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分析论文摘要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所以我们大学生要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道德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学习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然而,在当今社会里,诚信道德却有被愈益轻视的趋势,甚至在一部分大学生心目当中,也存在着诚信危机,这显然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案了解等方式,试图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做一个概要的述评。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道德状况正文一. 诚信道德传统与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一)中国传统诚信道德概述诚信道德这个话题,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历史,其中,诚信道德就是其中的优秀传统之一。
中国传统伦理对诚信问题的探释,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家。
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
《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
何谓诚信?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注释说:“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就是说,诚即信,信即诚,二者可以互训。
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诚恳,而不是弄虚作假、欺瞒诈骗。
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把诚信从各个方面进行定义。
从哲学方面讲,“诚”即为真实;从道德方面讲,“诚”为诚实;从行为规范方面来看,“信”乃“诚”之外在表现。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被认为是最高的道德规范,更是做人的支撑点和根本的道德原则之一。
古代很多关于做人要讲诚信的名言,譬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朋友有信”等,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它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华夏伦理体系中生根发芽,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诚信本是每个人应有之品德。
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也理应是道德素质较高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虽然主流仍然是注重诚信道德的,但也有一些人由于受到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讲诚信道德不再重视,不再注重人格的培养,而是越来越注重向“钱”看,失信现象越来越多,与其知识层次极不相符。
这种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有:有些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论文、作业,盗用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有些大学生在实习、求职过程当中,将自己没有而社会上流行的资格考试证书写入自己简历,虚构教育背景,虚构自己在校时的学习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绩;有些学生搞假证明,虚报家庭收入情况,骗取助学金;有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归还贷款等。
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 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识与理解,我在宁夏大学的6个学院对1000名同学做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是400份)。
在问卷调查表上,我罗列了18个题目,这些题目当中涉及到了诚信道德的概念;认为自己讲不讲诚信;什么样的人讲诚信,什么样的人不讲诚信;讲诚信会有哪些意义与影响;树立诚信道德与自己的人生有无必要了案例之三:为何举行生日party我的好友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说他们班在过中秋节的时候为一位男生举行了个生日聚会,大家都慷慨解囊为这个寿星买了一个大蛋糕,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也花了不少钱,玩儿的也很尽兴。
到了光棍节那天又为一位同学举行生日party,但是事后好友从小道消息得知这位仁兄骗了大家,因为他本人觉得这种方式不但有吃有喝,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家对自己的关注,认为是很美的一件事情。
如今这种现象存在的还真是不少,同学之间借什么生日聚会乱七八糟的理由不仅骗取其同学们的感情而且还骗吃骗喝。
有时候,有些同学为了那么小小的一点私心,就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甚至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形象就这么毁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当局者镇定自若,旁观者羞愧难当。
案例之四:学费能拖就拖记得大一第一学期的时候,学院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完之后,学院的书记就向我们说:“你们大三大四以及读研的同学们,也应该把学费适当的交交了吧,你看你们每年拿到的助学金、奖学金、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助学金能占30%的比例呢,这老拖着也不行,这样学校怎么能够正常运转呢?”然后我就听到了旁边两位学姐的讨论声:“上次拿到的奖学金还没凑齐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呢,还哪有钱交学费啊!到快毕业的时候再说吧。
”旁边的那位也一个劲儿的应和着。
原来大学生活也可以这样啊,我想,在学校中我们是受高等教育的但是我们却用社会中最低俗的规则来约定自己,那在学校中我们究竟是在接受教育还是在接受训练,我们虽然接受着知识的熏陶,但是我们的思想却从来没有跟上知识的节奏去一步步的升华,反而是在随着物质的变化随波逐流。
案例之五:光一样的速度开学不久,我宿舍的姐妹很不幸的就把饭卡弄丢了,还好上面没有钱了,只不过是补办的时候需要20元钱,过了两天之后她的饭卡就在充饭卡的橱窗里找到了,原来是被捡到的同学送到这儿的。
当时我们还想大学生的素质就是高。
