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设计方案

办公楼设计方案

办公楼设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办公大楼设计方案项目:办公大楼设计方案班级:楼宇1301班小组成员:何洋洋苏兆强余阳迪董成任鹤鹏目录第一章1设计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指导思想 (1)4设计构想 (2)5建筑消防和人防 (2)第二章1工程概况 (3)2设计依据 (3)3结构设计 (4)第三章1设计依据 (5)2给水设计 (5)3排水设计 (6)4消防栓设计 (6)5灭火系统设计 (7)6自动喷水系统设计 (7)7灭火器配置 (8)8管道安装 (8)第四章1设计范围 (9)2变配电系统 (9)3照明、动力配电设计 (10)4防雷接地设计 (1)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1)6节能及环保 (11)第五章1系统设计依据、原则 (12)2指导思想 (13)3系统结构 (14)4系统供电与控制室要求 (14)5监控系统结构图 (15)第一章一、建筑设计依据1、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资料。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4、《民用建筑设计通规》(GB850352-2005)5、《民用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国家相关规范规定8、城市规划局文件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智能办公大楼2.工程性质:该建筑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到八层为办公用房。

三、设计指导思想1、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下面是商业,上部为公寓式办公空间,且该项目的设计应环境特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商。

2、该建筑体现时代感,反映建筑个性,并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呼应。

四、设计构思(一) 总平面布局该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根据该建筑用地的地貌南高北低状态,同时为了把商业部分尽可能沿街布置,把建筑的南面设计为商业主入口,同时也为人提供了一个短时间停留集聚的场所,为商业带来了繁荣。

建筑的北面设为办公室空间的主入口,直接进入负一层通过楼梯或电梯进入上部的办公空间。

车流可以停靠在建筑的北面或通过北面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场。

(二) 平面布局负一层设计为车库和设备用房,一二层为商场,三至八层标准办公式公寓。

建筑采用比较规整的柱网设计,为商场和办公空间的灵活组合划分提供条件,亦对地下车库停车提供了较为经济的尺寸。

(三) 造型设计在本项目的立面造型设计中,经过收集大量的资现状的考察、研究,结合柳州当地的地方文脉,采用从周围建筑借建筑元素符号的方法来完成本设计的立面造型,使整栋建筑形成一种良性的协商关系,使之成为城市新规划中的一个亮点。

由于建筑的控层,而整栋建筑的长宽相差不多,为了不使此建筑显得矮胖,强化建筑的竖向设计,竖向立面小块化、实体化,而建筑的横向设计进行虚化设计,形成强烈的竖向感,突出了建筑的挺拨,强化垂直方面的力度,使建筑在高度、体量、比例上相协调。

3、建筑色彩由于甲方要求建筑的以白色、灰色为主,且外观颜色不能超过两种,所以在色彩方面,建筑的上部用灰白色为主,群楼商业部分营造出商业营业的氛围,上部的弧形落地玻璃采用淡蓝色,营造出冷静的办公环境,使整座建筑的色彩既有对比,又统一协调。

五、建筑消防和人防1、高层办公楼设两个疏散楼梯,并设置消防电梯。

2、在规划内部与市政道路沿建筑两长边形成消防车道。

3、满足消防要求和消防扑救面要求。

4、人防异地建设。

第二章一、工程概况地下为停车库,地上为8高层。

总建筑面积10000m2。

二、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及有关设备专业提供的图纸及技术资料3、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0=M2抗震设防烈度:6度三、结构设计根据本建筑使用功能及规模,建筑安全等级按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按丙类进行结构设计。

1、上部结构选型:各栋住宅楼均采用一般框架结构体系。

本栋楼结构均平面规则,上下刚度变化均匀,高宽比满足《高规》要求,均是受力明确,传力直接,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

2、基础:具体需视地质报告情况而确定。

3、主要材料混凝土:C30-40钢筋:HPB235,HRB335第三章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建筑工种提供的平剖面图。

二、给水设计1、水源:本工程采用市政自来水作为本工程全部用水水源(含消防用水及绿化用水、洗车用水)。

从小区两侧不同道路引入二根DN200自来水管至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

2、用水量:办公部分用水定额按100升/人.天设计,车库地面冲洗用水按3L/m2.次,绿化和不可预见水按总用量的10%最高日用水量为100m3/d,最大小时用水量10m3/h。

3、供水方式:本工程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和变频恒压水泵直接供水方式,共2个给水分区,低区为地下室至3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高区为4层以上由变频恒压泵直接加压通过管网供给。

