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联合发挥优势开创***关工委工作新局面——在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稿***县***街道办事处第四小学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在关工委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机会。
我叫***,来自***县***街道办事处第四小学。
说到经验交流本人愧不敢当,只能说与大家分享我们在关工委工作上的一些做法、探讨下一步村校关工委工作的有效方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们给予批评指正。
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关工委工作方针,在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关工委和***街道关工委的指导和关怀下,2013年起,***县***街道办***村关工委,采取“整合资源,村校合并,发挥优势,学校集中教育,村委针对帮扶”的方式,联合开展关工委工作。
使关工委工作有场所、有计划、有目标、有活动、有效果、有资料记载、有秩序地开展,充分发挥了“五好”关工委的育人功能。
现把***村校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工作,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好***街道办***关工委,由***村支书廖基智同志直接担任关工委主任,并选配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热心于此项工作的退休干部廖国交担任常务副主任,***村主任王家维和我兼副主任; 四小退休教师、学校副校长、村支部副支书等人员为成员。
安排学校工会、少先队、班主任等协助日常工作。
关工委工作紧紧围绕村、校支部开展工作,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末进行工作总结。
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行动上参与”,认真落实硬件内容,购置必备的办公用品,并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室为学生、青少年举办生动的教育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骨干队伍作用好为保证关工委活动正常开展,***村成立了村校“五大员”及“五老”宣讲团。
根据村校工作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报告员、宣传员、帮教员、辅导员及监督员“五大员”机构,明确具体工作职责。
骨干队伍建设,坚持自愿、个人爱好者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关工委现有五老人员6人,他们都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等,如原***四小校长刘如学同志有着丰富的青少年帮教经验,因此在关工委负责青少年教育工作、村里的老干部罗文昌同志情况熟悉,负责村信息搜集工作,老教师廖国才、杨光彬同志分别负责着自己熟悉或热爱的工作。
他们都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热爱关工委工作、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同志,是热心于村工作的志愿者,是有着高度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党员、老干部。
(三)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健全执行好在抓好组织建设的同时,***村校关工委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制度。
一是:学习制度。
***村校关工委自觉地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坚持每年集中学习两次,方法灵活多样,内容服从中心,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关工委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例会制度。
关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交流工作经验,检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并安排下一季度工作。
三是:工作制度。
首先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同时要求各委员加强与街道办党组织经常联系协调,委员具体分工,职责明确,因此,各项活动有条不紊。
(四)加强载体建设,活动经常效果好村校关工委充分发挥协调和联系的作用,利用村委、学校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尊重、诚信、环保、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成效好学校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威望、时空、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助学、助教、助困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主要成效(一)开展“五大员活动”,热心青少年教育根据不同的特长,在五大员活动中工作中,***村校关工委涌现出优秀的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员刘如学同志、法制宣传员黄应华同志、校外辅导员廖国才同志、网吧监督员廖有选同志等诸多优秀“五大员”。
如退休老教师廖有选做了村的义务网吧监督员,负责监督村内网吧青少年上网的问题。
廖老师采取多种措施监督网吧,通过不定期的检查、与网吧业主交朋友等多种形式,现在我村基本杜绝了青少年上网的现象。
校外辅导员廖国才老师通过双休日、假期等学生们的闲暇时间走进村、走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咨询等。
这些退休的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着余热,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使他们自己有一种老有所为的自豪感。
(二)结对帮扶,关爱特殊群体儿童。
***村校关工委根据“五老”人员自身条件和特点,与辖区内的贫困孩子、学困孩子、残疾孩子及流动儿童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开展了帮德、帮困、帮学、帮就业的“四帮扶”活动。
在此项活动中,村校关工委努力为青少年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首先村对最困难的孩子、残疾孩子登记造册,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够低保的应保尽保。
现我村共有6名老同志与贫困青少年结成了结对帮扶对子,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上出现的各种困难。
(三)开展“祖国好、家乡美”教育活动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祖国好、家乡美”教育活动。
一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激起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是各班利用每周五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养成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改观学生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三养一改”主题教育活动。
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六一”活动期间,学校开展了“我在国旗下成长”征文比赛,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扎实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活动。
通过图片展、黑板报、讲座、观看录像、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学校德育处牵头,少先队协助,班级为核心,心理咨询室辅助治疗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相互配合,效果显著。
针对学生实际,对优生、学困难生和不健康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班主任和辅导员对一些个案进行跟踪辅导,并详细记了录学生的转变情况。
(五)抓好“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
一是抓好学校食堂工作,做到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
***四小学生食堂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02.7平方米,烹饪间、冷藏间、存贮间、更衣间、资料间等各类功能室设置科学合理;电灶锅、蒸饭机、消毒柜、切菜机、冰箱、留样柜等设施设备配备基本齐全。
共配备了16名专职食堂员工。
一至六年级147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在学校吃上可口的营养午餐,同时为416名寄宿生提供了晚餐和早餐。
二是扎实做好寄宿生的管理,力争学生“住在学校受关爱”。
***四小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2505.26平方米,416名学生住在学校,解决了留守儿童的住宿之忧。
晚间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复习辅导,留守儿童得到了老师们家长般的关爱,在学校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三是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学在学校长知识”。
***四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强化目标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多年升学率达100%。
在2013-2014学年度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排名第二,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四是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使学生“乐在学校感幸福”。
***四小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对教学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整合,建起了舞蹈室、毛笔书法室、硬笔书法室、绘画室、剪纸/手工室、棋艺室、电钢琴室、图书室、广播室、科学实验室等活动教室。
通过学生日常活动在本班进行,少年宫活动室与常规教室分离和校内交替模式,整合学校现有教室和老师资源,正常教学和少年宫活动在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有条不紊地交替进行。
课外时间对寄宿生免费开放。
结合学校安排的活动及重大节目,学校少年宫多次成功举行了书画比赛、歌唱比赛、棋艺比赛、球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学校少年宫活动真正成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六)“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全面推进。
以心理健康咨询室、亲情电话、乡村少年宫活动室等内容为载体,全面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以***四小实施《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为契机,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重要课题来抓。
在关爱留守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首先,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
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
一是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二是清楚性格爱好;三是清楚有何病史;四是清楚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和联系电话;五是清楚第二监护人姓名、与留守儿童关系、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
建立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
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校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留守学生在班里学习不掉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
(七)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
为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每学期邀请司法局、教育局领导及刑侦大队、交警大队、禁毒大队、消防大队、***办派出所警官、法制副校长等人员,到学校开展“安全、法制知识进校园”活动,推进“零犯罪学校”的创建工作。
(八)成立家长学校。
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学校校长、退休教师等组成的家庭教育班子;聘请***、***、***、***等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为宣讲团成员,组织对青少年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向家长们讲解“如何抓好隔代教育”、“怎们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受到家长们的好评。
家长学校具有广泛性、普及性,它的教育面更为广阔,尤其是针对新入学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及隔代教育问题,填补了以往家庭教育的空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
家长学校的建立在村委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新人,使之成为社区文明的重要内涵。
(九)开展技能培训活动。
为帮助解决村里待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村积极安排村里待业、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使青少年有文化、有技术。
使每一名青年均有一技之长,均掌握一门致富本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兴则国家兴,关工委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关工委对我们的要求,离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上级关工委指导下,结合当前农村建设和素质教育新形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阵地建设,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扎实抓好村关心下一代工作。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问题也不少。
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之以恒,引向深入,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努力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学、奔小康”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成为理想远大、品行端正、好学上进、敬岗勤业、遵纪守法、甘于奉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