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一、填空题:1.汽车前轮定位角有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及主销内倾角。
2.转向时,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对小客车不超过 200N ,对中型货车不超过360N ,对重型货车不超过 450N 。
3.汽车产生侧滑主要是由前束和前轮外倾角调整不当引起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用侧滑仪检测前轮的侧滑量不超过 5m/Km 。
4.利用侧滑检验设备可以测出汽车的侧滑量、从而可以判断汽车前轮各定位角的综合结果。
5.转向系由转向传动机构、机械转向器和转向操纵机构构成。
6.转向器的功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节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7.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摇臂、转向节臂、转向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等。
8.动力转向系的三种主要布置形式为分置式、整体式、齿轮齿条式。
9.整体式动力转向系将动力缸、滑阀和转向器集成为一体。
10.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中转向齿条由液压移动。
11.前轮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系基本形式有置于前轮悬架之后的平行四边形转向传动机构和置于前轮悬架之前的平行四边形转向传动机构。
12.转向摇臂有两种基本类型:磨损型和非磨损型。
13.转向随动臂连接转向传动机构的中央拉杆和车架。
14.转向摇臂用以保持中央拉杆高度,保证横拉杆与控制臂运动方向平行,从而避免前束值不稳定或冲击转向。
15.转向传动机构指位于转向器和转向臂之间的所有摆动轴和连接件系统。
16.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轴的运动变为转向臂的运动使车轮偏转以操纵车辆。
17.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转向输入为与转向轴相连的主动小齿轮,转向齿条与横拉杆相连带动车轮偏转。
18.为了使汽车能顺利转向,保证转向时两前轮滚动而没有横向滑移,必须使汽车在转弯时各车轮绕同一中心转向。
19.在快速转动汽车方向盘时,转向沉重主要原因为油泵的安全阀和流量控制阀作用不良,油泵供出的油量过少或油中空气较多。
20.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有:转向器的效率和啮合间隙,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和力传动比,以及转向系的刚度与转向盘的旋转圈数。
21.对货车和轿车的转向盘转动总圈数要求有所不同,不装动力转向的重型车转向盘转动圈数不超过 7 圈,轿车不应超过 3.6 圈。
22.如果两后轮相互平行而且与整车平行,那么驱动力作用线将垂直于后轴并且与车辆纵轴线重合。
23.与常规动力转向系相比,电子控制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用电子控制单元和齿条同轴的电动机代替了油泵、油管和液流。
24.当前的四轮转向系产品有三种类型: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子液压式。
25.当前还使用的转向器有三种形式:循环球式、蜗杆滚轮式和齿轮齿条式。
26.倾斜度可调式转向柱的特性为它至少有五个工作位置两个上位、两个下位、一个中位。
27.动力转向油管的基本功用是将压力油液从油泵传递给转向器,并将油液最终回传给油罐。
28.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到车辆高速行驶状态转速变化很大,为保持转向能力的恒定,就必须有流量控制阀和减压阀。
29.载荷分布指的是每个车轮上的载荷。
30.常用的动力转向油泵有滚柱式、叶片式、径向滑块式和齿轮式四种类型。
二、判断题:1.轮式汽车改变行驶方向的方法是使汽车转向桥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
(×)2.转向系统传动比一般是指转向盘的转角与安装在转向盘一侧的转向车轮偏转转角的比值。
(√)3.转向器的角传动比愈大,就越容易实现迅速转向,即灵敏性较高。
(×)4.循环球式转向器中,钢球数量增加时,可提高承载能力,但降低传动效率。
(√)5.齿轮齿条转向器中,由于主动齿轮小,转矩传递性不好,转向会相对较重。
(×)6.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到转向桥两边的转向节,使两侧转向轮偏转。
(√)7.动力转向实际上使依靠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来帮助转向的。
(√)8.常流式动力转向中,通过转向传动副使液压系统内的单向阀改变油路方向,实现不同的转向。
(×)9.常流式动力转向系中,溢流阀的作用是把多余的油流回低压边,以控制最小供油量。
(×)10.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一个位置跟踪装置,也称为驱动系统。
(√)11.动力转向的随动机构中,活塞之所以以一定准确度跟随螺杆运动,是因为活塞与转向盘间存在机械反馈联系。
(×)12.转向时,油泵处出现躁声,可能是油壶中油量不够所至。
(√)13.油液脏污可能会造成动力转向左、右转弯时轻重不同。
(√)14.油泵驱动皮带打滑会造成动力转向快速转向时沉重。
(√)15.转向传动机构是指转向盘至转向器间的所有连杆部件。
(×)16.为使汽车正常转向,就要保持转向轮有正确的滚动和滑动。
(×)17.为满足重型载重汽车和高速轿车转向更轻便和灵敏的要求,常采用动力转向并配合较小的传动比。
(√)18.对于高速轿车,要求有较高的转向灵敏度,故转向器传动比的变化规律应是中间大,两头小。
(×)19.蜗杆与滚轮的啮合间隙调整要适合,过大会影响转向力,过小会加速传动副磨损。
(×)20.动力转向系中,安全阀既可限制最大压力,又可限制多佘的油液。
(√)21.常流式动力转向器中,回位弹簧有转向后能自动回正作用。
(√)22.对转向器做调整或维修之前,先仔细检查前轮定位、减振器、轮胎气压等转向系可能出问题的部位。
