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看鸽眼栉膜近年身边一些鸽友对眼底视团津津乐道、情有独钟,好象找到了传说中的“葵花宝典”,已掌握武林秘藉一样,让我们这些门外汉感到眼底视团即神秘又好奇。
最近在网上查找相关内容,自己备了一个医用眼底镜边学边实践了一番,感觉在看万花筒,越看越糊涂。
现将部分相关内容(来源于网上搜索)节选与大家探讨:栉膜的优劣标准是什么?鸽眼栉膜有无科学依据?一、如何去观察眼底视团我们将医用直接检验镜(以下简称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的20,一手按正常抓鸽子的方法,尾上头下与水平成45度角,将鸽子身体固定;另一只手的拇指与中指轻轻抓住鸽嘴,食指轻轻搭在鸽子的嘴、鼻、头的中部将鸽子的头固定,使鸽眼与眼底镜水平照射的光线成45度角;鸽眼与眼底镜之间间隔3-4厘米,掌握鸽子头部的手可以随时调整头部的角度、远近,这样眼底视团便可尽收眼底。
视团,其学名称栉膜。
二、视团可分成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板、叶。
首先,我们来谈谈‘板’。
通过眼底镜可观察到鸽眼瞳孔里面(底部)自鸽子的脑部开始至嘴角有一逐渐走宽的带状物,不同的鸽子起宽窄、色泽、长短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这一带状物称做-板;在板的两侧对称(也有一些不对称)长着类似树叶的,我们称其为-视叶。
信鸽视团的板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但我们依据其共性将其分成两类:即单齿、双齿。
1、所谓单齿,是指板的两侧是平的,视叶与板连接的地方没有凸起,仿佛春天树枝刚刚发芽。
双齿就是指板的两侧形状类似锯齿,无论大齿、小耻还是钝齿、利齿统称为双齿,双齿的视叶长在齿尖上,左右对称。
不论单齿、双齿,靠近脑部的我们称之为根,靠近嘴部的我们称之为头。
板的颜色我们按其特征将其分成四类即:金、银、铜、铁。
有时回出现纯白色的板,但十分罕见,属珍品。
2、‘视叶’的种类较多,,按其象形分为三类:高粱状、菜花状、菊花状;按其大小分为:大叶(发达)、小叶(不发达);按其颜色,有些视团板和叶的颜色浑然一体,有些板和叶的颜色不同,但主要的颜色同板的颜色大同小异。
3、从整个视团来讲,无论是单齿板、还是双齿板;宽板、还是窄板;长板还是短板;还有颜色等,其视叶可以是任何一种。
三、视团的种类以上将视团的板和叶进行了分类,但是整个视团究竟以什么标准去分类呢?1、以板的共性-单齿、双齿及宽、窄为依据划分较为简洁,这样,可以将视团划分为两大类即:单齿、双齿。
2、以自己参赛的项目为依据划分,目的性强,可将视团划分为三类:短程、中距离、中远程。
3、以天气的好坏为依据划分,较为稳妥、注重实战,也应分成两类:晴好天气、能见度高和阴雨、风天。
4、以其是否具有育种价值去分类,可分为三类(当然废鸽不在此列):赛鸽型、种鸽型、种赛两用型。
本人在《科学养鸽》2007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观测鸽眼栉膜是鉴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的文章,得到了广大鸽友的关注和喜爱。
文章发表后很多鸽友来电询问关于栉膜观测的种种问题,还有一些鸽友邀请我到他们家作客,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北京鸽友和一位江苏鸽友不远千里来到家中访问。
为了让更多的鸽友对鸽眼栉膜有所了解,我在本文中将结合多年来观测鸽眼栉膜的心得体会与认识,以问答的形式回答广大鸽友普遍关心的、有疑问的问题,以报答广大鸽友对我的关心和厚爱。
问:使用什么工具来观测鸽眼栉膜?在哪里可以买到此工具?答:观测鸽眼栉膜所使用的工具叫做检眼镜,它是眼科医生用来检查病人眼睛的专门工具,是由光学医用仪器厂制造,在各个医疗器械门市部都有售。
问:如何使用检眼镜?答:检眼镜最好能固定在暗室或光线较弱的地方。
在检眼镜上有不同放大倍数的刻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进行调整。
