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MEMS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完整版MEMS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与传统机械系统相比, MEMS系统具备以下优势:
①微型化和集成化 :几何尺寸小,易于集成。采用微加工技术可
制造出微米尺寸的传感和敏感元件,并形成二维或三维的传感器阵列, 再加上一体化集成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最终器件尺寸一般为毫米级。
MEMS镜头
内嵌隐形眼镜的MEMS传感器
②低能耗和低成本 :采用一体化技术,能耗大大降低;并由于采用硅微加工技术和半导体集
由于MEMS前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时间,风险非常高,私有企业往往不愿意独自承担。国 外MEMS研究主要依靠政府资助进行:美国以大学为中心承担MEMS研发风险;德国和瑞士以自 治团体为主导的半官半民机构进行MEMS研究;法国以国家机构为主导承担MEMS研究风险,每 年投入约12 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日本以大型财团与科研机构为主研究MEMS,每年投入总费用超 过2.5亿美元。
三)德国: MEMS在德国国内重点领域是汽车,其次是化学设备、半导体。 德国的卡尔斯鲁研究中心在1987年提出了LIGA工艺而闻名于世,该技术采用X射线光刻技术,通
过电铸成型和注塑工艺,形成深层微结构的方法。
四)瑞士: 主要进行高性能MEMS产品的研发,制造与材料表面评价设备的制造销售。 瑞士在联邦政府的扶持下已形成以CESM(Centre Suisse d' Electronique et de Microtechnique)为主
二)法国: 在市场运作方面,法国与美国市场保持紧密协作,瞄准美国航天与军用市场,并以此为立足点向民
用产品、汽车和新领域拓展。 2013年技联国际会议上,法国国家计量与测试实验室推出首项MEMS输出精确测量技术,它将有
助于全球MEMS制造商提高产品性能开发、开发新功能、降低大规模生产的能源消耗,影响市场对小 型化的需求和提高可靠性。
MEMS发展现状 及其应用前景
一、MEMS定义概述
? MEMS 是英文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的缩 写,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指以集成电路等工艺批量制造 的,具有毫米级尺寸和微米级分辨力的微细集成设备或 系统。
从微小化和集成化的角度, MEMS指可批量制作的、 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 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讯和电源等集于一体的微型器 件或系统。
成电路工艺,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低。
③高精度和长寿命 :由于采用集成化形式,传感器性能均,各元件间配置协调,匹配良好,
不需校正调整,提高了可靠性。
④动态性好 :微型化、质量小、响应速度快、固有频率高,具有优异动态特性。
MEMS加速度计、陀螺仪和地磁感应计
二、MEMS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2.1 MEMS 的发展历史
导、以MEMS等技术为基础的“瑞士版硅谷”。CESM已经和Universitéde Neuchatel,洛桑联邦理工大 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及法国LETI建立了协作体制。1986年,瑞士CSEM研制出硅反馈式加速度 计
五)日本: 日本重点发展进入工业狭窄空间的微机器人、进入人体狭窄空间的医疗微系统和微型工厂。
研制出转子直径为 60~120um 的硅微静电电机 建立精密机械加工方面的 MEMS 研究组织 开始实施为期 10年,总投资 250亿日元的“微型机械技术”大型研究计划
把微米级和纳米级 MEMS制造技术列为对经济和国防的重要技术
采用 MEMS 技术成功将微加速度计商品化,并大批量用于汽车防撞气囊,标志 商品化的开端
日本方面对MEMS技术最为关注。日本政府已将微机电系统定位于强化日本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 2007年夏季,日本文部省推出了“尖端融合领域革新创造基地的形成计划”;08年度日本经济产
军用MEMS
汽车行业应用MEMS形势看涨
业省推动 “BEANS项目”和“梦幻芯片开发项目”。BEANS计划在2008~2012的5年内以约100亿日 元的预算,将生物科技和纳米功能融入MEMS技术。目前,日本各地已有MEMS厂商100多家,以 Olympus、Canon 、Fujikura 和器件制造如MEW、Oki等为代表。日本也拥有不少设计公司,主要来源 于R&D 机构和各高校。 六)亚洲周边国家:
计划每年投资 7000万美元用于 MEMS技术的研发
MEMS 技术
在San Jose 召开的MEMS 传感器世纪博览及研讨会提出了 BioMEMA/BioSensor 的新观念
启动为 MEMS制造确立基础技术的国家级项目
2.2 MEMS的发展现状
2.2.1 国外发展现状
MEMS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主要技术途径有3种:(1)以美国 为代表的、以集成电路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硅基微加工技术;(2)以德国为代表发展起来的LIGA技术; (3)以日本为代表发展的精密加工技术。
一)美国: 确定军事应用为其主要方向,侧重以惯性器件为代表的MEMS传感器的研究。硅微加工工艺、
体硅工艺、表面牺牲层工艺为代表。 在MEMS发展初期,美国就重视牵引研究主体——大学与企业的结合。美国朗讯公司开发的基
于MEMS光开关的路由器已经试用,预示着MEMS发展又一高潮的来临。目前部分器件已经实现 了产业化,如微型加速度计、微型压力传感器、数字微镜器件(DMD)、喷墨打印机的微喷嘴、 生物芯片等,并且应用领域十分广泛。90年代初 ADI公司研制出低成本集成硅微加速度传感器, 用于汽车气囊。
美国 Honeywell 美国 美国斯坦福大学 美国NSF 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 日本 日本通产省 美国政府 美国ADI 公司
2001 年 2002 年 2006 年
德国政府 美国 日本
表2-1 MEMS发展历史表
发展状况 首先提出微型机械设想,认为纳米技术能发明出性能优良的微小机械
MEMS 先驱 —— 硅微压力传感器问世,主要技术包括硅膜、压敏电阻和体硅腐蚀工艺 用硅加工方法开发出尺寸为 50um~500um 的齿轮、齿轮泵、气动轮及连接件等机构 受美国国家宇航局委托,研制出在晶圆上制作气相色谱仪,设计可用于航天飞行的微电机 启动了第一个 MEMS计划
1947
发明半导体晶体管
1954
发现压阻效应
1958
MEMS
1962
生产出半导体应变片 硅压力传感器问世
1988
美国研制出静电马达
1993
德国研究出LIGA技术
时间 1959 年 1962 年 1967 年 70年代 1987 年 1988 年
1991 年 1992 年 1993 年
国家 美国 R.Feyn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