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精编】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信息化-精编】电子政务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电子政务建设方案电子政务技术组2012年10月11日目录:第一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51.1网络建设51.2门户及应用系统建设71.3人员与组织机构8第二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92.1网络建设需求92.2应用系统建设需求102.3信息资源整合需求122.4应用支撑平台需求12第三章建设目标与任务133.1网络建设任务133.2门户建设任务133.3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建设13第四章网络设计154.1网络性质154.2市州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154.3同纵向网络的关系174.4市州网络参考模型184.5区县级网络实现234.6其他接入技术路线244.7中心服务器设备配置244.8各市州网络方案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平台设计26第六章安全体系设计286.1网络安全体系框架286.2各层技术实现296.3安全体系区域划分326.4市州统一安全体系设计33第七章应用系统方案36第七章应用系统方案367.1基础数据库建设367.2同省电子政务48个应用系统相关的应用系统建设377.3具有地市、县共性的应用系统387.4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系统建设39第八章数据库设计408.1基础数据库设计408.2主题数据库设计418.3业务数据库41第九章实施步骤429.1网络实施429.2应用支撑平台实施429.3应用系统实施42第十章组织机构建设建议44第十一章系统建设方式45第十二章经费预算47第十三章经费筹措方案51第一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在网络、门户、应用建设及效果等方面,在综合水平上处在全国各省的中下水平,主要体现在:覆盖全省的政务三级网络还没建立;政府门户建设有一些亮点,如市政府门户在近几年的门户建设评比中都得过较好的名次,但距离好的门户系统还有较大差距;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主要还是国家纵向建设的“十二金工程”,其他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在网络上成功运行的很少;政府公务员、社会大众还没有形成在网上办公、办事的观念和习惯。

1.1网络建设(1)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情况市州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已建立了覆盖市州、县、区的政务网;●二是计划建设政务网,但方案还在设计之中,急于希望省电子政务办能给以技术指导;●三是其他市州,目前建设政务网还只是想法,经费、方案都没有落实。

(2)纵向网络建设2002年8月5日,中办发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需要继续加强对“十二金工程”的系统建设。

自此以后,我省也启动了“十二金工程”的建设。

国家“十二金工程”的网络覆盖范围与用途如下表:表2十二金工程我省的十二金工程大多处于建设之中,在网络建设思路上,“十二金”工程多数采用在电子政务网络之外,独立建设网络平台方式。

目前,除少数“金”字工程外,多数“金”字工程由于建设资金上的缺乏,还没有达到规划中所设计的网络全面覆盖。

同时,在十二金工程之外,还存在着计生、信访、林业、测绘、国土等多个纵向网络。

在这些纵向网络中,除了“金盾”工程等个别网络较为特殊之外,大多数网络都可以融入电子政务网络中。

1.2门户及应用系统建设17个地市州都已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

地市州、县应用系统建设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已建设和正在使用的应用系统还是传统办公(OA)性质的,主要用于公文传输、公共邮箱的管理,直接为民服务的内容不多。

各地市的行政服务大厅是行政审批上网和为民服务的主要形式,但目前仅限于服务大厅内局域网上的行政审批受理。

市的应用系统开发、使用比较系统、全面,主要的委局办基本上都有应用系统在运行,武汉市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资源整合。

我省市州应用系统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亟待起步和提高。

1.3人员与组织机构我省各级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在思想是重视的,每一个市州都安排有2-3人在负责此项工作。

一般是在政府办公机关内,分配专人负责。

有少数单位成立了信息中心、信息办为一体的组织机构。

结论:经初步调查分析:我省电子政务建设中缺乏技术支持、缺统一规划、缺标准规范是第一位的,很多单位都处在等待状态,观望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进展情况,希望省电子政务办能迅速拿出设计方案、标准,以便好推进工作;资金、人员不足也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章市州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2.1网络建设需求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2006年18号文件中称为“外网”),该网连接省政府、省厅局委办,连接市州及其局委办、县及其委办局,并逐步连接区、镇政府,以及连接各级人大、政协、法院、监察院。

该网承载除涉密信息以外的所有政府的信息处理和协同办公的所有业务,这些业务可分类为三大类:各级政府跨单位的联合办公业务;跨单位的联合审批业务;跨单位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业务;目前在我省电子政务专网建设还很不完整,即只建立了省政府及其厅局委办62个单位、17个地市州电子政务中心(或办公厅)的网络连接。

我省省内的“王”字型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支持三级政府的政府服务、办公和信息共享的需求,因此在我省建立电子政务专网的最小覆盖范围应该是:省级单位107个;17个市州,每个市州35-40个局委办;103个县,每个县20-25个局委办。

