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课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时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课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时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课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时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基础过关]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
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 A.沙漠化B.石漠化
C.盐渍化D.三种类型都有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次生盐渍化D.石质荒漠化
4.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5~6题。

5.对该县1937~1980年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小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6.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
7.下图为“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A、B、C、D)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A、B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尘暴对人类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防治沙尘暴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读“西北部分地区图”,回答8~10题。

8.结合上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D.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9.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10.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被之一,属优等牧草。

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

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

结合下图完成11~13题。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D.新疆
1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13.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14.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

(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则自然过程形成属于________,受人类活动影
响形成属于________。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沙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_______。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其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引起我国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其原因。

15.甘肃新闻网2012年2月22日电:据兰州晨报报道,2月21日16时20分,山丹马场遭遇今年首次强沙尘暴袭击。

据了解,沙尘暴来袭时出现黑风,原本晴朗的天空昏黄一片,这次沙尘暴能见度不足150米。

截至16时40分,山丹马场还是昏暗一片。

结合“我国沙尘天气分布示意图”和“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
填入下图中的适当位置。

A.矿物燃料大量燃烧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2)从干湿状况看,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5)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C 2.A 3.C 4.B 5.B 6.A
7.(1)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开矿等
(2)掩埋农田、牧场,妨碍交通,危害人体健康,侵吞人类生存空间
(3)保护植被,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开矿中注意环境保护,营造防护林
8.D 9.B 10.B 11.A 12.C 13.D
14.(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碱化风力
(2)新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3)盐碱化
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

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15.(1)从左向右、从上而下分别是A、D、G、C、E、F、B。

(2)干旱半干旱
(3)频率加快,间隔变短,范围扩大
(4)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冬、春季盛行西北季风。

(5)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地沙化严重。

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林区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建筑工地多,工地建筑用沙缺乏保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