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科《工业催化》_试卷_答案

专科《工业催化》_试卷_答案

专科《工业催化》一、(共50题,共100分)1. 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分)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标准答案:C2. 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中和分别作为( ) (2分)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C.载体和主催化剂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标准答案:B3. MgO载体是( ) (2分)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标准答案:D4. 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 ) (2分)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标准答案:A5.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称为()(2分)A.微孔B.中间孔C.中大孔D.大孔.标准答案:B6. 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 ) (2分)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标准答案:C7.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 ) (2分)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标准答案:B8. 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 ) (2分)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标准答案:B9. 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2分)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标准答案:B10. 助催化剂()(2分)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C.对载体没有帮助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 ) (2分)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标准答案:B12. 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 ) (2分)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标准答案:C13. 下列金属催化剂中,加氢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2分)A.PtB.PdC.NiD.Cu.标准答案:A14. 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催化剂中,一般其“d带空穴”和“d特征百分数”范围在 ( ) (2分)A.0~2,40~50%B.2~4,40~50%C.0~2,80~90%D.2~4,80~90%.标准答案:A15. 下列哪些气体在型半导体上吸附,会使其电导率增大,溢出功下降。

( ) (2分)A.O2B.N2OC.SO2D.H2.标准答案:D16. SO2被氧化成SO3的反应机理为:,其中NO是( )。

(2分)A.总反应的反应物B.中间产物C.催化剂D.最终产物.标准答案:C17. 均相络合催化的优点有()。

(1)高选择性;(2)催化剂成本较低;(3)容易分离;(4)对设备腐蚀性小;(5)反应机理研究深入;(6)反应条件温和;(7)催化剂在高温下很稳定。

(2分)A.(1)(2)(4)B.(1)(5)(6)C.(5)(6)(7)D.(2)(3)(5).标准答案:B18. 催化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最适合的催化剂是()。