过了一个月不幸有降临到我的身上了,我的饭卡被我不小心给弄丢了,上面有整一百块钱,饭卡我也没有改密码,而且学号就在上面,我就赶紧就去挂失,二十分钟后我挂失完了,我问充饭卡的阿姨还有多少钱,阿姨说还有20元钱,我当时就晕了,这位同学是以何等的速度啊,我当时没有心疼自己的那80元钱被别人刷走了,而痛心的是有的大学生竟然为了这点钱学会了使用光的速度,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案例之六:修自行车的叔叔习惯了我们校门口有几位修自行的大叔,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到校门口就没气了,就到一位大叔摊位前打气,但是没有打进去,大叔一看说车胎已经破了,然后他就开始补胎,不一会儿就补好了,我就拿钱,结果翻包一看没带钱包,我就说下次我带来给吧,大叔说好,但是口气也不太好,我说一定会带来的,他却说没关系已经习惯这样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好多同学一修自行车就说钱忘带了还说下次一定带来,但是事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不讲诚信的多了去了,而且他们也习惯了这样,一两块钱也没什么。
我当时的确很不好意思,我想说我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一想说了又能怎样,只能说一锅老鼠能坏一锅汤,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以善小而不为,何况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呢,只能告诫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案例之七:图书管理员“没个好脸色”还是类似的例子,几乎每次我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上面都有画过的痕迹有的页面甚至被撕掉了,为此每次还书的时候,图书管理员要是发现了都会给我们橡皮让我们擦掉,该粘的都粘好。
又一次我们一块儿还书的同学不小心把橡皮才成了两半,就跟管理员说下次带来个新的,老师没好气的说:“爱带不带,书弄赶紧就行,像你这样的话我们都听多了,但是带来的没几个,如今的学生说的比唱的好听,真正做到的没几个”。
说的我们几个哑口无言的,又尴尬又不好意思,但是这件事也让我们想到了很多,的确是我们没有做好,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有增无减,大学生的前景令人堪忧啊!我们还要做的真是太多太多,而真正的必修课却被人们所忽略不计了。
案例之八:“助学贷款是国家给的而不是代的”秦某,是一位大四的学长,大学四年一直是申请的是助学贷款,一般毕业之前是要把贷款还清的,但他说自己家很困难没钱可还,能不能先毕业了,找到工作再说,学校也就同意了。
但是他却私下里给我们教导说:“你们都应该申请助学贷款,其实学校都是骗人的,助学贷款是国家给的而不是代的,到一定时候国家就不跟你要了,你也不用还了。
”我不知道他说的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发生过,但是我知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情,那有赖着不还的,这事儿竟然是一个大学生做出来,那社会中还有恪守信用,恪守道德的人吗?大学校园中从在的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但是从来没有学生为此感到担忧过,也从来没有老师教导过,我们听到的只有老师侃侃而谈的学术,我们听到的只有学术前沿的争端,我们却忽视了人类道德的灵魂和榜样,虽然有很多人已经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问题提出的比比皆是,但是没有提到大学生真正何去何从的归宿。
四.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几点认识上述案例只是几个寻常小事情,其实,不管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中的确存在诚信危机!不少同学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我们被校园里修自行车的师傅怀疑;被图书馆的管理员所怀疑;被超市的售货员所怀疑。
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们似乎不再是那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我们身上的铜臭味越来越浓,我们似乎不在被人们所信任,我们不再是诚信与道德化身。
而我认为,之所以同学们会发生这样的诚信与道德危机,最重要的症结在于,我们受到金钱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为了一些小恩小惠,我们放弃了本该属于我们这个年龄所有的道德与人格。
在调查表中显示,更多的同学认为他们缺失诚信与道德的原因归于社会。
是啊,社会带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就比如房价的猛涨,同学们认为,毕业之后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讲诚信道德能当饭吃吗?所以就出现了同学们为了求得一职,作假文凭、假论文、假荣誉等等一系列的诚信道德问题就出来了。
同学之间相互说句真心话都真的很难,除了相互恭维就是斗心眼,更不要说是相互帮助,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气氛了。
而且社会当中的酒文化也逐渐演变到校园当中来,一味的被同学高度赞赏,校园从此不再单纯的安静与和谐。
当我们看到老师们一个个穿着名牌、开着名车,上课目标,而给我们所教的一些事却是如何通过这些社会潜规则的办法。
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如今的师者,真正“传道”的能有多少,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知识的单纯熏陶,没有了道德的培养,我们的心灵还能渴望多少美好呢?所以,我们本该有的那一份美好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已经被提前扼杀掉了。
看来,重树大学生的诚信道德问题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是谁的责任,我们需要及时拯救。
为此我通过问卷调查表做出了一下一些建议:1、建立健全教育法制:诚信的保障需要借助于纪律、法律的强制性作用。
学校应尽快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因为大学生将来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这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高校要改革德育教育体系,制定诚信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作为一门必修课,增加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失信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让其不得不慎重行事。
2、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
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自身就要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