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贷款业务案件风险防控培训考试题

贷款业务案件风险防控培训考试题

贷款业务案件风险防控培训考试题一、单选题(10题)1、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风险,即贷款操作不当风险,它是指受贷款人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和贷款操作方式不当影响而形成的风险。

(A )A. 贷款操作风险B. 贷款管理风险C. 贷款审查风险D. 贷款调查风险2、评级授信未按规定对关联企业、集团客户实施统一授信,导致借款人、、相互担保,造成对关联企业、集团客户授信失控,套取信用社资金。

(A )A. 多头开户、多头贷款B. 跨地区贷款、垒大户贷款C. 集中借贷、分级借贷3、贷款调查应配备专职调查人员,坚持实地调查,属关系人的应寓意回避。

( B )A. 专人 C. 信贷员B. 双人4、要根据具体信贷业务的选择合同文本。

( A )A. 特点B. 合理C.合规D.放款5、借款人未按规定开立账户,直接将贷款资金以现金方式提出,或转入其他账户。

( B )A. 清算B.结算C.结息6、贷款发放风险防,要认真执行审批意见,落实各项和风险控制措施后方可发放贷款。

( C )A. 支付方式B. 贷款用途C.提款条件7、贷款收回风险表现为,截留挪用信贷资金。

(C )A. 先收利息后本金B.先收本金后收利息C.收贷收息不入账8、贷后管理对借款人、担保人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和的恶化早期预警信号没有进行有效识别及报告,对发现的风险预警信号未及时提出风险化解方案。

(B)A. 贷后调查B. 经营状况C. 资产分析9、贷后管理信贷人员不尽职尽责,对借款人提前在贷后检查表签章,伪造记录,造成信贷自己能失控。

(A )A.贷后检查B. 实地调查C.双人调查10、贷款“三个办法”均强调加强,有助于提升信贷管理质量。

(B )A.贷前管理B.贷后管理C. 贷时审查二、多选题(5题)1、对部人员介绍特别是领导授意受理的贷款应严格调查程序。

特别关注贷款企业法人及、的社会关系和资信状况,防止违规向发放贷款或发放假、冒名贷款。

(ABD )A. 股东B. 高管人员C. 熟人D. 关系人2、借款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国合同法》的规定,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诚信承诺和贷款资金的用途、、、等。

(ABCD)A. 支付对象B. 支付金额C. 支付条件D. 支付方式E. 委托支付3、贷款发放防风险措施,应设立独立的放款管理部门或岗位,对提交的的提款申请要认真进行审核,逐项审查提款条件的落实情况,主要包括、、、、贷款用途、资信状况、支付方式、贷后管理等。

(BCDE )A.支付办法 B.担保权利 C.贷款合同D.贷款额度E.贷款期限4、贷后管理主要风险是信贷资金未按规定合同,规定使用,挪作他用对借款人、和经营状况的恶化。

(BCD )A. 管理B.用途C.担保人财务状况D.资信状况5、贷后管理原则贷款人应区分个人贷款的、、等,确定贷款检查的相应方式、容和频度。

贷款人部审计等部门应对贷款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价。

(ACD)A. 品种B.资产C.对象D金额三、判断题(5题)1、授信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实行关系人回避,不影响评级的真实性。

(×)2、外部评级不能直接作为授信依据。

( √)3、按照有关规定实现关系人回避制度,相关人员可以参与对关系人的评级、授信。

(×)4、对单一客户提供的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等表外业务贴现、信用证可以不纳入授信围,实行综合授信管理。

(×)5、贷款支付要求贷款人依法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通过加强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增加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手段,健全贷款发放与支付的管理,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四、名词解释(6题)1、贷款风险防与控制: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在贷款发放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在贷款发放后、收回前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扩大和恶化。

2、贷放分控: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

3、贷款操作不当风险:是指受贷款人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和贷款操作方式不当影响而形成的风险。

4、固定资产贷款定义: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机构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

5、流动资金贷款定义: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

6、个人贷款定义: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五、解答题(5题)(一)咋样构建农村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答:一是将信用乡(镇)村、信用户创建纳入政绩考核容,作为干部任用的条件之一,明确创建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二是强化信用教育,从小孩抓起,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理念。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户对评级授信的重要性认识。