(2分)A.B.C.D..标准答案:B19. 炼油工业中原油裂解所用催化剂属于()。

(2分)A.加氢催化剂B.氧化催化剂C.酸催化剂D.碱催化剂.标准答案:C20. NH3在硅铝胶上的红外吸附光谱可看出表面有二种酸中心.其中L酸中心吸附NH3分子的IR带位于()(2分)A.B.C.D..标准答案:B21. 吸附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下列属于物理吸附特点的有()(2分)A.可逆性B.不可逆性C.吸附热小D.吸附热大.标准答案:A,C 22. 催化反应中消除内扩散的方法有()(2分)A.增加催化剂颗粒粒径B.降低催化剂颗粒粒径C.增加催化剂的微孔长度D.降低催化剂的微孔长度.标准答案:B,D23. 催化剂因烧结而发生的变化有( ) (2分)A.催化剂微晶长大B.催化剂孔径分布发生变化C.催化剂活性位减少D.以上变化均没有可能发生.标准答案:A,B,C24. 下列属于分子筛的择形催化的性质的有()(2分)A.反应物择形催化B.过渡态限制择形催化C.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D.产物的择形催化.标准答案:A,B,C,D25. 合成氨反应混合气中,水蒸汽与硫化氢会使铁催化剂的中毒,其中( ) (2分)A.水蒸汽是可逆中毒B.硫化氢是不可逆中毒C.两者皆为可逆中毒D.两者皆为不可逆中毒.标准答案:A,B26. 下述方法不是将氧化物分散于大表面积载体的方法()(2分)A.沉淀B.干燥C.离子交换D.浸渍.标准答案:B27. 是( ) (2分)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标准答案:A28. 根椐吸附与催化的“火山形原理”,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2分)A.吸附越强,反应活性越好B.吸附越弱,反应活性越好C.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好D.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差.标准答案:C29. 在中加入少量SiO2或者ZrO2的目的是( ) (2分)A.增加比表面B.降低的比表面C.增加的热稳定性D.降低的热稳定性.标准答案:C30. 催化裂化过程中,造成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 ) (2分)A.活性组分的流失B.催化剂晶相结构受到大的破坏C.催化剂颗粒破裂D.催化剂酸中心上发生严重积炭.标准答案:D31. 下列哪一种物质在过渡金属上的化学吸附最强( ) (2分)A.炔烃B.直链烷烃C.烯烃D.环烷烃.标准答案:A32. 在用BET方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时,为了提高测定准确度,要求测定时吸附质N2的压力P与其饱和蒸气压P0之比,即相对压力范围为( ) (2分)A.0.50~0.80B.0.30~0.50C.0.05~0.30D.0.01~0.10.标准答案:C33. 下列那个不是影响TiO2光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因素( ) (2分)A.晶体结构B.表面结构C.颗粒直径D.氧气分压.标准答案:D34. 正丁烯异构为异丁烯选用的催化剂是( ) (2分)A.过渡金属催化剂B.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酸性催化剂D.碱性氧化物催化剂.标准答案:C35.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通常属于()(2分)A.酸碱催化剂B.络合催化剂C.酶催化剂D.多相酸碱催化剂.标准答案:B36. 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2分)A.易失去电子B.易得到电子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标准答案:D37. 下列四个叙述中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错误的是()(2分)A.通常为复合氧化物,组分中至少有一种是过渡金属氧化物B.各组分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C.通常是均匀的一个相D.结构十分复杂.标准答案:C38. 下列四个叙述中与多孔催化剂等温吸附滞后现象的解释无关的是()(2分)A.McBain的墨水瓶模型,B.Cohan的两端开口的圆柱型模型,C.Kelkin方程,D.以上说法与滞后现象的解释都有关系.标准答案:D39. 已知某一催化剂的质量.堆体积和汞置换体积,那么可以求出该催化剂的()(2分)A.假密度B.真密度C.视密度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标准答案:A40. 催化剂在催化化学反应时能够()(2分)A.加快正向反应速度,降低逆向反应速度B.缩短达到反应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提高平衡转化率C.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热力学平衡常数D.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标准答案:D41. 在多组分催化剂催化反应中,用3种配比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当反应温度.原料气组成.反应接触时间相同时,3种催化剂活性的高低为()(2分)A.3>2>1B.3>1>2C.1>2>3D.2>3>1.标准答案:B42.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为获得较窄的孔分布,最好选泽()(2分)A.简单沉淀法B.共沉淀法C.均匀沉淀法D.以上均可以.标准答案:C43. 欲表征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和价态,选用下列那台设备最佳()(2分)A.原子吸收光谱B.XPS (射线光电子能谱),C.红外光谱D.XRD(X射线粉末衍射).标准答案:B44. 负载型催化剂在制备是可采用竞争吸附的方法,竞争吸附是指( ) (2分)A.添加物与载体的竞争B.载体与活性组分的竞争C.添加物与活性组分的竞争D.添加物与溶剂的竞争.标准答案:C45. 固体超强碱是指其Hammett函数( ) (2分)A.B.C.D..标准答案:D46. 吸附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下列属于化学吸附特点的有()(2分)A.可逆性B.不可逆性C.吸附热小D.吸附热大.标准答案:B,D47. 催化反应中消除外扩散的方法有()(2分)A.增加进料线速B.降低进料线速C.增加搅拌速率D.降低搅拌速率.标准答案:A,C48. 合成氨催化剂中对各组分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2分)A.Fe是主催化剂,K2O是电子助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B.Fe与K2O是主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C.Fe是主催化剂,K2O是结构助催化剂,Al2O3是电子助催化剂D.K2O是主催化剂,Fe是电子助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标准答案:B,C,D49.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CO不同吸附态因素的是()(2分)A.金属的类别B.遮盖率C.温度和压力D.浓度.标准答案:A,B,C50. 载体可用于( ) (2分)A.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B.改变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C.改变由于温度相变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D.改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标准答案:A,B,C51. 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分)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标准答案:C 52. 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中和分别作为( ) (2分)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C.载体和主催化剂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标准答案:B53. MgO载体是( ) (2分)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标准答案:D54. 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 ) (2分)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标准答案:A55.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称为()(2分)A.微孔B.中间孔C.中大孔D.大孔.标准答案:B56. 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 ) (2分)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标准答案:C57.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 ) (2分)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标准答案:B58. 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 ) (2分)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标准答案:B59. 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2分)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标准答案:B60. 助催化剂()(2分)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C.对载体没有帮助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标准答案:B61. 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 ) (2分)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标准答案:B62. 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 ) (2分)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标准答案:C63. 下列金属催化剂中,加氢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2分)A.PtB.PdC.NiD.Cu.标准答案:A64. 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催化剂中,一般其“d带空穴”和“d特征百分数”范围在 ( ) (2分)A.0~2,40~50%B.2~4,40~50%C.0~2,80~90%D.2~4,80~90%.标准答案:A65. 下列哪些气体在型半导体上吸附,会使其电导率增大,溢出功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