根据镜子摆放位置的不同有以下两种观测方式:(1)竖立式,即将镜子头朝上固定,人坐在镜子前从前往后平视观测;(2)平躺式,也就是将镜子头朝人体平放在桌面上,人坐在镜子前从上往下观测。
问:什么是鸽眼栉膜?它在鸽眼的什么位置上?答:鸽眼上的栉膜是鸽子用来采集光线的一种器官,长在鸽眼的瞳孔里面(见示意图1),每羽鸽子都具有此种器官。
问:栉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又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答:栉膜的结构见示意图2,它就像是一根中间具有粗杆,两边长有对称树叶的树枝一样。
中间的杆部叫栉杆,栉杆从头到尾由宽变窄,尾部尖细。
栉杆两边像树叶似的结构叫栉叶,一般情况下是近似对称的,从头部开始由大到小整齐排列至尾部。
栉膜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在瞳孔里边有规律地、不停地抖动。
问:栉膜分几种颜色?答:具我观察,栉膜的颜色主要有三种:黄色、黑色和褐色。
另外还有黄栉叶黑栉杆的,黑栉叶黄栉杆的,栉叶边黄内黑的,栉叶边黑内黄的,栉杆上出现黄黑、黄褐等不同颜色。
问:拥有什么样栉膜的鸽子比较优秀?答:①壮--就是栉膜的栉杆和栉叶都要给人以壮实的感觉。
这样的鸽子比赛时发挥比较稳定,作种时可配性比较强;②直--就是栉膜的栉杆和栉叶都要直;③密--就是栉膜的栉叶间排列要紧密,同时栉叶和栉杆的连接也要紧密;④深--就是指栉膜在瞳孔里的位置要深一些;⑤柔--就是指无论栉膜是什么颜色,都要像玉石一样给人以柔和的感觉;⑥透--就是透亮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论栉膜是什么颜色,它越透亮鸽子就越优秀;⑦抖--是指鸽眼栉膜的抖动。
栉膜抖动频率越大,抖动力度越大,抖动幅度越大,鸽子就越好,其中抖动的力度是重中之重;⑧够--这是指鸽子栉膜上栉杆的亮线要够宽、够亮、够长。
亮点要够亮、够多。
脊要够长、够宽、够凸。
霜要够亮、面积够大。
栉叶上的亮点与霜的标准和栉杆上的相同。
以上是我对鸽眼栉膜做的简要概述,其中第6个问题阐述了我多年来的心得体会,一家之言仅供鸽友参考。
虽然这样简单明了的回答有些浅薄,但如果能让初学者一目了然,看得懂,容易接受,能使广大热爱鸽眼栉膜研究的初学者快速入门,而尽一点我的微薄之力,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啦!最后,再次向广大鸽友对我的厚爱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鸽眼初探之四赛鸽栉模的观察与实践李建著(作者简介:退伍军人,师级干部。
北京市信鸽协会办公室成员、海淀区信鸽协会秘书长。
曾在某公棚任总经理三年。
对鸽眼研究十多年,有理论有实践,如此之深的研究造诣来自其刻苦的钻研精神。
本文曾公开发表在鸽刊并转载在各大网络。
现转载具有仍有指导意义。
)用栉膜理论鉴别赛鸽品质的方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人们把栉膜叫做“视团”或“磁团”,后来才以生物学的术语“栉膜”一词冠名。
因栉膜是禽类特有的生理现象,它能预先反映出很多有关赛鸽内在的生理特性,从而引起鸽友的关注和探索。
经过鸽友们多年的观察、统计、总结、实践,以栉膜表现来鉴别赛鸽品质的技术,已日渐成熟,为赛鸽爱好者淘汰劣质、选择良种、把握赛事、繁殖育种,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帮助。
当然,栉膜鉴别要在血统、个体都过关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赛鸽栉膜鉴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鉴鸽方法,其优点在于它的可视性和预见性。
与认识自然一样,在赛鸽领域里,多一些知识,多一种实践,也许会让你的赛鸽生涯从此与众不同。
