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学》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学》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职业教育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适用专业: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编制部门:教育学系编制日期:2003年3月修订日期:2015年2月第五次修订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教育学》是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师范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教师教育的一门重要的教育理论课程。

该课程以职业教育现象和职业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从基本原理的层面,对职业教育自身的有关理论作以全面的阐述。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系统掌握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职业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为他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同时,也为师范生学习其他各科教材教法提供必要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职业教育学》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使学生初步形成专业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的专业情感,明确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

第二,学生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第三,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参与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与职业教育产生、发展的关系;理解、掌握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从宏观上对世界范围内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升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水平与理解水平,为后续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2.教学内容:(1)职业概述(2)职业教育的内涵(3)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3.教学要求:了解职业的涵义、特征及分类;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了解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基本特点难点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5.教学时数:3课时。

(二)职业教育功能1.教学目标:本章是重点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全面了解职业教育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以及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获得从社会发展的视野中分析职业教育问题的知识和意识。

2.教学内容:(1)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2)职业教育与政治和文化(3)职业教育与科技进步及人力资源开发3.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基本关系;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职业教育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掌握职业教育对个体社会化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难点是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5.教学时数:3课时。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性质、内涵及价值取向有所了解;认识到培养目标的社会制约性;理解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2.教学内容:(1)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2)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3)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3.教学要求:理解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基本内涵;领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基本内涵难点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教学时数:3课时。

(四)职业教育体系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了解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及特点;理解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与优化的策略与措施。

2.教学内容:(1)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2)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优化3.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理解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和原则;了解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熟悉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的趋势。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与特点难点是如何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5.教学时数:2课时。

(五)职业学校专业设置1.教学目标:重点掌握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

2.教学内容:(1)专业设置概述(2)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依据与原则(3)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内容与步骤(4)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方法与策略3.教学要求:理解专业设置的涵义;掌握专业设置的依据和原则;了解专业设置的内容和步骤;初步掌握专业设置的方法和策略。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方法与步骤难点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5.教学时数:3课时。

(六)职业教育课程1.教学目标:该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课程的复杂性,能用系统思维分析课程,提高学生对课程问题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水平,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价值,初步形成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课程意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课程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1)职业教育课程概念、特征及类型(2)职业教育课程模式(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4)职业教育课程改革3.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及不同课程类型的优势与不足;理解主要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初步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了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难点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5.教学时数:4课时。

(七)职业学校教学1.教学目标:教学理论是职业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故本章是职业教育学教学的重点。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水平,培养学生形成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教学实践问题。

2.教学内容:(1)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规律与原则(2)职业教育教学活动(3)职业教育教学方法(4)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5)学生试讲与教师评课3.教学要求:理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特点与基本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原则以及贯彻要求;理解和掌握备课的基本要求;掌握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环节的特点与要求;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及其要求;了解分层教学组织的内涵和现场教学的要求。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备课、上课、说课、试讲等环节难点是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其基本规律5.教学时数:13课时,其中教师讲授11课时,教学试讲及点评2课时。

(八)职业学校德育1.教学目标:德育理论是职业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所以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领会德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对德育的认识程度与理解水平,使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在教书的同时,能自觉、切实地履行育人的职责。

2.教学内容:(1)德育的基本原理(2)职业学校德育的任务和内容(3)职业学校德育的原则和模式(4)职业学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3.教学要求:理解德育基本原理,掌握德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掌握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理解和掌握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学校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难点是职业学校德育模式5.教学时数:4课时。

(九)职业指导1.教学目标:学生对职业指导的涵义、功能、内容以及实施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2.教学内容:(1)职业指导的涵义、功能和实施途径(2)职业指导的内容3.教学要求:理解和把握职业指导的意义;掌握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领会职业指导实施的原则,能够选择合适途径与方法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都是职业指导的内涵与内容。

5.教学时数:2课时。

(十)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1.教学目标:了解教师职业的基本理论;理解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结构;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学会运用职业教育教师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2.教学内容:(1)职业教育教师概述(2)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结构(3)教师专业化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3.教学要求:学习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基本知识,形成学生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师观;引导学生分析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结构特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结构难点是了解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教学时数:3课时。

(十一)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1.教学目标:系统了解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素质要求、工作内容等相关内容。

2.教学内容:(1)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地位、角色与工作原则;(2)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3)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特点、成因和教育转化方法;(4)职业学校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3.教学要求:学生能了解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及班主任素质要求,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原则、班集体活动的功能、类型,并能掌握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主要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特点、成因和教育转化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班主任主要的工作内容与方法难点是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5.教学时数:4课时。

(十二)职业教育研究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提升学生对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水平与理解水平,激发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初步掌握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2.教学内容:(1)职业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2)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3)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4)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研究3.教学要求:理解职业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和定位;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原则;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掌握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难点是科研课题的选择。

5.教学时数:3课时。

(十三)《职业教育学》课程答疑与辅导教学时数:1课时。

四、有关说明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本课程属于职业技术高等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教材教法》、《教师职业道德》、《班级管理》以及教育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同时,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并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操作能力。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为主,辅之以学生课后自学与教育见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