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复习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1.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2.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往往应该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地分步实现,这样信息系统就可以按部就班地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建设,并照顾到企业的终点部门和资金投入的能力。

3.企业信息化就是指企业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自己业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目标。

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基础是企业信息战略规划,规划的起点是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的信息需求转换成信息系统目标,实施信息系统项目是要为企业建立起数据处理中心,以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关于信息的需求,它坚持以应用为中心的原则。

4.想想国家信息化的一些知识。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的六个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能源、材料、信息为三大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

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管理内容:(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四级)(2)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格管理;(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甲乙丙三级)(4)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

2.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将各个分离的“信息孤岛”连接、集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信息系统集成主要包括设备系统集成、网络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3.系统集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控制管理工作是由三方(建设单位即主建方、集成单位即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工合作实施的,这三方应遵守统一的项目管理方法,这就是“三方一法”。

4.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1)有利于用户选择项目承建单位;(2)有利于系统集成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参与市场竞争,按照等级条件,加强自身建设;(3)有利于规范信息系统集成市场;(4)有利于保证信息系统工程质量。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原则: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批,即认证和审批分离。

企业的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主要从综合条件、业绩、管理能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五个方面来考核。

资质等级条件5.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必要性、意义和内容:必要性和意义:实施监理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合理、更专业、更全面的保证。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可以帮助业主单位更合理的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并合理、客观的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监理也可以合理地协调业主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监理还可以有助于第三方的专业化服务功能。

监理活动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信息系统建设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其主要内容: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形成、开发、运维、消亡。

典型的信息系统由软件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

其建设的原则为:●为客户的业务发展服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保护客户现有的IT资产;●支持SOA构架(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

常用的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常用的过程方法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原型法和迭代法。

2.一般把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等四个典型的阶段,监控作为过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

(你明白了吗?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项目的产品,我是明白了)3.RUP是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方法,是迭代模型的一种,其软件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交付阶段。

其中细化阶段解决了主要风险、完成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线。

4.极限编程技术XP(Extreme Programming)是一种开发软件的轻量级的方法。

XP适用于小型或者中型软件开发团队,并且客户的需求模糊或需求多变。

软件工程5.国际标准ISO9126定义的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

6.软件过程是指软件生存周期所涉及的一些列相关过程。

过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是任务的集合;任务起着把输入进行加工然后输出的作用。

软件过程可概括为三类:基本过程类(获取、供应、开发、运作)、支持过程类(文档管理、配置管理、质量保证、验证、评审)和组织过程类(基础设施、培训等)。

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运作以过程为中心的方式在进行。

7.信息(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有两个任务:建立分析模型;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8.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提供了两种表述方式:“连续式”和“阶段式”。

前者描述了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后者描述了组织的能力成熟度模型。

9.选择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和开发平台时,应考虑功能、易用性、稳健性、运行要求和性能、服务和支持。

10.一般来说,软件的维护活动可分为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11.面向对象技术中模式是一条由三部分组成的规则,它表示了一个特定环境、一个问题和一个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

设计模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简单和方便地去复用成功的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从而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快更好地完成系统设计。

12.软件复用是指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

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为了使构件更切合实际、更有效地被复用,构件应当具备可变性(variability)以提高其通用性。

13.UML由符号和图形两部分组成,2.0版本提供了13种图来对待建系统建模,它们可以分成两大类:结构图和行为图。

结构图分为:类图、复合(组合)结构图、组件图、部署图、对象图、包图;行为图包括:活动图、交互图(顺序图、通信图、交互概图、时序图)、用例图和状态机图。

UML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描述结构的图叫UML静态图,描述行为的图叫UML动态图。

也可用UML从不同的视角为系统建模,形成了5个不同的视图。

包括:用例视图、设计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构件视图)和实施视图(部署视图)。

UML是一种图形语言,用户可对语言进行扩展,它贯穿于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并且和系统的开发过程相对立。

当用户较多时,用例是捕获系统需求较好的工具,可用来很好地定义系统的边界。

14.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由用例模型、类-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和对象-行为模型组成。

软件架构15.典型的软件体系结构包括:(1)层次型;(2)客户/服务器;(3)浏览器/服务器;(4)事件驱动;(5)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目标:复用,分解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可扩展。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16.典型的企业级应用集成技术包括Web Service技术、J2EE构架、.NET构架、工作流技术。

Web Service有关的协议和技术包括:XML(可扩展语言)、SOAP(访问协议)、WSDL(描述)、UDDI(黄页)。

Web服务允许松耦合,可以与任何平台上的用任何语言编写的Web服务进行交互。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用于业务流程分散或者多变的场合。

J2EE的关键技术包括:(1)Java Server Page(JSP)(2)Servlet(3)Enterprise JavaBeans (EJB)(4)RMI/IIOP(Web Service)17.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DW)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访问工具有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等。

计算机网络知识18.典型的网络协议有:TCP/IP、UDP、NETBEUI和IPX/SPX。

TCP/IP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来完成自己的需求,从底层到高层分别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互联层中ARP协议就能把IP地址解3析成MAC(物理)地址。

19.ISO OSI/RM7个协议层功能概括如下:物理层:设备间物理连接的标准,在设备间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调制解调器、中继器)数据链路层:提供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

(以太交换机、集线器、网桥)网络层: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和通信控制。

(路由器)传输层:提供两个端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

会话层:建立和控制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会话过程。

表示层: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表示。

(实现数据压缩功能)应用层:提供两个网络用户间的分布式应用环境和应用开发环境。

20.网络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按分布范围划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和广域网(WAN)。

另一种按网络拓扑结构分,共分为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三种拓扑结构。

21.网络管理的工作包含网络设备管理、服务器管理、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

22.网络机房通常选择高层大楼的中层为宜,机房面积设计应为设备占用面积的5~7倍。

23.虚拟专用网使用PPTP或IPSec等协议构建。

RC-5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UDP是一种传输层协议,Telnet是一种远程登录协议。

防火墙能够防止外部对内部的攻击,对网络内部发生的攻击事件却无能为力。

24.网络接入方式分为:(1)拨号接入(调制解调器、ISDN)(2)专线接入(DDN、GPRS和3G)(3)宽带网络接入(DSL、光纤入户、Cable Modem、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25.网关是互联两个协议差别很大的网络时使用的设备,它可以对两个不同的网络进行协议的转换,只要用于连接网络层之上执行不同协议的网络。

26.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针对AS(自治系统)而言。

AS之间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

27.层次化网络设计在互联网组建的通信中引入了三个关键层的概念,分别是核心层(提供骨干组建或高速交换组建,完成数据交换)、汇聚层(是核心层和终端用户接入层的分界面,完成了网络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及其他数据处理的任务)、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用户接入)。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第四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基本概念1.项目是为创建某一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而临时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的特点:独特性、临时性(或叫一次性)和渐进明细。

2.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技术和方法来实现项目要求。

时间要求、成本要求、质量要求和项目的产品构成了项目的要求。

3.项目目标是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期望结果,即项目所能交付的成果或服务。

项目目标特性:多目标性、优先性、层次性。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概述4.项目管理通过一个个过程来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