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区地质灾害治理和灾后重建工作,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区属山地丘陵地貌,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是××地质灾害易发区。
今年7月以来,我区遭遇两轮强降雨过程,导致地质灾害险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排查结果,全区现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滑坡 50 处、崩塌5处、地面塌陷6处、泥石流2处,中型危险等级的4处、小型危险等级59处),其中今年新增46 处,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4万元,威胁135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心城区和××镇是全区地质灾害重点区。
××镇××村××6组山体滑坡隐患点今年7月12日至今,滑坡体裂缝1号测点拉伸34.1mm、2号测点拉伸69.4mm,滑坡体在不断发展变化,急需组织村民进行搬迁避让。
今年7月13日新增的××村××组山体滑坡规模大,威胁人口多,达到中型险情级别,急需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各乡镇街道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区直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履职,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避免灾害风险。
(三)专群结合、群测群防。
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谁引发、谁治理。
对因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治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
(五)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科学有序,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全区地质灾害灾防治工作。
三、工作目标
积极动员和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排查,摸清底子,建立台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地质灾害测群防体系,落实防灾责任。
分门别类,突出重点,采取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防灾、治灾、避灾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全区地质灾害零伤亡。
四、治理措施
根据全区地质灾害的形成规模、危害程度和受威胁对象等具体情况,结合专业技术单位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分类处置。
(一)搬迁避让。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的形式规模、治理难度等因素,对全区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搬迁避让措施,涉及79户328人(详见附件1)。
搬迁避让按下列步骤进行:
1.调查摸底与思想动员。
乡镇街道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摸清搬迁对象基本情况,做好群众宣传解释和思想动员工作。
2.临时安置。
按照经济实用、方便灵活的原则,乡镇街道动员搬迁人员采取投亲靠友、异地租房等方式进行过渡性安置,或搭建临时性活动板房,用于短时间安置搬迁人员。
3.科学规划。
从有利于搬迁对象生产生活的长远角度出发,科学合理选择搬迁安置地点,具体由乡镇街道牵头,区发改、财政、国土、水利、交通、电力、规划、住建、林业等相关部门配合,拿出搬迁方案并组织实施。
安置点选址要避免遭受滑坡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的区域,场地原始地貌尽量平整,避免大兴土木,兼顾水、电、路等生活生产要素的便利,土地利用现状以荒地最为适宜。
集中安置点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4.补助标准。
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补助标准为2.4万元/人。
5.项目监管。
乡镇街道为业主单位,负责工程具体实施。
区交通、住建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搬迁避让工作要××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工程治理。
根据排查结果,对影响面广的朝阳街道东岳宫社区滑坡、柳子街社区潇湘御苑不稳定边坡等13处重要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