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
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
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
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
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设计交桩纪要;
6、坐标及高程系统:
6.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6.2中央子午线经度108º50′
6.3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技术方案
(一)工作流程
实施作业计划流程内容如下:
(二)测量方案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1.1复测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遵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TB10054-97中的要求执行,采用GPS测量的方法按E级要求的进行复测。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每次量高时读数三次,读数精确至1 mm,误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GPS作业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根据网的技术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预制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②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③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天线应利用脚架直接对中。
b)需在觇标的基板上安置天线时,应先卸去觇标顶部,将标志中心投影至基板上,依投影点安置天线。
c)天线定向标志宜指向正北方向。
d)天线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
e)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
雷雨过境时,应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
1.3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①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
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各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对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②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③每个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值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当互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记入测量手簿。
观测中,作业员应逐项填写测量手簿。
④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记录在手簿上。
同时应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⑤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⑥静置和观测期间应防止仪器震动,不得移动仪器,要防止人员或其
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⑦在作业过程中,不应在天线附近使用无线电通讯。
当必须使用时,对讲机应距天线10m以上,车载电台应距天线50m以上。
⑧经检查,调度命令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标识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执行下一个调度命令。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2.1复测方法
本次水准测分2个小组进行作业,每组在衔接处应复核2个公共点以上确保复测质量。
为了提高控制网的精度指标,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
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水准测量。
复测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进行测量,严格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的要求执行。
2.2三等水准测量质量保障措施。
①测量实施应进行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
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②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距差不符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③用竹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
④水准测量时,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防止尺垫下沉。
⑤选择观测时间,避开中午炎热时段。
外业观测的前一天制定好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时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每台接收机都配备对讲机等通讯工具,以手机作为辅助通讯工具,确保调度指令畅通。
2.3复测成果处理
复测值与设计值的比较,当平面控制点的复测满足X、Y坐标差值不大于±2cm的要求时,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当三等水准的设计值与复测值≤12L(L为测段长度,单位以千米计)时,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当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成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复测进行确认,当确认勘测设计成果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
2.4 数据处理与平差
GPS平面控制网采用GPS随机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处理时删除观测条件差的时段和观测条件差的卫星不让其参与平差,基线处理合格后网平差时,采用CP0 WGS-84空间直角坐标进行约束,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投影带与设计的投影分带保持一致,确保坐标基准一致。
中央子午线取108º50′。
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计算时,取符合规范要求的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
外业观测的当天晚上应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进度安排
根据业主及设计交桩情况分析,为提高控制网精度我部全部采用GPS
测量按E级网的要求进行。
在业主及设计提供的控制点中有一部分为改线前的控制点,远离本标施工区域,故不参与本次复测。
经过统计,本次复测的控制点共计6个,根据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E级网需观测1个时段,我们计划投入3台GPS(其余做RTK测量),一天可完成。
水准测量理论线路长16km左右,往返共计32km左右。
计划分2个水准小组进行外业作业,每天每组作业4km,2小组共计8km,排除外界天气条件影响,预计在4天内完成。
内业计算在外业测量同时进行,每天晚上外业结束后首先将GPS数据导入电脑中进行备分,然后将数据初步处理。
水准数据首先要进行数据复核,然后把各点之间的高差进行附和。
当外业作业完成后开始全面的内业计算、平差,列出平面坐标比较表和高差比较表,编写复测成果报告书,整个工作预计3天内完成,全程测量工作共计需要12天完成,其中不包括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果遇到天气等不利自然条件,时间安排将做适当调整。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1)GPS测量组总负责人:孙新峰
GPS测量小组
(2)水准测量组总负责人:孙新峰(工程师)
①水准测量小组
六、仪器设备
主要复测仪器设备配备如下:
七、测量成果
测量作业结束后将测量成果编写成册上报,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原始观测记录;
(2)GPS网平差计算资料;
(3)控制网成果表、水准点成果表;
(4)仪器检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