由于工作的需要,省直单位省社会保障厅、信访局、统计局、发改委、计生委等租用了专用信道运行单位内的业务系统,这些单位希望利用统一租用的网络取代已有的网络系统。

市州今年年底联网单位规划为:党委办公厅、人大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政协办公厅、法院、检察局;(6)组织部、宣传部、农办、信访局、档案局;政府服务大厅;(6)发改委、经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局、劳保局、国土资源局、建委、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文化局、卫生局、计生委、审计局、国资委、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广电局、统计局、工商局、林业局、质检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测绘局、气象局。

(31)县级电子政务专网联入单位。

2.2应用系统建设需求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百姓、提高办事效率、政务监督、与民交流的要求,市州电子政务应按统一要求建立一个应用技术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批应用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库和若干业务数据库,形成五大服务平台,即:提高办事效率、为民办事、助民生活、政务监督、与民交流。

根据市州、县的特点和地域的不同,应用系统建设的需求是十分复杂的。

如武汉市和其他市州的应用系统需求就要很大的差别。

根据全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市州的应用系统建设需求可按电子政务的“五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而各部门内的电子政务建设可按内部的需要、条条业务的规划进行建设。

一、提高办事效率的需求市州、县政府公务员的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办公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大楼、办公室、电话、会议室、文件柜等,但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工作的流动性、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产品(农产品)的流动性等,传统的政务办公在服务的快速、服务的可达、信息的获得、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办事决策的效率等都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利用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等IT技术,全面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迫切需求。

建立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归纳为如下8大类:1、改变办公方式;2、改变信息处理方式;3、改变开会方式;4、改变文件保管、处理、查询方式;5、改变公务员间信息交流方式;6、改变政府绩效评估方式;7、增加或改变为老百姓服务的内容;8、增加和改变服务的方式。

因此,市州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需求很多,在完成基本应用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根据服务“三农”开发新的系统。

二、为民办事的需求市州电子政务为民办事需求体现在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各项办事项目,在市、县为民办事还要注重为“三农”服务的内容。

目前市州为民服务的形式主要是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还只停留在“网上受理”的水平。

按照国信办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至少一半的行政审批上网的要求,要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网上公示的“一门式受理”、“一网式协同审批”。

为“三农”服务,为老百姓办事,要逐步实现让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各项服务,为农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外出打工、看病就医等提供服务。

浙江省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推销、采购、联系、信息获取,河南省进行三网融合,利用电视为农民办事,云南省实施“数字乡村”等也是我省广大农村、农民、农业对电子政务的需求。

三、助民生活的需求市州县同大中城市相比地域广泛,要充分利用网络的连同性、快速性和共享性,利用网络、电视网、电话网等技术,开拓为企业、居民、农民生活服务的多种途径。

省长在工作会议提出省直部门要在今年新增1—2项网上便民服务的项目,市州在出行服务、食品安全、农民看病、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学生上学、气象信息、汛情旱情、法律援助、各类应急信息等方面也有很强的需求。

四、政务监督需求市州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务监督要同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若干系统同步,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将加强政务流程监督和实行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重点要把老百姓最关心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过程实施监督。

五、与民交流需求充分利用市州三网合一的特点,利用网络、电视、短信、电话与老百姓进行交流,对热点、重点、老百姓关注度搞高的议题及时与民沟通。

2.3信息资源整合需求1、基础信息资源整合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空间地理基础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与检测基础信息库、法律规章基础信息库;2、各类专业数据库汛情旱情检测预警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环境保护在线监控管理系统交通;3、农村特殊需求数据库农业种子信息库;农业知识信息库;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库;与农业相关的乡办企业数据库;外出打工信息库。

2.4应用支撑平台需求所谓应用支撑平台,是指在网络通信、网络设备之上构建的用于信息存储、处理的计算机和必要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门户支撑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交换软件、工作流软件、通用工具软件等。

根据我省市州一级数据存储量、数据处理量、应用系统的数目和用户数,在市州一级建立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给市州政府及其所属政府机构、县一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也是足够的。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任务建立统一的三级政务网络的整体联通,在省、市建立二级平台和一批应用系统,在市州、县把政务网同电视、电话、移动电话进行逻辑链接;在市、县二级政府建立公网政府门户和办公门户;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网上办理,政府内部办公事务的网上协同处理,并把公共服务、政府办公在两个门户上进行整体集成。

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加快政府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

3.1网络建设任务到2010年底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网的连通,部分市州采取统一租用光纤连接到市、区、镇,在所有省、市、县三级政府中,100M光纤网连通市州县政府、市管单位、县管单位和各级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市州到县、镇、村的网络要同电视网、电话网逻辑上联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