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挡土结构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挡土结构:又称板式支护结构,由围
护桩墙和支锚结构组成。
根据有无支锚结构可分成三种类型
(1)悬臂桩墙式挡土结构:不设置内支撑或土层锚杆等,基坑内施工方便。
墙身刚度小,内力和变形较大,不宜用于开挖较深基坑(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2)内支撑桩墙式挡土结构:设置单层或多层内支撑可有效地减少围护墙体的内力和变形,内支撑对土方的开挖以及地下结构的施工带来不便。
有缘学习+V星ygd3076
(3)土层锚杆桩墙式挡土结构:通过固定于稳定土层内的单层或多层土层锚杆来减少围护墙体的内力与变形。
围护墙体类型及特点
围护墙体
钢板桩
钢砼板桩钻孔灌注桩
SMW工法
地下连续墙
截面形式:拉森U 形、H 形、Z 形、钢管等。
优点:材料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重复使用,占地小,
结合多道支撑,可用于较深基坑。
缺点:价格较贵,施工噪音及振动大,刚度小,变形大,需注意接头防水,拔桩容易引起土体移动。
(1)钢板桩
(a )U 形(b) H 形(c )Z 形(d)
钢管
(2)钢筋混凝土板桩
截面形式:矩形榫槽结合、工字形薄壁、方形薄壁
优点:造价比钢板桩低。
缺点:施工不便、工期长、施工噪音、振动及挤土明显,
接头防水性能较差。
(a )矩形榫槽结合(b) 工字形薄壁(c )方形薄壁
(3)钻孔灌注桩
桩径:一般在600~1200mm。
优点:施工噪音低,振动小,环境影响小,刚度、强度较大。
缺点:施工速度慢,质量难控制,需处理泥浆。
适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桩在软土地区可用于开挖深度在5~12m(甚至更深)的基坑。
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日本称为SMW 工法。
在水泥土搅拌
桩内插入H 型钢或其它种类的受拉材料,形成一种同时具有受力和防渗两种功能的复合结构形式。
优点:施工噪音低,环境影响小,止水效果好,墙身强度高。
缺点:H 型钢不易回收且其造价较高。
适用:应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场合均可采用SMW 工法,开挖深度可较大。
(4)SMW工法
墙厚:60cm、80cm及100cm,深度可达数十米。
优点:施工噪音低,振动小,整体刚度大,能自防渗,
占地少,强度大。
缺点: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需处理泥浆。
适用:可在建筑密集的市区施工,常用于开挖10m以上的深基坑,还可同时作为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
(5) 地下连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