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建议数学一、研究促教学,研究出成效1.加强研究(1)加强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组织教学的纲,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精准把握教学尺度,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教学要求把握到位、精准。
切实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的训练与教学。
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加强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指导师生高三教与学的蓝本,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广大高三教师必须花大力气认真学习、认真研究。
不仅要研究当年的《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还要认真对照往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找出不同点,指导高三复习。
(3)加强研究高考试题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不仅研究全国近几年的考试试题,还有认真研究全国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从这些高考试题中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导教学。
我们一定不能去猜题押题,因为,高考试题是各地各市模拟试题的补集。
2.认真学习高三第一轮复习既是对所有知识点的连线成片,又是对所有知识点的梳理过程,怎样才能将这些目的达成,关键是高三老师要认真思考,加以分析。
要博采众长,不能简单使用现成资料,切忌毫不修改地使用现成课件,教师要通过认真研究,集多本资料取其精华组织教学。
对知识点要求逐一过关,对思维方法、解题思路要加强形成。
二、夯实基础,强化整合。
他们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基于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命题。
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
如何才能使学生夯实基础呢?(1)善于总结归纳,在知识总结本上总结复习的主干提纲,日常做题、讲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易错易混、难于理解的知识点,然后经常翻阅、背诵、记忆。
(2)课堂提问,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监督,以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汇贯通。
对零碎的知识要组成网络。
拟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进行。
即先总体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对考点进行高密度讲解,逐条分析,找到知识联系,最后再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以知识带热点,强化理解记忆。
(4)关注生活知识,积累基本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积累经验,多关心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动向、经济发展动向。
三、区分对待,有的放矢各科要认真依据学生程度加以区分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对于尖子生既要加强基础题的训练,还要加强压轴题的训练,要训练他们的解题思维的灵活性,解题速度的提高,解题效度的增强。
普通学生要大力加强基础题的训练,例如数学,要切实加强这一部分学生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前两道和选做题的训练,事实证明,每年本科线要求并不高,学生能很好掌握这些基础题,上个二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同时,对尖子生来说,只有把基础题全做对了,才有可能得到高分。
另外还要注意加强计时考试训练,增强学生考试的时间观念。
四、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教师要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要和蔼可亲,不能动辄呵斥学生,在学生做题多次犯错时,关键是教师要查找自身原因,使教学不到位还是方法出问题,是学生非智力因素问题还是其他问题,要对症下药,循循善诱,是学生敢于亲近,喜于亲近。
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沟通,学生才乐于请教老师。
六、重育素养,方法归纳教学时,既要注重一题多解,也要注重多题一解,引导学生善于分类、归纳,同时在解题教学时要尽量避免思维定势;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三流教学教知识,二流教学教方法,一流教学教素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但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五、规范答题,形成习惯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习惯养成,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不仅要重技巧,更要重方法;不仅要重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解题的通性通法。
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加强研究是教学之基、质量之本、方法之源。
要求全市全体高三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大纲以及高考试题;重视基础,回归课本;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英语一、忌急于求成。
高三的英语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英语复习上来。
曾经有很多学生一心只想做高考英语题,一模题,好高骛远,结果非常的惨烈。
一轮复习是毅力的比拼,只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功底。
从最简单的入手,从最基本的入手。
曾经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有学生和我交流,说一些题目太简单,可是这些题目经过再加工,稍加修改就觉得非常有挑战性了。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题目简单,幕后的道理真的不简单!因此,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的揣摩每个知识点,。
只有这样,一轮英语复习才能显出成效。
二、忌心浮气躁。
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心浮气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平时复习觉得没有问题,题目也能做,发现考试就是拿不了高分,甚至考试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还要简单!这主要是因为:(1)对英语复习的知识点缺乏系统的理解,解题时缺乏思维层次结构。
一轮英语复习着重对基础知识点的挖掘,老师一定都会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如果不重视对知识点的系统化分析,不能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构架,自然在解题时就不能拥有整体的构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题型的思维方法。
(2)复习的时候心不够静。