同时,要完善农户个人征信管理,提高信息利用率。

(二)简答贷款业务评级授信的风险防控措施?答:1、严格审核企业财务报表,加强与财政、税务及工商部门的联系,定期将客户提供的报表与有关部门进行核对,确定其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现关系人回避制度,相关人员不得参与对关系人的评级、授信3、对单一客户提供的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等表外业务要全部纳入授信围,实行综合授信管理。

4、对辖统一法人客户的授信,由法人客户所在地的分支机构一家办理,避免多头授信5、对关联企业、集团客户加强统一授信管理(三) 简答贷款业务“三个办法”体现的主要实质?答1.全流程管理原则2.诚信申贷原则3.协议承诺原则4.实贷实付原则5.贷后管理原则6.关于贷款审批流程的相关要求(四)简答贷款申请与受理的风险?答:1.不具备借款主体资格的法人类客户与银行工作人员相互勾结,伪造资料,受理借款用途不合规、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不合法、借款人没有合法来源、借款人有重大不良行为记录等不符合贷款条件借款人的申请。

2.经办人员按照领导授意,受理不具备借款主题资格的法人类客户贷款申请。

3.受理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贷款用途不明确不合法、借款人不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贷款申请的数额和期限不合理、借款人信用状况差、有重大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贷款申请。

4.部人员与他人勾结,伪造材料,或假冒他人名义办理贷款申请。

(五)简述贷款审批主要风险表现答:1.贷审委成员不符合制度规定。

2.未经贷审委审议直接审批贷款,或逆程序审批贷款。

3.参加人数未到达规定人数审批。

4.越权或变相越权审批贷5.贷审委审议通过不符合贷款条件、信贷政策或明显化整为零的贷款。

6.贷审委成员意见不明确,审议记录不留存,致使责任不清,指使、暗示贷审委成员审批通过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

六、论述题(5题)(一)论述贷前调查风险表现?答: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是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

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二)论述贷款“三查”工作的防风险对策?1、强化人本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信贷工作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

首先,各级管理者,要全方位树立以人为本信贷管理新理念。

培养和任用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廉洁奉公,尤其信贷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信贷员队伍;其次,强化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其三,注重培养信贷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其四,建立良好的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任用、奖罚激励机制,培育对信贷工作的忠诚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四,建立信息联络交流网,推行信贷信息联络员。

利用联络员人熟、地熟、对同行业人员及本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的优势,可以真实了解贷款户的变化情况。

2、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三查”评价考核贷款“三查”是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首先,应突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物质保证性及按时回归性。

防止借名贷款首要环节就是“三查”要到位,调查是是基础,审查是关键,检查是保证;其次,信贷调查必须严格遵循5C 调查法1、品德、2、经营能力,3、资本4、状况、5、抵押品,通常作为贷款调查的5C标准;第三,增强信贷管理的科学性,切实强化信贷“三查”制度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

必须正确看待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视管理,必须在切实提高“三查”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重制度轻管理已给信用社造成了惨痛的教训;第四,完善信贷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的信贷评价体系,重构规信贷操作流程,突显贷款各环节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

构成调查、审查、检查三道防线道道设防严格把关的风险防控体系。

3、强化责任问责,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责任问责是确保“三查”贯彻执行的有力手段,对在信贷调查发放过程中,没有严格遵照“三查”或信用社各项规操流程规定,导致信贷资产风险应及时进行严厉处理。

首先,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才能维护制度有效性;其次,加大对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和监督力度,强化其责任问责;第三,强化责任层层追究制。

在贷款“三查”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责任层层追究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第四,充分发挥序时审计、常规审计、离岗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罚;第五,对无视“三查”制度,屡查屡犯者,必须从重从严查处,同时在违规处罚时必须能全面体现“热炉法则”的(警告性、公平性、即时性)原则。

(三)论述贷款审批风险防措施?答:1.严格授权管理制度,各级机构必须在授权围依法开展业务,贷审委要按规定的程序审批贷款,严禁逆程序、缺程序或简化程序审批贷款。

坚持集体审批原则,参会的待审会成员必须签署明确的意见及理由贷审委成员结构、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审批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