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BIM的灵魂是信息,其结果是模型,重点是协作,工具是软件。
建筑数据模型中的信息随着建筑全生命期各阶段的展开,逐步被累积。
这些累积信息能被后来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所共享,即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读取,不需要重新录入。
考虑到这些信息横跨建筑全生命期各个阶段,由大量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产生并共享,有必要制定和应用与BIM技术相关的标准。
相关的技术或管理人员在应用相关的软件时只要遵循这些标准,就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
因此,一套开放、可扩展的BIM标准就成为BIM实现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前提,否则将无法整体实现BIM的优势和价值。
此外,BIM标准对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涉及企业中的业务管理与数据管理的软件,均依赖标准化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业务模型,从而促进建筑业管理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管理。
此前下列几个BIM标准被列为国家标准制定项目。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最高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对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建立、共享和应用进行统一规定,包括模型的数据要求、模型的交换及共享要求、模型的应用要求、项目或企业具
体实施的其他要求等,其他标准应遵循统一标准的要求和原则。
第二层为基础数据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
《信息模型编码标准》规定模型信息应该如何分类,对建筑信息标准化以满足数据互用的要求,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存储的要求。
一方面,在计算机中保存非数值信息(例如材料类型)往往需要将其代码化,因此涉及到信息分类;另一方面,为了有序地管理大量建筑信息,也需要遵循一定的信息分类。
目前已完成《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对应于BIM分类编码标准OmniClass。
《模型数据存储标准》规定了模型信息应该采用什么格式进行组织和存储。
对应于BIM数据模型标准中的IFC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