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文阅读指导(一)教师版

现代文阅读指导(一)教师版

【学习流程】
1.准备寒假作业和七下语文教材熟读《寒假作业》P5 《母亲石》一文,思考文后的第一题。

熟读七下教材50页《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思考课后的第一题。

2.自学完成“自学案”的内容。

可以打印出来,也可以对着电脑完成。

(20分钟左右)
3. 听微课,学习概括文章情节的方法。

(20分钟左右)
4完成课堂检测.(10分钟左右)
5.自学过程中有问题通过微信或者腾讯视频找老师答疑。

6.课后完成作业。

(5分钟)
记叙文阅读指导(一)
—— 如何概括文章中的故事情节
【学习目标】
1.掌握概括文中事件、情节的方法。

2.能正确、全面地概括文中的所叙事件,提高自己阅读、筛选、提炼信息能力。

自学案
一、常识积累★(核心素养——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一)查阅资料,说说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请你说说概括文章中所记叙事件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ⅩⅩ时间,ⅩⅩ地点,因为ⅩⅩ,谁干了ⅩⅩⅩ,结果ⅩⅩ样。

要素格式:谁干了ⅩⅩⅩ
二、自查质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
1、请你根据下列答案,订正寒假作业,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 P17 《剽悍的十八岁》1题答案示例:放弃高考,承担责任(或照顾父亲);变卖设备,资
不抵债(或偿债未清);决定休学,挣钱还债;还清债务,高考录取(评分:本题4分。

每空1分。

表达准确、规范即可得分。


★P19 《善良的种子》 1题答案示例:(1)父亲丢失了100元钱。

(2)父亲听丢种子女人的哭诉。

(父亲得知一个女人种子被偷)(3)父亲把部分种子给丢种子的女人并带动乡邻也出
手相助。

(4)父亲丢失的钱失而复得。

(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P24 《打》 1题答案示例:两次。

一次是七八岁时,“我”因为偷钱买烧饼吃又不承认而
被父亲痛打;另一次是10岁以前“我”因为被父亲误解偷了人家的瓜钱而被父亲痛打。

★P27页《捅马蜂窝》 1题答案示例::①激动兴奋②好奇胆怯③痛苦害怕(共3分。

每点1分)
★P29页《木鱼馄饨》1题答案示例:①神秘②初识老人问木鱼③美好(共3分。

每空1分)★P33页《父爱,在我的名字里》4题答案示例:一开始写“我”对父亲的迷信举动嗤之以
鼻,甚至愤然;当读到父亲竟然能够写出“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
了;“我”从父亲的这个举动中感受到了父亲那份沉重的爱,并开始“忏悔”自己。

★P36页《沉在水底的豆子》1题答案示例①骄傲、得意②他高考只考个二本,外出打工
屡次失败。

③疑惑不解④发现沉在水底的豆能茁壮成长,理解了爸爸的用意。

(共4分,每空1分) ★P38页《一只恸哭的金色钢笔》 1题答案示例:心酸—>不安—>愤怒—>愧疚(4分)
★P48页《怒气是一张藏宝图》 1题答案示例:我成功地处理小玲洗掉录音档不祥预感强
按怒火冷静思考(共3分)
★P44页《种春风》1题答案示例:①初见老人穿着寒酸,嫌弃②面对老人请我填单,无奈
③证实老人长期助人,感动④得知老人生活境况,不安(共4分)
训练案
【学习过程】
一、了解地位★★(语言建构与应用)
(一)示例举隅
1.期末考试题例:第18 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有爱和美”得事件。

(3分)《墙上
的“钉子”和墙上的“咖啡”》总分10分第21题简要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
《那一束光》总分10分
2.寒假作业示例:共11篇文每篇都涉及本要点。

第5页1题4分《母亲石》概括事件,感悟情感11分;
第17页1题4分《剽悍的十八岁》补充人物的经历过程。

总12分;
第19页1题4分《善良的种子》概括主要情节总12分;
第24页1题4分《打》概括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原因总14分;
第27页1题3分《捅马蜂窝》概括人物心理总分11分;
第29页1题3分《木鱼馄饨》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心理总12分;
第33页4题2分《父爱,在我的名字里》概括人物的心里变化过程总12分;
第36页1题4分《沉在水底的豆子》概括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共12分;
第38页1题4分《一只恸哭的金色钢笔》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共8分;
第48页1题3《怒气是一张藏宝图》概括事件及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共11分;
第44页1题4分《种春风》补充文章的行文思路共15分
3.2019年中考试题示例:19.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写
了_ ①③,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

(每空限10个字以内) (3分) 共9分4.小结:本要点在试题中常以文字、填空、表格的形式出现,且出现频率高,所占分值比率也高
占25%—35% ,可见学会概括事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议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
1、回忆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小结出概括事件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ⅩⅩ时间,ⅩⅩ地点,因为ⅩⅩ,谁干了ⅩⅩⅩ,结果ⅩⅩ样。

要素格式:谁干了ⅩⅩⅩ
三、实例讲评
寒假作业:第5页 1.面对塔尔寺门前的母亲石,作者回想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情?表
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概括。

(4分)《母亲石》梁衡
思路:1.审题
2.回文本,锁定段落区间
3. 归纳提炼信息
4.筛选作答
答:对塔尔寺面门前的母亲石,作者回想了有关“母亲”的3件事情:1、母亲在我奉调进京前,专程到我的住处,问我是否能不去北京工作。

2、母亲在我第一次离开家时,久望窗子,
忘了洗脚。

3、朋友的母亲到机场为儿子送别。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自责。

四、课堂小结
1.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基本格式:ⅩⅩ时间,ⅩⅩ地点,因为ⅩⅩ,谁干了ⅩⅩⅩ,结果ⅩⅩ样。

或:谁干了ⅩⅩⅩ
2.答题提示:
(1)审题
(2)回文本,锁定段落区间
(3) 归纳提炼信息
(4)筛选正确全面作答
检测案
姓名:
一、读教材第50页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说说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示例:
1、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别人长短。

2、睡觉时喜欢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3、阿长满肚子麻烦的礼节。

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元旦的古怪仪式)。

4、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5、阿长“谋害”隐鼠。

6、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详写了“睡相粗俗、元旦的古怪仪式、阿长讲长毛的故事、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其
他为略写。

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迷信、好事,但天性纯朴善良、仁厚慈爱的人。

作业:
一、读教材第84页的课文《驿路梨花》,完成第90页一题。

1.下面的人物分别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
答案示例:
“我”和老余:在大山深处的梨树林边,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受到照料,得到了食宿
帮助;第二天和瑶族老人一起为小茅屋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中得到照料,很感激;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过路人;
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

一群哈尼族小姑娘: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

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

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