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上学期阶段测验试卷.

高三物理上学期阶段测验试卷.

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4至8页,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层轨道转移到外层轨道的过程中()A、电势能减少而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B、电势能减少而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减少C、电势能增加而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增加D、电势能增加而电子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2.关于光的性质,下列说确的是()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B.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C.光在同种介质种沿直线传播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3.为了研究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变化,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了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如图所示,开始时从地球射来的激光沿ab方向射到S1上,经两个镜面反射回地球.后来由于受到陨石的轻微碰撞,角反射器以两镜的交线O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 ,则最后的反射激光将( )A.逆时针转过θ度B.顺时针转过θ度C.逆时针转过2θ度D.按原方向反射回地球4.对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表明了 ( ) A.原子存在着质量和正电荷集中的原子核 B.原子有带负电的电子C.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是不连续的D.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5.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不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B.这种不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有可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D.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2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 产生光电效应 6.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71年证明:一束光穿过大气x 距离后,其强度从0I 下降为()I x 的公式为0()ax I x I e -=,其中4242|1|3n c N ωαπ=-叫做吸收系数,式中ω为光的频率,c 为光速,标准状况下,192.6910N =⨯个/厘米3,41 2.7810n --=⨯。

定义1A α-=,叫做衰减长度,它表示光经过A 距离后其强度降低到原来的10.368e =。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红光B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紫光C .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黄绿光D .不同颜色的光衰减程度基本相同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 rB.1.5rC.2rD.2.5r8.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玻璃空气ABC9.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自空气射向玻璃,经折射形成复合光束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子的能量比B光子的能量大B、在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C、在玻璃中,A光的光速小于B光的光速D、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大于对B光的临界角10.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R=2r。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

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传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A. n可能为3B. n可能为2C. t 22rc D. t可能为4.8rc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后横线上。

11.原子核A经过若干次衰变后变成原子核B,已知B核的质子数比A核少8,B核的中子数比A核少16,则此衰变过程中共有________次α衰变,________次β衰变.1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装置如图实所示,双缝间的距离d=3 mm.(1)若测定红光的波长,应选用色的滤光片,实验时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和 .(2)若测得双缝与屏之间距离为0.70 m,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 mm)观察第1条亮纹的位置如图 (a)所示,观察第5条亮纹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可求出红光的波长λ=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3. 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径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第II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第II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答题表:(4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4+8+8=20分。

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2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一个锂核(质量为11.6505×10-27kg)受到一个质子(质量为1.6736×10-27kg)的轰击,变成两个粒子(质量为6.6466×10-27kg).(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2)此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为多少?15.等腰直角棱镜放在真空中,如图所示,d AC AB ==,一束单色光以060的入射角从AB 侧面的中点射入,折射后再从AC 侧面射出,出射光线偏离入射光线的角度为030,(已知单色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 ),(1)请作出光路图;(2)求此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是多少? B A C16.在一原子反应堆中,用石墨碳做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已知碳的质量是中子的12倍,假设把中子和碳核的每次碰撞看作是弹性碰撞,而且认为碰撞前碳核都是静止的。

(1)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为E ,问经过一次碰撞,中子损失的能量是多少?(2)至少经过多少次碰撞,中子的动能才能小于0610E -(已知114.113lg =,lg11 1.041=)17. 1951年,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偶数”,所谓“电子偶数”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的质量中心旋转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 ,普朗克常数为h ,假设“电子偶数”中正、负电子绕它们质量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运动速度为v 及电子的质量满足量子化理论:...2,1),2/(2==n nh mvr n π,“电子偶数”的能量为正负电子运动的动能和系统的电势能之和,已知两正负电子相距为L 时的电势能为L e kE n 2-=,试求1=n 时“电子偶数”的能量?[参考答案]1、C ;2、BC ;3、D ;4、AD ;5、A ;6、B ;7、C ;8、B ;9、D ; 10、A11、(1)6 (2)412、(1)红 双缝到屏的距离l n 条条纹间距a (2)7×10-713、(1)在白纸上另画一条更靠近y 轴正方向夹角较小的直线OA ,把大头针P 1、P 2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 <0的区域透过玻璃砖能够看到P 1、P 2的像 (2) 插上P 3后,使P 3刚好能够挡住P 1、P 2的像(3) αβsin sin14、解:(1)(2)因为反应前后质量差为所以此反应过程释放热量J J15、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已知090=∠=+A βα,003060=-+-=βγαθ 解得060=γ,n =αsin /60sin 0,n =βγsin /sin ,所以045==βαB A Cβαθ60γ 所以C d v d t 2322==16、(1)016948E ; (2)42次17、(11)解析:电子绕质量中心转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有:r v m Le k 222=,其中r L 2= r mv e k 224=,根据...2,1),2/(2==n nh mvr n π 上两式相比得nh ke v π2=,代入下式中, 222222221mv mv mv L e k mv E -=-=-⨯= 所以22)(nh ke m E π-=,所以22421h e mk E 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