当看了一个晚上的书之后发现自己晚上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时候肯定会感觉很郁闷,于是一个晚上的时间也就这么过去了,觉得没有什么收获。
建议在开始英语学科的复习之前先静下心认真想一想接下来需要复习那一块,需要做多少的事情,然后认真的去做,同时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忌毫无计划。
没有计划的英语复习一定是低效的,这在每年浩浩荡荡的复习大军中有着无数失败的教训。
所以,在高三英语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复习计划。
每天有计划,每周有计划,每月有计划。
在计划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在复习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一定要实现自己的计划,不然一次没有实现,紧接着就有第二次了。
有计划就应该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高三学习任务繁重、杂乱,每一个高三学生都要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根据自身的学习成绩以爱好个性选择一个大学,在各个阶段给自己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
四、忌盲目做题。
高三的英语复习一定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做题。
一轮英语复习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于所有知识点的地毯式轰炸,就要做到不缺不漏。
因此,仅靠做题一定达不到一轮复习应该具有的效果。
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更不会有全面性。
在概念模糊的情况下一定要回归课本,注意教材上最清晰的概念与原理,注重对知识点运用方法的总结。
在专项训练的时候一定要精炼巧练,“题不在多而在精”,意味着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求对而不求快,求质而再求量。
在做好题的同时还应注重方法的总结,题型的归纳,不同题型之间的对比等等,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五、忌以偏概全。
一轮英语复习是全面系统的复习,切勿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在复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细致,把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一些难题怪题上,花费大量得精力,浪费时间,最后打击信心,从近几年情况来看,高考比的恰恰就是基本功。
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题型的全面分析,不停的反问: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目?到底要考哪方面的内容?按照以往的经验,有些学生只注重知识的背诵,单个题型的总结,缺乏专题性的反思,思维框架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概括,从而导致不能高效的经过一轮复习。
六、忌题量不足。
充足的英语题量是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一种保障,在足够的题目的练习下不仅可以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还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点,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有句话说的好,“量变导致质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做足够的题,才能够充分的理解内容,才能够做到对知识点的熟练运用。
但是,大量训练绝对不是题海战术。
英语做题训练都需要不断的总结,既要横向总结,也要纵向深入。
换句话说,如果随机抽取一些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题都会做,那我认为就可以了。
化学2017年9月16日,在南昌参加了由百师联盟组织的2018年高考备考研讨会。
研讨会分为两个部分,上午由衡水教科所的张老师主持,她从高考试卷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技巧告诉我们其形成过程,又依据新旧考纲对比分析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给我们的备考复习工作指明了方向。
下午由南昌外国语学校张秀球老师主持,他从2017年高考试题分析入手,通过与往年考题的对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给我们的高考复习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通过两位专家的详细讲解,让我对高考三轮次的复习有了更科学认识,使我进一步清楚了每一轮次的教学要求和需要达到的目的:第一轮复习要特别强调夯实基础,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体会知识的使用。
通过设置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一般做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综合。
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已有的知识方法,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制“知识网”,强化方法迁移,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效果。
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做到“快、准、熟、巧”的有机结合。
练习题的难度以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为主。
第三轮复习任务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复习效果,确保优等生不倒退。
通过理科综合模拟训练,查找知识、能力弱点,及时弥补。
使学生适应综合考试,合理分配解答理、化、生题目时间,使考试取得最佳效果。
考试后,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并设计与错题相同类型的习题加强补偿练习。
检测题的难度与高考题贴近或略高于高考题复习要求。
结合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使我深深的意识到在高考复习教学中,只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决战高考:一、周密计划,备战高考,回来后,结合研讨会的内容,经过同课头老师的讨论,制订了一套适合我们学生实际,按照高考复习三轮次的科学复习方法制订了复习计划。
二、以一轮复习为平台,扎实把握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
三、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避免学生在考试中的非智力因素失分。
四、学习优秀的课堂模式,提高复习效果。
用好导学案,强调课前预习,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也能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指导学生用好晚自习、周末的课余时间,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总复习过程要注意到学生不是初学化学知识,因而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重复,更不是几堂新授课的叠加,复习课要根据复习的要求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把握好讲解的时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