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爱我家一、主题目标:二、主题环境举例活 动小兔搬家集体教学活 动爬在树上的爸爸爸爸的大手区 域活 动↓我家住几楼 爸爸的领带集体教学活 动 方脸和圆脸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区 域活 动 ↓我们的小区 给爷爷奶奶捶捶腿集体教学活 动↓我爱我家 ↓家里的数字做客 区域活 动全家福 美丽的家 ↓好朋友的家 ↓开锁 其他相关活 动小手挂衣服集体教学活 动我在妈妈的肚子里猜猜我有多爱你 区 域活 动 ↓我家的电话号码我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多爱我“我爱我家环境墙饰:通过“全家福”了解 家里的成员制作爸爸调查表,了解的爸爸的本领通过大肚子妈妈了解 我们的成长过程三、个别化学习活动举例:共同生活:1、美丽的家区角与墙面相结合,将房子和相应的数字配对利用家长资源制作各类房子摆放在教室中请幼儿相互介绍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通过尝试操作,学会合理摆放家具、掌握分类摆放的方式。
材料投放:操作材料包——布置新家。
第一层次: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第二层次: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通过尝试操作,学会合理摆放家具。
第三层次:幼儿观察自己的布局与家具摆放情况,通过尝试操作,学会合理摆放家具、掌握分类摆放的方式。
探索世界:1、 房子图形活动目标: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并把数字贴在相应的图形旁。
材料投放:各种图形拼图若干,数字若干、笔第一层次: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
第二层次: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并把数字贴在相应的图形旁。
第三层次:幼儿数出一样的图形,并把数字贴在相应的图形旁,会写数的幼儿可以自己写上去。
2、↓我们家住几楼活动目标:幼儿在建构的同时知道自己家在第几层几号,进一步了解家的方位。
材料投放:背景图(楼房)、全家福、数字第一层次:与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幼儿在建构的同时知道自己家在第几层几号。
第二层次:幼儿根据自己家住几楼进行操作。
第三层次:幼儿根据自己家住几楼进行操作,并进一步了解家的方位。
3、↓我们的小区活动目标:运用与美工区、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在小区中幼儿用各种方法搭、拼楼房材料投放:1、有格子的楼房一座、101一楼等卡片若干。
2、牛奶盒、薯片盒、自制房子、积木等。
第一层次:与美工区、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在小区中幼儿用各种方法搭、拼、画、剪贴等自制几幢楼房。
第二层次:与美工区、建构区、计算区结合,在小区中幼儿用各种方法搭、拼、画、剪贴等自制几幢楼房,并在楼房上融入数。
第三层次:幼儿在建构的同时知道自己家在第几层几号。
幼儿进一步了解家的方位。
4、 我家的电话号码活动目标: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材料投放:纸制电话上面有箭头和图示若干、电话号码若干、数字若干。
第一层次:幼儿将电话号码译成数字。
第二层次:幼儿将电话号码译成数字,进行打电话游戏。
第三层次:幼儿将电话号码译成数字,进行打电话游戏,加强幼儿对数点对应、认识数字的敏感度。
表达表现:1、这是我的新家活动目标:幼儿通过自由剪贴自制小人,体验幼儿园也是我的家,从而达到动手制作和关心、爱护幼儿园的情感。
材料投放:各色纸、一次性盆子、剪刀、浆糊、双面胶、背景图。
第一层次:幼儿自由剪贴自制小人。
第二层次:幼儿剪贴图形自制小人第三层次:幼儿用剪贴方法自制小人,并由老师写上自己的姓名。
2、全家福活动目标:通过家长提供全家福照片了解家庭成员。
材料投放:黑纸、色纸、照片、背景图第一层次:通过环境创设,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
第二层次:幼儿剪贴图形贴在全家福四周。
第三层次:幼儿剪贴图形贴在全家福四周,并制作成房子相框。
四、集体教学活动举例:(一) 学习活动:我爱我家活动目标:1.巩固认识6以内数字,正确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感知数目的“多、少、一样多”。
2.在活动中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激发热爱家庭、尊敬家人的情感。
活动材料:教具:数字一套,统计表一份。
学具:6以内数字印章及数字卡片,统计表,记录笔;塑料仿真玩具(蔬菜、餐具、点心等)数篮,操作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我家有几口”,引出主题。
1.幼儿随意走动,边走边念儿歌:“我家有几口,看我掰指头。
”念完儿歌,幼儿就赶紧听教师指令找相应数目的朋友抱在一起。
如教师说:“我家有3口。
”幼儿就要每3人抱在一起。
教师帮助检查,看看人数对不对。
2.加深游戏难度:教师不发指令,而是配合音乐展示不同的数字卡片。
如教师出示数字“5”,幼儿就要每5人抱在一起。
(二)组织谈话,以讲述家庭人员来复习6以内数字。
提问:“你家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是谁?一共有几个?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幼儿互相交流谈论,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讲述,由下面幼儿检查他所找的数字卡片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认识统计表,学习记录家庭成员。
1.教师以介绍自己家庭的方式,示范填写统计表(见表一):“老师家中有爷爷、爸爸、丈夫(填在“男”一格中),还有妈妈、我和我的女儿(填在“女”一格中)。
”“数一数,老师家里一共有几口人?”(在总人数一栏里印上数字“6”)。
2.请幼儿边表述自己的家人边进行记录。
教师愉快地与幼儿交谈,引导幼儿点数家人,并印上相应的数字。
3.展示幼儿的统计表,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记录。
4.让幼儿与同伴自由交流并比较:谁家里人最多?谁家里人最少?谁和谁家里人一样多?5.统计结果,教师在表二上记录。
询问:“谁家有3口人?请走到前面。
”“数数有几家?”“谁家有4口人?数数有几家?”“谁家超过6口人的?”……教师小结:“不管我们家中人多或人少,我们的家人都很疼爱我们小朋友,小朋友也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