(√)23.整体式动力转向器将动力泵、滑阀、动力缸和转向器集成一体。
(×)24.动力转向系油管的制作材料和构造使它有消除噪声、吸振等作用。
(√)25.动力转向油极易燃烧,所以要经常检查和维护,防止液油落在排气管上。
(√)26.转向分析仪可用于测量转向力及内部密封情况。
(×)27.滑阀是直接由转向传动轴驱动的。
(√)28.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中,常见在液压进油路中安装一个旁通流量控制电磁阀。
(√)29.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的旁通流量控制电磁阀是由电脑控制的,电脑会根据车速、转向盘速度等控制液压流量(压力)。
(√)30.电力/电子齿轮齿条转向系在发动机熄火时还能提供转向助力。
(√)三、单选题:1.侧滑试验台使用时机动车应以( A )车速垂直的驶向试验台,使被测车轮从侧滑板上通过。
A.4km/hB. 5km/hC. 6km/hD. 10km/h2.大型货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右各不得超过( A )度。
A. 15B. 20C. 25D. 30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面作用在车轮的力经过转向系统可大部分传递给方向盘,这种转向器称为( A )。
A. 可逆式;B. 不可逆式;C. 极限可逆式;D. 极限不可逆式。
4.在转向系统中,采用液力式转向时,由于液体的阻尼作用,吸收了路面的冲击负荷,故可采用正效率高的( D )转向器。
A.极限不可逆式;B.不可逆式;C. 极限可逆式;D.可逆程度大。
5.转向器扇形齿轮与转向器壳体中滚针轴承的间隙不得超过( B )。
A.0.05mmB. 0.12mmC. 0.20mmD. 0.08mm6.将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螺杆保持不动,并使钢球螺母不转动,然后轴向推拉螺母,用百分表检查间隙,不得超过( B )。
A.0.05mmB. 0.08mmC. 0.10mmD. 0.12mm7.在汽车横向平面内,转向节主销( C )有向内有一个倾斜角,称为主销内倾角。
A.左端B. 右端C. 上端D. 下端8.在汽车横向平面内,转向节主销( C )有向后有一个倾斜角,称为主销后倾角。
A.左端B. 右端C.上端D. 下端9.主销内倾角的主要作用为( A )。
A.汽车转向轻便B.稳定力矩,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C.补偿轮胎侧滑的不良后果D.适应载荷变化引起的轮胎异常磨损10.主销后倾角的主要作用为( B )。
A.汽车转向轻便B.稳定力矩,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C.补偿轮胎侧滑的不良后果D.适应载荷变化引起的轮胎异常磨损11.前轮前束的主要作用为( C )。
A.汽车转向轻便B.稳定力矩,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C.补偿轮胎侧滑的不良后果D.适应载荷变化引起的轮胎异常磨损12.前轮外倾角的主要作用为( D )。
A.汽车转向轻便B.稳定力矩,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C.补偿轮胎侧滑的不良后果D.适应载荷变化引起的轮胎异常磨损13.以下那个部件不属于转向传动机构( C )。
A.转向摇臂B. 转向节臂C.转向轮D. 转向横拉杆14.以下不属于循环球式转向器特点的是( D )。
A.正传动效率高;B.自动回正作用好;C.使用寿命长;D.路面冲击力不易造成方向盘振动现象。
15.汽车方向盘不稳的原因不可能是由( B )造成的。
A.转向节主销与铜套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B.转向机蜗杆轴承装配过紧C.前束过大D.横直拉杆球节磨损松动16.横拉杆调整前束的中间杆,以下那句正确( C )。
A.两端都是左旋螺纹B.两端都是右旋螺纹C.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17.以下那个是导致转向沉重的主要原因( C )。
A.前束太大B. 外倾角太大C.主销后倾角太大D. 转向半径不正确18.有些汽车前轮采用独立悬架,所以转向梯形机构中的横拉杆应做成( A )。
A.断开式;B. 整体式;C. 组合式。
19.影响转向器正效率的因素很多,在结构参数、质量要求一样的前提下( A )转向器的转向效率最高。
A. 循环球式;B. 球面蜗杆式;C. 齿轮齿条式。
20.从车的侧面看,主销后倾角是车轮转向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车轮转向轴线向车的前方倾斜形成( B )的主销后倾角。
A.正B. 负21.从车前面朝车后看,车轮外倾角为前轮或后轮平面相对铅垂面的倾斜角,向内侧为( B )的主销外倾角。
A.正B. 负22.前束为两前轮前端边缘距离与后端边缘距离差值,差值大于零为( B )前束。
A.正B.负23.四轮定位的目标是使车辆在方向盘处于中间位置时可直线驱动和追迹行驶,为此,各车轮必须相互平行,并(B )于公共中心线。
A.平行B. 垂直C. 斜交24.如今有( A )的车辆不仅需要前轮定位,也需要后轮定位。
A.20%。
B. 40%。
B.60%。
C. 80%。
25.四轮定位的调整过程一般依次是( B ),( A ),( C ),( D )。
A.后轮前束。
B.后轮外倾角。
C.一侧的前轮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及另一侧的前轮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
D.前轮前束。
26.汽车向左侧滑,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C )。
A.右前制动器拖滞。
B.左前车轮前束太大。
C.左前车轮负后倾角太大。
D.右前车轮负后倾角太大。
27.在福特某些车系上,动力转向液压助力器还给( A )系统提供动力。
A.制动B. 悬挂B.离合 D. 冷气28.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系中动力缸与控制阀间有( B )条油管相连。
A.一条;B. 两条;C.三条;D. 四条。
29.整体式的动力转动系的油管数量一般为(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