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书生工作室2012年7月12日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知识链接】1、信息定义: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就就是信息,不就是物质,也不就是能量(信息、物质、能量就是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 我国学者钟义信: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就是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的状态与方式*信息就是利用各种载体(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通过各种渠道所传播的内容(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
2、信息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不就是信息,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价值因人而异,同物质与能量的价值有要质的区别。
时效性:客观事物总就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反映事物存在方式与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应随之而变化。
【同步练习】(2008年省考题)1.萧伯纳说:“您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的(c) A普通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2008年省考题)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B)A、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B、信息对于所有人具有同等价值C.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D.信息就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2009年省考题)3.我国古代人利用“燃烧的烽火”传递“入侵的敌情”,这个案例说明信息具有( B)A.普遍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2010年省考题)4.“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B)A.普遍性B.价值性C.共享性D.客观性(2011年省考题)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就是(D)A.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D.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信息具有相同的价值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知识链接】1、信息技术就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与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
其作用就是代替、扩展与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以电子技术,尤其就是微电子技术......为支柱,以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3、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产生(信息在人脑中存储与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就是猿到人的标志)第二次:文字的发明与使用(首次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第三次:造纸术(蔡伦)与印刷术(毕升)的发明与应用(使信息可以大量生产,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等的发明与应用(信息传递效率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第五次: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信息的处理速度、传递速度惊人提高)4、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应用:日常生活、办公、教育、科学研究、医疗保健、企业、军事等方面。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积极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5、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多元化(强调与其她学科结合应用); 网络化(主要指计算机网络应用)多媒体化(强调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 智能化(强调计算机来实现人类的智能)虚拟化(强调计算机的仿真虚拟现实中的某些场景)注意:区分智能化与虚拟化例:遥感技术就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技术。
它主要由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测量等技术结合形成的。
【同步练习】1、我们通常所说的“IT”就是 ( D )的简称。
A、输入设备 B、因特网 C、手写板 D、信息技术2、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 D )、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A、识别B、变换C、显示D、交流(2009年省考题)3.在下列信息技术应用中,属于信息采集的就是(D)A.用千千静听欣赏音乐B.用暴风影音观瞧电影C.用打印机输出研究报告D.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2010年省考题)4.下列选项中,按信息技术发展阶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就是 (A )A.信函——电视——计算机网络B.电视——计算机网络——信函c.电视——信函——计算机网络 D.信函——计算机网络——电视(2011年省考题)5.信息处理一般包括获取、、传递( B) A.共享 B.加工 C.分析 D.描述《信息与信息技术》模块综合练习1、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信息就是具有价值的B、信息就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信息就是永远有效的D、信息就是无法进行加工的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就是( )A、报纸上刊登的新闻B、书本中的知识C、存有程序的软盘D、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3、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只有以书本的形式才能长期保存信息B、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易受干扰而导致失真C、计算机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D、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已逐步被模拟化技术所取代4、下面哪些不就是说信息的价值( )A、读书以明理B、知已知彼,百战百胜C、书中自有黄金屋D、春雨贵如油5、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与利用,这正好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6、下列叙述中,其中( )就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7、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就是最近发明的技术8、高中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 )。
A、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B、提高文字录取速度C、会考的需要D、学会用电脑解决其她学科的问题9、关于语音技术,下面不正确的说法就是( )。
A、语音技术中的关键就是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B、语音合成就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C、语音技术就就是多媒体技术D、语音识别就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
10、以下行为中,不恰当的就是( )。
A、安装正版软件B、购买正版CDC、未征得同意私自使用她人资源D、参加反盗版公益活动11、磁盘操作系统的英文缩写就是:( )A、 ITB、 IEC、 wwwD、 DOS12、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的意义在于:( )A、使信息的存储与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局限B、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C、就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D、将人们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与"家书"在古时侯都就是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现在人们更多地用QQ、E-mail传递信息。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A、信息技术自古就有B、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类似"烽火"一样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将会消失C、古老的信息技术我们都可以弃之不用了D、古老的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互为补充继续发挥作用14、"动口不动手"将成为今后计算机输入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技术就是:( )A、语音识别技术B、虚拟现实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D、生物芯片技术15、下列哪种现象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消极影响?( )A、网上购物 B.垃圾邮件 C.网上影院 D.QQ聊天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就是(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复杂操作步骤17、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通常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会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C、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简称D、英文的使用就是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革命18、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随后关于该会议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世界各地的网民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会议情况。
这主要归功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信息技术革命。
A、第二次B、第三次C、第四次D、第五次19、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就是( )A、书B、文字C、光盘D、网络20、下列活动不适合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有( )。
A.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B.对一幅老照片进行修复C.做制取气体的化学实验D.管理自己的财务21、小明一家在收瞧北京奥运会的实况转播时,爷爷感慨:"还就是现在的技术先进啊!以前没电视的时候,县城的事情传到我们这边还要十几天呢"。
这个事例说明电视的发明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就是( )A.使信息的存储与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B.B、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C.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D.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主题二 信息获取一、信息的获取过程【知识链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1)确定信息内容(2)确定信息的类型(即信息的载体形式)2、信息来源的确定: 按照信息来源可以将信息分为:文献类、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四种。
(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 (优:全面系统,缺:查找费力)(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优:灵活,缺:主观)(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 (优:生动,真观;缺:需要设备)(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优:直观,真切;缺:表面,零散)3、选择信息来源原则:选择可靠信息源,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与代表性(典型性)。
4、信息获取的方法与工具信息获取的方法包括阅读资料、查阅文献、与人沟通、广播、电视、实验研究、观察法、调查问卷、网络检索、遥感测量等,其中通过亲自观察、调查、实验、测量获得的第一手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信息获取的工具●扫描仪:可以扫描图片与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 (OCR 技术就就是利用专用设备对印刷文字或手写文字进行识别并转化为文字编码的一种使用技术。
) ●录音设备采集音频信息(麦克风、录音笔、Mp3); ●数码相机(DC)可以采集图像信息,部分可以拍摄短片; ● 数码摄像机(DV)可以采集音、视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