三、排水设计1、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底层卫生间排水单独排出,地下室污水由潜污泵排出,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屋面雨水通过内天沟用管道组织排水至室外。

2、地下室排水分别设置车库及设备用房集水沟、集水坑排水,由设在集水坑内的潜水泵加压排至室外。

四、室内外消火栓设计1、本工程采取区域消防的作法。

按一类高层建筑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

2、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初期灭火用水量由设在三星级酒店及商务公寓的屋顶水箱消防贮水供给,消火栓加压泵置于地下室,各楼管网成独立的环状管网,火灾时可通过设置于消火栓箱内的启动按纽直接启动消火栓加压泵或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指令启动消火栓加压泵。

3、消防水压:灭火水枪充实水柱按10m设计,最不利处消火栓出口压力不小于。

消火栓间距保证任何着火点同时有二股水柱到达。

4、消火栓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配自救式小口径卷盘,室外设消防水泵接合器两套。

5、室外管网连成环状,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200至环状网。

室外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1、本工程在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

地下车库灭火等级按中危险Ⅱ级,其它按中危险Ⅰ级。

设计喷水强度按,作用面积按160m2,系统流量按S设计。

火灾延续时间为一小时,最不利点喷头压力不小于。

2、自动喷水灭系统成独立的供水压力系统,采用湿式系统,分成2个区,通过各层水流指示器和置于地下泵房处的湿式报警阀之压力开关或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启动自动喷淋加压泵。

喷头采用DN15闭式玻璃球喷头,喷头动作温度为68°C。

3、自喷管网每层均设试水试压的阀门与压力表,室外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

六、消防贮水池及消防泵房消防贮水置于地下室消防水池,贮水量为二小时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和一小时的自喷用水量;屋顶水箱贮存初期消防用水量18m3;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由室外环管供给。

七、建筑灭火器配置建筑灭火器配置按中危险级,A类火灾布置,采用磷酸铵盐干粉手提灭火器,设置在楼梯、走廊、出口等明显部位。

八、管道安装及材料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除水泵房内管道外,全部采用冷水PP-P管,热熔接;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PE和。

雨水及排水管采用PVC-U管。

室内给排水管道全部采用暗装。

2、消防管道均采用热镀锌钢管。

连接采用沟槽式机械配管系统。

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带茶玻门,下部为灭火器贮柜的消火栓箱,内配龙带、水枪、自救式卷盘等,并带水泵按钮启动装置。

第四章一、设计范围:1、总平电气设计2、变配电设计3、动力配电设计4、照明设计5、防雷接地设计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二、变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本工程为1栋8层办公楼,高层建筑,其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设施、事故应急照明、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等负荷为二级负荷,办公用电等其它用电为三级负荷。

2、用电负荷估算:根据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估算。

用电负荷估算详下表。

由上表估算可知,本工程的总用电量为。

3、供电电源:本工程电压等级为,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二回路电源,电源应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三、照明、动力配电设计:1、各单体建筑的动力及照明电源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由附近的低压箱式变电站引来;采用树干式的供电方式。

2、消防用电设备由不同低压母线段提供两回路电源,并在设备末端设自动切换装置。

3、照明系统按正常照明系统及应急照明系统分别配电。

应急疏散照明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疏散指示灯及应急双头灯。

4、室外总平:所有室外高、低压电缆均采用直埋或穿保护管敷设;室外照明采用路灯照明等方式。

四、防雷接地设计:各单体建筑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标准设计防雷。

利用建筑物内的结构主筋作防雷接地装置,各单体的电气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工程作总等电位联结,各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本工程地下室部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区域报警系统,采用智能型总线报警装置。

六、节能及环保:1、选用低损耗的干式变压器,以降低其运行费用;选择适当的变压器及其负载率,使其处于较佳的运行状态。

2、采用高效率节能型荧光灯具,并选用高品质的电子镇流器。

第五章本方案是我们根据贵方要求,充分考虑贵方的具体情况,广泛考察当前先进的电视监控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长期弱电和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施工积累的丰富经验,设计的结果。

一、系统设计依据、原则设计依据本方案设计根据甲方常规要求,并遵循以下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设计规范要求。

主要包括:①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②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③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④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⑤ GBJ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⑥ 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⑦ GB/T75-94《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⑧ 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⑨甲方对系统的具体要求设计原则本设计以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XXXXXX的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是本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