一、鸽眼的结构插图1通常赛鸽的眼房水是无色透明的(体弱、衰老、病变时除外),当阳光透过瞳孔进入内眼时(以瞳孔为界),栉膜(脉络膜)受自身组织结构的感光特性,与视网膜(血管)的感光特性综合反映出不同的背景颜色;同时栉膜也因感光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不论背景的色彩,还是栉膜的色泽,从生理上反映出赛鸽的光敏特性。
也就是说,栉膜是赛鸽用来感知外界景物,协助飞行的重要器官。
它对某种光谱的敏感性,决定了这只赛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飞行(即不同的天气时)的适应能力,栉膜表面的颜色、形状以及与它相关连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鸽的品质。
经广大鸽友长时期的观察、统计、总结,从栉膜的外观表现中,得到了许多认知赛鸽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赛鸽的选择、比赛、育种,其准确程度,越来越高。
但对栉膜理论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越来越多的鸽友去探索、充实和完善。
因眼底镜光源的光谱与阳光的光谱不一样,在观察时会有差别,现在只能以眼底镜反映的色彩为准。
二、栉膜的观察将医用检眼镜(以下简称眼底镜)固定在桌面上,周围光线尽量暗一些,打开眼底镜开关,将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刻度20档(察看栉膜表面和背景光)。
一手按正常抓鸽子的方法,尾上头下与水平成45度角,将鸽子身体固定。
另一只手的拇指、中指与食指将鸽子的头部固定,使鸽眼与眼底镜之间的距离3~4厘米左右,先看清楚面砂,再用掌握鸽子头部的手调整头部的角度、远近,使眼底镜的光线照向瞳孔内部的下后方,这样信鸽栉膜的外观特征,便可尽收眼底。
1.背景当我们看清栉膜时,会看到在栉膜周围有非常漂亮的色彩,如同舞台灯光产生的背景,栉膜则是台前的表演者。
这是赛鸽眼内栉膜和眼底视网膜因感光产生的综合效果,它反映了赛鸽对天气的适应能力。
(1)日光色(参见插图4)色如温暖的阳光,明亮柔和,适应天气范围较宽,可朔性强。
常见于大多数赛鸽。
(2)晚霞色(参见插图5)色如夏日的晚霞,呈浓烈的红色、橙红色或橘红、橘黄色,适应晴好的天气。
常见于中短程快速赛鸽。
(3)月光色(参见插图6)色如清冷幽兰的月光,柔和清澈,适应天气能力极佳。
常见于远程、超远程赛鸽。
说明:1)根据太阳光是由七色光谱组成的理论,从而推断不同的赛鸽个体对阳光光谱的敏感程度和感觉深度不相同,即赛鸽眼内的光敏物质不同。
有的对红光敏感,有的对黄光敏感而有的则对兰光敏感等等。
这也可以从赛鸽眼内栉膜因感光后会有不同色彩的反映中得到佐证,存在着对阳光(七色光谱)的吸收、排斥或灵敏、迟钝的区别。
所以赛鸽在靠阳光定向导航时,在同样的光照情况下,为什么赛鸽们会有不同表现的原因。
2)由于眼底镜的光源不同于太阳光源,单靠颜色鉴别赛鸽的品质,其结论会有一些偏差。
所以根据背景色来判断赛鸽对天气的适应能力,只能是个概率的统计结论。
如要求准确还要参考其它因数。
2.栉膜栉膜由栉干、栉脉、栉叶、栉头、栉尾有机地组成一体,它们各部分的细节及整体的颜色和形状,经长期的观察、统计、归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鸽的品质,即快慢、远近、做种、比赛、近亲、杂交、遗传等等,是鸽友们观察的重点。
插图2(1)栉干(板)就其整体的颜色,大致有金、银、铜、铁四种(以通体颜色而论);就其整体外形有宽窄、长短、平凸之别;就其感光程度有明亮、清晰、暗淡之分。
①金板其通体颜色呈橙黄色。
也有酱黄、黑黄、棕黄。
是非常好的赛鸽,抗恶劣天气,有耐力,意志顽强,为多关赛和公棚赛所优选。
做种也很优秀,由高品质的纯系鸽相互杂交所得。
(参见插图3)②银板极少有通体为云白色栉膜。
一般通体颜色呈青灰色,有深有浅,只是在栉板和栉叶的表面,有大面积视神经外露的现象, 俗称挂霜。
在栉叶表面挂霜的,俗称“圣诞树”。
凡有这种特征的是非常好的种鸽,有“种精”之称,一旦拥有,冠军辈出。
由高品质的纯系鸽近交所得。
(参见插图4)③铜板其通体颜色呈棕色,有深有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