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含案例

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含案例

★ ★★ ★★ ★★ ★★★
湿地资源 丰富度 ★★★ ★★ ★★ ★ ★
区域产业 关联度
— ★ ★ ★★★ ★★
湿地资源 开发程度
— ★ ★★ ★ ★★
旅游产品 丰富度 ★ ★★ ★ ★★ ★★★
5
游客对湿地公园的需求分析
绿色、野趣、 好玩、个性是亮点,享受清新环境和悠享氛围
西溪湿地 杭州湾湿地下渚湖湿地
澳大 利亚班瑞克湿地 嘚嘚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伦敦湿地中心
4
湿地旅游开发研究|开发因子评价
开发模式
生态观光型 休闲体验型 科普教育型 产业融合型 复合发展型
代表案例
韩 国牛浦沼湿地公园 嘚嘚
日 本钏路湿原国立公园 嘚嘚 香 港湿地公园 嘚嘚 澳大 利亚班瑞克湿地 嘚嘚 杭州西溪湿地
辐射城市 经济水平
生态观光型
湿地旅游的开发模式
休闲体验型
科普教育型
产业融合型
复合发展型
开发模式
生态观光型 休闲体验型 科普教育型 产业融合型 复合发展型
具体特色
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构建一些人工观光设施,体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大多数 加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为此种类型
依托湿地的自然环境,加入一些休闲项目和体验类活动,如骑马、划船、露营等休 闲项目,还有一些参与互动性的项目
66
案例链接:杭州西溪湿地
生态湿地+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商业+度假物业,共同构建5A级国家湿地公园
【区位】位于杭州市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 【占地面积】共11.5平方公里,投资额88.14亿元 【概况】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
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19国庆假期游客18.84万人次。
满足游客和特殊群体对湿地专业知识学习研究的需求,而特别设立的研究中心、科 普教室、科普路线等产品
将湿地资源与特定产业融合,形成除湿地之外另一个核心吸引物
依托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会议、酒店、地产等多种产品 业态
代表案例
韩 国牛浦沼湿地公园 嘚嘚
日 本钏路湿原国立公园 嘚嘚
香 港湿地公园 嘚嘚
VS
品决定市场
视野:旅游主导
局限:发展缺乏可持续的推动

……
创新湿地观
资源理解: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 源的小资源,而且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的大资源。 开发模式:开发中更好的促进保护,观光+休闲 度假模式,包括休闲中的保护、景观艺术化、游 憩中的科普等理念。 开发脉络:市场决定产品,产品激活资源 视野:旅游休闲+生态产业 优势:将旅游产业更好的融入社会产业链中,旅 游业反哺并拉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游客1:走走看看,累了歇会儿,比较轻松和休闲。 ➢游客2:白鹭洲岛上有珍贵的朱鹮,是其它湿地见不到的。 ➢游客3:印象最深刻的是水上迷宫,都是芦苇荡,很好玩。
➢游客1:景点风景很好,原生态,看到糜鹿了 ➢游客2:可以带小朋友认识一下农作物和以前的农作工具。 ➢游客3:农家小院里的织布机,磨面机,会让人想起童年。
绍兴镜湖湿地
长兴仙山湖湿
诸暨白塔湖湿 溱湖地湿地

沙家浜
太湖湖滨湿地
微山湖湿地
城市绿肺,从单一的生态功能向休闲、游憩功能衍生
➢ 慢绿生活渐受重视:溱湖旅游景区被授予“长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风景区”, 江苏大湖湿地公园以”游大湿地、做深呼吸”为主题举办湿地生态旅游节 ➢ 金镶玉模式渐成趋势:西溪为代表,以湿地为中心,综合式开发,构建一站式 休闲度假胜地。 ➢ 特有动植物成为湿地差异化和吸引游客眼球亮点:如溱湖的麋鹿、下渚湖湿地 的朱鹮等
• 越剧、表演等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 特色小吃与民俗工艺品商业街
天堂湿地、湿地天堂
中国 最美 湿地
水乡明珠
【西溪湿地】 2019国庆假期游客18.84万人次
【下渚湖湿地】每年游客30多万人次
【溱湖湿地】2019年春节假期游客3.19万人次
➢游客1:原生态的环境幽静,还偶遇大黄鸭,生态环境不错。 ➢游客2:可以慢悠悠的散步,体验慢生活。 ➢游客3:美丽的天堂,满眼的绿色,一定再带孩子去感受。
【项目规划】生态敏感区严格保护,人文观光及文化休闲区控制开 发,产业经营及旅游地产外围建设 【城市品牌】西溪湿地的打造凸显杭州个性化、多元化的城市品质, 对杭州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俗文 化游览
广场观光
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 育观光
控制 开发 区
湿地的休闲产品开发受制于湿地保护的限制,然而在地理环境上却面临现代城镇发展的竟融。 只有在突破传统湿地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湿地休闲才能破茧而出。
22
湿地旅游开发策略
开发理念 开发策略
保护性开发,多方主体共赢
政 府打基础 的
政 府:提供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投 的
入及构建发展平台,保障良好的投
资环境和公共服务
历史遗存 文化休闲
产业 发展

西溪 天堂
77
案例链接:杭州西溪湿地 旅游产业与其他生态产业并存,共同促进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周家村入口】
• 公园主入口和游客集散中心 • 水陆两栖特色游览中心
【西溪梅墅】
• 西溪精华景点所在区、赏梅核心区 • 水上探梅、摇舟探梅的体验区
【河渚街】
1
企业唱主角
企业:旅游供给中的主力军,通过
自身行业经验及专业水平优势提供
2 旅游服务,形成旅游吸引力
居民同参与
3
居民:受惠于旅游的带动,黄沙港
镇居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中去,形
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4 游客乐体验 游客:在良好的旅游环境、设施与 氛围中达成美好体验,实现多频次、 高支出的湿地游客特征
3
湿地旅游开发模式
➢生态保护向生态旅游转变; ➢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 ➢门票经济向综合盈利转变; ➢旅游产业向多种产业延伸。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不足:
➢旅游项目的生态性不足; ➢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不足; ➢旅游经济的持续性不足; ➢相关产业的互动性不足;
传统湿地观
资源理解:地文景观、水域风
光、天象、气候景观、遗址等。
开发模式:观光模式,包括生 物保护、景观保留、科普展示。 开发脉络:资源决定产品、产
湿地旅游开发模式专题研究
1. 湿地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2. 湿地旅游开发策略 3. 湿地旅游五大开发模式 4. 游客对湿地旅游的需求特征 5. 三个经典湿地旅游开发案例 6. 总结
1
湿地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湿地公园未来发展趋势:生态文明的展示平台、生态经济的实践平台、主客共享的休闲平台
发展现状: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共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