下面我们小朋友来做个小帮手,帮大人做一些家务,好吗?”(四)游戏“做个小帮手”,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对数字与数量的理解。
1.师:“我们先分个工。
谁愿意帮助拿菜?谁准备餐具?谁准备小点心?”幼儿按意愿每人挑一张操作纸,照纸上的数目拿相应东西摆放在桌上。
2.教师巡回指导,看看幼儿拿的对不对。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并请他们与同伴进行比较。
询问:你刚才做了什么?谁和你准备的东西是一样的?你和他各拿了几个?谁拿得多?(五)延伸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玩“过家家”游戏。
游戏中,教师可以角色身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复习有关数的知识。
如教师可扮成客人询问:“今天你家几个人吃饭?”“这些碗、勺子有几件?够不够用?”等等。
(二) 学习活动:方方和圆圆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活动准备:1、大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2、出示大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师: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师: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师: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为什么?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②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师:如果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也像他们一样要分家,你们会怎么样?(3)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6、教师讲述故事到“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我的!老婆婆说:圆的东西是我的!”,教师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有方有圆的东西怎么分,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分也分不清楚,圆的东西中有方的,方的东西中也有圆的。
师:那现在林老师要问问你们,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说圆的东西是她的,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又有方又有圆的东西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师:如果硬是分开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讨论回答)师:那还能不能分啊?师: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还是劝他们不要分了。
7、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们不要分!8、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完整欣赏故事,懂得简单的道理。
1、师:故事《方脸和圆脸》……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分了没有?师:为什么他们不分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师: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可眼珠是圆的。
老婆婆的脸蛋儿是圆的,可门牙是方的。
你们说这怎么分啊!你们是不是!3、教师引导启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幼儿自由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总结:是啊,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三)迁移经验,发展扩散和逆向思维。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东西也是有圆有方的?分开会怎么样?师: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如说家里或者是幼儿园也可以是大马路上有哪些东西是又有圆又有方的?师:如果分开了会怎么样?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如果世界上的东西都变成方的会怎么样?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3、画方的世界或圆的世界。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又有圆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方的或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然后我们来把我们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圆世界画出来,好吗?师:跟着林老师一起出来吧。
4、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三) 学习活动:家里的数字活动目标:1、幼儿在了解“家”的基础上,尝试用寻找、记录的方法,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2、进一步理解6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家里的数字:2、课件制作:我的家课件一:家里的各种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物品)。
4 65 3 2 1课件二:厨房、客厅、卧室。
活动过程:观看录像(一)、认识数字,理解6以内各数字的实际意义:1、幼儿交流记录卡,说说在家中发现了哪些数字?A、直观的数字(数序):如、电话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B、数量:如家中有6把椅子、3只沙发等小结:小朋友记录了很多数字符号,这些数字有的在家中直接就能找到,而且排列是有顺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