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地下室抗浮对策
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满足的条件是建立在抗拔桩、地下室顶板覆土以及地下室结构自重、地上部分结构自重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基础上。
但是,在工程施工中,因受施工场地、施工条件的制约,覆土工作往往不能及时完成。
如果施工阶段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受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随着室内外水位差的增加,极有可能导致施工阶段的地下室结构因抗浮失效而出现局部的上浮情况发生,致使结构破坏,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结构安全隐患。
因此,在施工阶段,做好地下室的抗浮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希望项目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公司技术部门结合施工中的有关经验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对地下室在施工阶段的抗浮工作,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供项目部参考。
1、按照图纸、施工图集的要求,严格控制抗拔桩的灌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设计要求的抗拔承载能力。
包括抗拔钢筋的规格、数量、直径、长度、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2、在后浇带底部预设300*300mm的排水盲沟,盲沟内用碎石填充。
3、在地下室后浇带的外墙部位,设置降水井,降水井的深度要和后浇带内的排水盲沟相对应。
当地下室的后浇带封闭后,对降水井内的水位进行监测,一旦超过警戒水位,应及时采取降水措施。
4、顶板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在顶板合适的部位设置抗浮观测标志,并做好原始观测记录。
当遭遇持续降雨、降水井不能满足降
水要求时,加强抗浮观测。
一旦发现地下室有上浮现象发生时,及时告知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
必要时可采取在地下室底板开设泄压孔的方式,将室外水引入地下室以降低室内外的压力差,阻止地下室的进一步上浮带来的更大破坏。
5、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外围的土方回填。
回填土质需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尽量选用渗水系数较小的粘土。
6、及时回填顶板覆土。
顶板覆土回填后,地下室满足了设计要求的抗浮条件,产生上浮的可能性就不复存在。
总工办:
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