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基础知识
19
仪器反应原理
20
一、原 理
单 色 器
比
检
色
测
皿
器
放 大
显 示
光源
(Lambert-Beer)朗伯-比尔定律
A=Kbc
A:吸光度 K:吸收系数 b:液层厚度 c:物质浓度
吸光度与该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溶液厚度与浓度变化成正比
18
色比分析理论:朗伯-比尔定律
A= lg I0/I = a b c
A : 吸光度
a:摩尔消光系数(物理常数)
I : 出射光强度 b:光径
I0 : 入射光强度 c:吸光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吸光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C)与
吸光度(A)成正比。溶液的浓度越大,所吸收的光的量
也越大。
2
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之二
机体稳定态紊乱所引起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原因很多:1创伤或入侵因子的破坏,包括病
原微生物、病毒和毒素2重要酶的遗传缺陷3一 种或多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或矿物质 的缺乏4血液供应障碍5氧气供应不足6代谢产 物堆积7细胞识别某些信号的缺陷8恶性疾病9 调节系统紊乱
3
举例说明
由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有原则性,在进行比 色测定时,要用只能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光,也 就是说要用单色光。(以后讲到的滤光片就是 起这个作用)
16
OD
波长选择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500
550
SPECTRA ALBUMINE
600
650
WAVELENGTHS
REAGENT ALONE REAGENT + SAMPLE
700
17
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均匀的溶液时,光的一部 分被吸收(I a),一部分反射Ir,一部分透过It。 假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o,那么Io= I a+ Ir+ It
实际比色分析时,所有比色皿都是同质料、同 规格的,因此Ir定值。
比色分析中,常把透过光的强度占入射光的强 度的百分比[It / Io )%]称为透过率。
糖尿病主要紊乱是胰岛素活性不足,葡萄糖不 断从肝细胞中释放但不能顺利进入肌细胞进行 分解代谢。葡萄糖进入血浆的速率大于离开速 率,血糖浓度升高。
健康人尿液中排泄的白蛋白量很少,由于肾小 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处于平衡 状态。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的白蛋白量增 多,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出现明显的 白蛋白尿。由于机体合成白蛋白能力有限,最 终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研究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过程,测 定体液或组织的成分以提供对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预防有用信息的一门学科。 现在还包括研究治疗效果的检测。
研究领域广泛,与临床医学、计算机等 联系密切。
1
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机体代谢稳定态:生物机体是一个开放 的稳态系统,它的成分随膳食、运动和 生物节律性等因素影响而处于动态平衡 状态。某些物质易于交换,而另一些物 质可能以贮存形式为主。物质在细胞内 同时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通过进 入和排出间的动态平衡维持各成分的恒 定,保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
我们日常所见的白光是混合而成的复合 光。
若把两种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能 够得到白光的话,这两种颜色的光就称 为互补色。
12
互补色光示意图
绿
黄
Hale Waihona Puke 青橙青蓝白光
红
蓝
紫 13
物质颜色与光的吸收、透过、反射有关。 透明物质的颜色就是它透过光波的颜色。 不透明物质的颜色是其反射光波的颜色。
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实 践证明,溶液所呈现的颜色是它的主要 吸收光的互补色。
5
检验科生化室的功能
分析体液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浓度。某种物质 的浓度明显异常,提示什么地方出现了障碍。
血浆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原因很多,如摄入 过多、合成增加、细胞过多破坏、利用不充分、 排泄障碍或严重脱水等。
疾病早期阶段,症状模糊,血液成分的变化很 小。此时,要求实验操作有较高的精密度和有 效的质量控制(以后的将作专题讲解)来确保 结果的准确性。
9
物理学告诉我们,光具有波动和微粒两种性质, 称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用振动频率(γ)、波 长(λ) 、速度(c) 、周期(T)来描述它。
在辐射能量时,光是以单个的、一份一份的能 量(E=h γ)的形式辐射的。式中h是普朗克 常量。同样光被吸收时,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 被吸收的。不同波长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波长越短,即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6
生化反应原理
7
生化反应原理
生化分析仪是临床诊断常用的重要仪器。 它是通过对血液和其他体液的分析来测 定各种生化指标,如胆固醇、葡萄糖、 淀粉酶等。同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 综合分析,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并 可鉴别并发因子以及决定以后治疗的基 准等。
如何检测:利用光学。
8
许多化学物质具有颜色(如高锰酸钾溶 液),有些无色的化合物也可以和显色 剂作用而生成有色物质。事实证明,当 有色溶液的浓度改变时,颜色的深浅也 随着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溶液颜 色深浅来确定有色溶液的浓度,对溶液 中所含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4
临床生化发展的3个阶段
1910-1930年:方法学有重要进展。包括静脉穿 刺技术,目视比色计的应用。
1930-1950年:40年代对疾病生化知识的积累。 钾钠分析、光电比色计的应用。许多复杂实验 室从基础研究学科转到临床实验室,如层析、 电泳、同位素技术等。
1950年以后:自动生化分析仪问世,极大提高 了工作效率,同时临床医生对实验室工作的依 赖性迅速增加,申请的检验项目的种类、数量 和频率猛增。
10
各种色光的近似波长范围
波长范围
颜色
10001-1000000
远红外线
2501-10001
中红外线
761-2500
近红外线
621-760
红
591-620
橙
561-590
黄
501-560
绿
481-500
青
431-480
蓝
401-430
紫
191-400
普通紫外线
1-191
真空紫外线
11
光的互补及有色溶液的显色原理
14
举例说明
一束白光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时,(绿) 光大部分被吸收,其他的光透过溶液。 透过的光中除(紫)色外其他颜色的光 两两互补,所以高锰酸钾溶液呈(紫) 色。
15
对于任何一种有色溶液,在某一特定波长下会 有一个最大吸收值。
浓度不同的同一种溶液,其吸收光谱的形状和 最大吸收波长是一样的。即不同的物质都具有 特定的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