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目录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1一、课程设置............................................ 1
(一)设置依据......................................... 1(二)课程定位......................................... 1(三)设计思路......................................... 1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12.教学模式与方法 .................................... 23.教学效果评价 ...................................... 2二、课程目标............................................ 2
(一)知识目标......................................... 2(二)技能目标......................................... 2(三)素质目标......................................... 3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 3
四、实施建议............................................ 5
(一)教学基本要求..................................... 51.师资要求: ........................................ 52.实训基地: ........................................ 53.仪器设备要求 ...................................... 54.课程资源 .......................................... 5(二)教学建议......................................... 51.教学模式 .......................................... 52.教学方法 .......................................... 63.教学手段 .......................................... 6(三)教材选用......................................... 6
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 6
六、教学项目设计........................................ 7
教学设计一:............................................ 7
教学设计二:............................................ 8教学设计三:............................................ 9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程
参考学时:36 学时
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
先修课程:人际沟通
编制团队:护理教研室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护理礼仪》是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规范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设置。

(二)课程定位
《护理礼仪》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课程,以《人际沟通》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行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得体的行为礼仪,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本课程促进学生养成慎独、奉献、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和高度责任心等护士职业素养。

《护理礼仪》开设于第一学期,共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8学时,实训课18学时,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1:1。

(三)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根据护理工作发展和完成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要求,与临床护理专家、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将《护理礼仪》的教学内容序化为仪表礼仪、行为礼仪、言谈礼仪、交往礼仪、日常工作礼仪等模块,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模式与方法
《护理礼仪》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在学校教教室内开展理论教学,以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第一学期下半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

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操作考试、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

将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实践考核。

引入多元主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实用性、客观性。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悉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熟悉仪容、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其基本要求;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二)技能目标
能应用护理礼仪理论和实践;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行为;能融洽地进行护患沟通;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形象设计。

(三)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礼仪培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护士。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师资要求:
以班级为单位,本课程需配备理论教师1名,实训教师1名,生师比例20:1。

师资队伍依托行业,聘请临床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知识、能力结构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课程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学经验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和护士执业资格。

2.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需设有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等,以满足教学并贴近临床实际,实训室2间。

满足《护理礼仪》示教、实训、自主练习的需要。

3.仪器设备要求
4.课程资源
课程应具备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校本教材、理论试题库、习题及答案、实训指导、教学相关视频等基本教学资源。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根据护理礼仪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形体实训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