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2020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空气隔层的室效应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A. ①B. ①C. ①D. ①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B.图示区域为海洋C.图示区域为陆地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读“某天气系统经过德州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该天气系统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A.寒潮B.洪涝C.台风D.干旱读“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天气现象与图中降水区域的天气系统相同的是()A.伏旱B.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C.梅雨D.台风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以下两题。

6.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 O→P→M→N→OB. P→O→M→N→PC. M→N→P→O→MD. N→M→O→P→N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与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B.我国冬半年的寒潮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D.华北地区的一场秋雨一场凉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

下图为“非洲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M地()A. 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B. 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C. 7月盛行西南风,少雨D. 7月盛行东北风,多雨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9.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海岸线变短B.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减产C.改变区域降水分布格局D.生物多样性增加10.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①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①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①在夜间减少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读图完成1~2题。

12.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C.下垫面D.大气环流下图中A,B,C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3.当B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淡水资源缺乏,下图为马尔代夫大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4.马尔代夫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珊瑚退化①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①雾霾严重①水土流失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

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A.日本B.泰国C.智利D.秘鲁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A.皖北地区可能受寒潮影响B.苏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下图示意“局部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7.该图所反映的天气现象是()A.海南岛受西南气流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B.福建各地普遍降雨,雾霾天气严重C.冷锋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D.台湾海峡西北季风强劲,海面风浪加大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8.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B.近郊区C.远郊D.农村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19.以下措施中可以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①发展科技,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①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①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以下两题。

20.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A. ①加强B. ①减弱C. ①加强D. ①减弱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________风带。

(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欧大陆上出现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

(3)该季节M处盛行________风(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_______气候特征。

(4)N处分布着________气候,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及A,B,C,D四个不同方位的风向图”(阴影部分表示风向出现的几率),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①①①四条等压线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此图表示________半球的________(气旋、反气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画出A,B,C,D四处的风向。

(4)该地中心盛行________气流,其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E中表示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

(2)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称为________。

(4)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_(较大,较小)。

(5)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24.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二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

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雪冠”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2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天气系统出现在________(南/北)半球。

(2)图中①①两地,气流状况为反气旋的是________,中心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形成,与________(①或①)有关。

(4)图中A锋面为________锋,该锋面过境后,气压会________,天气会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特朗勃墙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而不是地面辐射,A错。

墙体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体现了保温作用原理,B、C错,D对。

2.【答案】A【解析】乙处天气系统是气旋(低压)。

过境前气压较高,过境时气压最低,过境后气压升高,曲线①对,A正确;①是高压过境的气压变化,①是冷锋过境气压变化,①是暖锋过境气压变化,B、C、D错。

故选A。

3.【答案】C【解析】图示气压带位置南移,说明南半球为夏季,大陆上的温度要比同纬度海洋上高,图示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高,所以为陆地。

4.【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气温曲线,过境时是冬季,该天气系统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

我国洪涝、台风主要在夏季出现,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季。

5.【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图中降水区域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天气;伏旱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A错;我国夏季的暴雨与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快行冷锋天气有关,B正确;梅雨天气与准静止锋天气有关,C错;台风的实质是一种低压系统,属于气旋,D错。

故选B。

6.【答案】A【解析】近地面O为高压、P为低压,故空气由O流向P;M为P的高空,N为O的高空,故N 垂直下沉流向O,M流向N,O流向P,形成循环,即O→P→M→N→O,A对。

7.【答案】A【解析】我国冬半年的寒潮、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华北地区的一场秋雨一场凉,都为冷锋过境。

8.【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1月M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盛行来自内陆的东北风,干燥少雨;7月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以及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9.【答案】D【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由于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变短;低纬度地区温度与降水发生变化,会导致作物减产;全球变暖,蒸发加大,会改变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导致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选D项。

10.【答案】B【解析】若臭氧层破坏,臭氧减少,大气吸收的紫外线应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