)(篇一)为了全面掌握**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提高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委依据《关于印发**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宁卫计发[**]26号)要求,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认真组织,落实责任,确保有序开展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宁卫计发[**]26号)要求,在我委牵头组织下,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制定印发了《**年**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银卫计发[**]130号),对具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和周密部署。
市疾控中心现已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也取得了自治区级食品检测机构资质。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外勤采样人员多次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培训,确保了**年上半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和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各县(市)区承担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网络报告,各县(市)区、各医疗单位也及时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二、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市**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监测样品369份,其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食源性微生物监测样品221份,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样品148份。
上半年具体完成情况介绍如下:(一)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年年上半年共采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样品84份。
其中常规监测52分,包括蛋与蛋制品37份、婴幼儿配方食品5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4份、熟肉制品5份,冷冻饮品5份、非发酵性豆制品6份、地方食品(凉皮)20份;专项监测32份,包括学生午餐7份、街头流动餐11份、儿童食品8份、网店自制熟肉制品3份、网店自制私房菜3份(部分食品检测结果目前中心实验室正在检测中、数据正在统计整理中)。
(二)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年年上半年共采集食品中污染物监测常规样品50份,包括豆芽30份、水果20份(部分食品检测结果目前中心实验室正在检测中、数据正在统计整理中)。
(三)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 **市疾控中心对辖区疾控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和季度督导工作,各县(市)区疾控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了月度督导工作。
截止6月16日,**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共381例,其中兴庆区疾控中心报告信息病例155例(**市第一人民医院33例,**市第三人民医院21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0例,**市妇幼保健院60例,**市中医医院1例),金凤区疾控中心报告信息病例117例(**市第二人民医院21例,自治区人民医院总院50例,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急救中心46例)、西夏区疾控中心报告信息病例35例(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19例,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3例,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13例),永宁县疾控中心报告信息病例9例(永宁县人民医院9例),**县疾控中心报告信息病例10例(**县人民医院10例),灵武市疾控中心报告55例(灵武市人民医院54例,灵武市中医医院1例)。
哨点医院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样本信息31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报样本信息4条。
三、存在的问题(一)市疾控中心人员缺乏,日常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实验室专业检验人员缺乏,检验设备不足,部分检验项目无法开展,需借助自治区的相关仪器进行检验。
(二)**年食品采样工作较杂较细,尤其是网购环节,采样存在很大的困难;下半年我委将继续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市疾控中心按时、按任务、按进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样工作和检验工作,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积极督促辖区各相关医疗单位上报病例信息和标本病例信息,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篇二)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我镇在区食品安办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得了一定成效,无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落实责任,强化领导。
为了全面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并将工作落实到人,为此,我镇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镇长青正茂亲自担任组长,副镇长文红英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派出所、卫生等职能部门组成,负责承担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工作,设立了食安办,具体负责食品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基本上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场所落实、经费落实。
(二)建立制度,加强督察。
为了使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我镇根据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1、是建立了例会制度,坚持一月一次例会,使食品安全工作有计划、有要求、有步骤地顺利开展;2、是建立检查制度,采用集中和分散、定期和不定期、重大活动和平时抽查、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镇内所有消费场所进行检查,半年来共组织商品质量监督检查3次,先后对超市、餐饮业、美容美发业、药店、农资部门等涉及到群众消费和服务质量的进行了检查,从源头上控制消费品的质量,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是建立了监督制度,为了消费者权益能得到及时的保护,消费纠纷得到及时的处理,我们在离农贸市场最近、商店、超市、个体工商户相对集中的工商所设立了消费便民投诉站(民情信箱),负责接待、受理、回复和处理群众的投诉以及来信来访。
(三)提高认识,强化宣传。
为了使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推开,我们镇从提高群众和经营业主的思想认识着手,引导经营业主自律规范、经营主体诚信、一切以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经营理念,对超市、市场出售的商品、食品推行以索证、索票为内容的准入制度,对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单位)一律不允许进入超市、商店和市场,不允许销售不合格、超过保质期以及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
在这同时我们还加强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目的,及时向群众宣传合格商品、食品的标记,对卫生监督所抽查的食品、商品检验结果进行公示,提醒群众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引起注意,不合格的食品不购买,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安全知识。
(四)落实措施,强化管理。
半年来,我镇结合区专项整治活动,以优化市场环境为目标,全力开展食品制假售假专项整治行动。
先后开展了学校周边店食品卫生以及重大节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整治和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了整改措施。
在这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村坝坝宴卫生意识和规范操作的管理,经常深入农村、社区检查群众婚丧嫁娶大摆酒食过程的食品卫生质量,有效地提高了食品卫生安全质量,防止了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以上是我们镇半年以来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虽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各种制度还未健全,检查质量监督还没有完全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依旧存在。
下一步工作中我镇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同时还望上级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二、**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镇食品安全监管,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皆知、全民参与的氛围。
2、继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重点抓好超市、商店、食品行业的管理。
3、继续抓好“食品放心示范店”创建工作,做好“食品放心示范店”的培育、申报工作。
4、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落实长效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地进行。
5、进一步做好群众投诉、来信来访的处理、回复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篇三)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局制定并下发国太市监食药〔**〕136号文件,要求要求局属各单位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
现将**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1.组织开展普查建档和实名登记。
2.加强对食品生产小作坊的治理整顿。
(二)对农村食品销售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1.规范食品销售主体资格。
2.开展食品销售者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执行情况整治行动。
3.集中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为。
(三)对农村餐饮服务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1.严格餐饮服务许可管理。
2.规范餐饮服务行为。
3.加强对农村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校园周边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治理整顿。
4.加强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四)配合开展好其他专项整治行动现阶段行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84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小作坊66户次;检查食品销售者1087户次,其中校园及其周边食品销售者176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21户次,其中农村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51户次,校园及其周边餐饮服务经营者198户次;立案24起,罚款12.8万元;组织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制作展板3块,组织培训2次,培训人员500余人。
(篇四)上半年以来,全市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食品安全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按照“强基础、严打击、促规范”的工作思路,紧跟考核指挥棒,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全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市未发生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继续稳定趋好。
一、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组织召开**年全市食安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印发《**年温岭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温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温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温岭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考核分值30分,达到占比3%以上。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市委市领导多次研究和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宗明在《我市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亟待加强》上作出批示。
(二)突出重点,任务明确到位。
全面启动县级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工作,力争在省内率先出台地方标准,树立食安办规范化建设温岭样板。
推进落实“双安双创”,对照《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市、区)评价细则》,加强责任分解,督促落实到人。
全面推进“十大攻坚”先行先试任务,今年的任务包括餐厨和畜禽废弃物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以及食品产业提质升级攻坚行动,市食安办紧密联系相关单位,科学把握进度,抓好后续落实。
加强与“二代表一委员”的沟通联系,妥善完成2项人大提案的面商工作。
(三)网络健全,基层保障到位。
巩固深化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创建成果,结合“四个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不断强化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
市财政继续将300万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有效保障基层责任网有序运行。
调整完善镇级协管员37名、村级协管员1131名。
上半年以来,共开展食品安全协管员、网格员培训8期,参训631人次;获取食品安全动态信息5736条、排查隐患1046个,网格化监管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