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摩擦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
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游戏教学。
通过小游
戏,学生体验日常生活、生产中物体受摩擦力,学生讨论、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给摩擦力下定义。
这样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
通过实验让学生提
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
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设计亮点:微视频的使用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师:小游戏?拉不开的两本书。
二、引入新课
师:小游戏?拉不开的两本书。
不要用胶水,将两本书放在一起,学生拉不开,这是什么力呢?
师:这个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摩擦力。
板书:第三节摩擦力
三、进行新课
初步了解摩擦力,观看微视频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感
知摩擦力:三个小活动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也受到了摩擦力?生:
讨论举例
师:(副板事例)运动的小车、汽车、足球等这些物体它们都受到了摩擦力。
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讨论回答
师:点拨、归纳(两物体是否接触在什么位置,是运动还是静止)
(说明:通过摩擦力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教色,参与讨论。
)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讨论一下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生:讨论、回答,补充
师:板书定义
(说明:摩擦力定义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 --- 得出结论的创造学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定义,对于摩擦力,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呢?(提出问题)
进一步体验摩擦力:小活动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向哪?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首先来解决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
请同学们看摩擦力的定义,然后讨论
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板书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并举例巩固。
)小车在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向右。
解决了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来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讨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师: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
研究?
生:控制变量法(讨论回答)
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
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么方法。
生:(讨论、回答)讲桌上展示实验方案。
(其它学生观察进行评估、补充)
师:针对情况进行引导(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找到了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和面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呢?
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
师: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
表格中,随后交流
(说明: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的设计出方
案,充分体现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生:进行实验
师:巡回指导,搜集实验数据
师:(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设计的是否一致,不一致递给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估)根据这几组表格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个别回答并补充)摩擦力与重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重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对刚才的结论,同学们有没有疑问?(进行评估交流)生:
思考、讨论
师:(教师充当优秀学生的教色参与讨论)老师对摩擦力和重力有关有疑问,认为
不太确切。
为什么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你就能找到答案。
师生实验: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并将食指放在桌面上①轻轻向前推手指;②用力向前推手指。
手指向前推动的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谈一下体验
生:手指前进越来越困难(受摩擦力越来越大)师:
什么原因使摩擦力变大呢?
生:手对桌面所施加压力不同,压力大、摩擦力大(讨论回答)师:
因此,我们对上述结论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大小应该为与压力大小有关
师: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受的重力和它对桌面压力大小是相等的,有关压力的知识我们后面再学习。
(板书)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的有关。
师: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是否有关,请同学利用桌面器材继续实验。
(提示:研究接触面积时,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必须相同。
)
(说明:次实验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
)
师:(巡回指导)实验结束提问实验结论
生: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
师:通过实验探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现在老师有一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师:观看生活中的摩擦力微视频
,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
那么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板书)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小结:(让学生讨论小结)
本节课(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3)
在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几种思维程序?
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 ---- 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 得出结论)
(说明: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
序提炼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
五、拓展:
1、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怎样呢?微视频
【板书设计】
三、摩擦力
1、定义:
摩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擦压力的大小
力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小压减力
4、增大摩擦增大压力减小摩擦使接触面光滑
力的方法使接触面粗糙力的方法变滚动为滑动
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