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地理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地理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帕米尔高原上
C.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
D.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2.下列国家中,其领土不与我国相邻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巴基斯坦
C.泰国
D.缅甸
3.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A.鲁、豫、冀、蜀
B.鄂、赣、川、鲁
C.甘、陕、豫、青
D.鲁、晋、秦、桂
4.下列城市中,属于青海省行政中心的是
A.兰州
B.西宁
C.太原
D.呼和浩特
5.我国的下列地理分界线中,不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6.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塔里木河
B.伊犁河
C.黑龙江
D.额尔齐斯河
7.北美洲与拉丁美洲的分界线是
A.美国与墨西哥边界线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
8.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D.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下列旅游景点与所在国家搭配,不正确的是
A.凯旋门――法国
B.泰姬陵――泰国
C.吴哥窟――柬埔寨
D.自由女神像――美国
10.当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时(08年8月8日20时),下列城市的时间正确的是
A.伦敦(零时区)――8月8日10时
B.堪培拉(东十区)――8月8日21时
C.东京(东九区)――8月8日19时
D.纽约(西五区)――8月8日7时
11.把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若制图区域不变,则图幅面积将变为原图的
A.两倍
B.四倍
C.一半
D.四分之一
12.若在赤道上先向正东、再向正北,然后向正西、最后再向正南各行进1000千米,其位置将
A.回到原地
B.回到原地偏东的地方
C.回到原地偏西的地方
D.回到原地偏北的地方
13.每年元旦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14.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界定有个重大的突破:纳入了在过去的教育中一直被漠视的目标领域,这个领域是
A.双基目标
B.知识与技能目标
C.过程与方法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5.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强调了地理学科的两个显著特点,这就是
A.综合性与区域性
B.系统性与复杂性
C.科学性与学科性
D.科学性与人文性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台湾岛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⑴以北回归线为剖面,作一幅台湾岛的年降水量剖面图
⑵简要分析台湾岛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制图略。

要求标注座标值及剖面两端的东西方向。

5分)台湾的年降水量分布以台湾山地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减(4分)。

台湾降水受地形影响,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平原处于背风坡则降水少(6分)。

17.中考是目前最主要评价手段之一。

中考命题应该尽量体现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并尽可能对教学有良好的导向。

下面为2008年株洲市中考地理卷中的一道试题,请简要分析本题的命题意图(要考查什么?)并谈谈此题对您的教学观念有何启示。

(15分)
读下列材料和“汶川地震重灾区图”回答: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川西山地的四川省汶川县(31°N,103.4°E)发
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对灾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
民和世界许多国家纷纷伸出援手,在巨大的灾难
面前,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1)地震发生后,我省特派了一趟专列赶赴
成都帮助灾区抢救运送伤员。

专列进成
都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沿宝成线进入,一条是沿成渝线进入:①你认为应该选
哪一条路线进入成都?
②为什么?
(2)地震时由于地壳的剧烈震动而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叫地震的次生灾害。

这次汶川地震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3)当地震来临时,你知道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来提高自己在灾难中的生存机会?
(1)、考查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感受灾难中的爱心和民族凝聚力(3分)。

让学生通过地理教育获得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

(3分)
(2)、(酌情计分。

6分)
18.课程标准对世界地理区域部分内容的选取有如下表述:“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这使得世界地理中涉及的区域数量与教学大纲面面俱到的要求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削减,同样,中国地理也大幅度减少了部门地理的内容。

这种“精兵简政”式的设计意图何在?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0分)
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分)
⑵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在达到这个最低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学情自行增加内容。

课程标准的这种安排为教师实现自己对学科的价值理解和学生在学科上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2分)
⑶“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

区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大量类似内容中的一个或几个例子,掌握学习、研究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就能以此为条件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其他类似的内容。

课程标准的这种安排体现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价值追求.(4分)
⑷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把教学的着眼点由过去的据泥于课堂、据泥于教材转变为向社会、向生活等更广阔的空间拓展开放。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