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学习与人文阅读经典讲座心得

大学学习与人文阅读经典讲座心得

大学学习与人文经典阅读专题讲座心得
虽然做为一个理科学生,但我一直对人文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今天的人们高唱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时,我却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中国的人文阅读上去。

我喜欢跃于纸上的文字,更喜欢那些藏在文字中的情感,哲理。

这学期选择了大学学习与
人文经典阅读系列的专题讲座,让我与文学有了更加近距离的接触。

也让我可以再别人的
口述中了解我所未能理解到的人文世界。

大学生除了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知识外,更多的因该是创造没有的知识,然而这一切的
创造都需要我们拥有一种信念和精神,一种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一种共同的信念与
精神。

这种思想潜质一旦被具体表达,就变成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正是它丰富了人类经验、提升生命的质量,这一种思想潜质一旦被一群人行使,就铸成一座坚实的丰碑,正是它,人类才有历尽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它,便是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我们可
以再那些经典名著中渐渐的解读出来。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关于这个词的注解有很多,宋
代程颐《伊川易传》对此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天文,谓日月
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
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是
指人的各种属性.于是学习人文科学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通过透析古代或者现代的经典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

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
我们了解到了占卜的由来,卜辞的多种多样,也了解到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的生活的祈愿;
在对老庄哲学的剖析中,我们明白到道则是天,德即是地,老庄哲学即是道德的关系,也
更加了解到人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是道德力量却是无限大的;但我们浅析古代的诗词歌赋时,不但能让我们体会到笔者的感情,也会让我们重各种美丽的辞藻中感悟人生,感悟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还有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

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人文科学的学
习也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正确把握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对我未
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莫大的帮助。

在科学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或许会有人觉得人文经典已经开始被人们所忽略和遗忘,其实却不然,它并没有淡出我们的主流生活,而是与之结合得更加紧密。

在社会高度
发达进今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享受。

人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


书店看书,在剧院院听一场音乐会。

这一切都说明,人们都在对人文生活有着更多的追求。

就算不专门的从事人文的研究,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也开始变成一种现代的潮流,与发展
趋势。

就如《百家讲坛》之所以受到青睐,那是因为人文经典,已经被原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只有真正的了解与认识它们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我们周围的种种其实都是值
得学习和了解的人文经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