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马涧路(锦峰路~纵一路)工程一标沥青摊铺施工方案编制:审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五月目录第一章设备、人员、材料及施工前技术准备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第二节工程概况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第一节工期进度计划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第五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第一章设备、人员、材料及施工前技术准备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一、编制依据(1)苏州高新区马涧路(锦峰路-纵一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其补遗文件;(2) 苏州高新区马涧路(锦峰路-纵一路)工程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3)现场考察资料、标前会议及澄清文件;(4)招标文件规定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极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我单位拥有的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现场实际情况和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1)遵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时,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3)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在工程工期内连续施工,尽量缩短工期;(4)采用项目法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力求安全、文明、高效,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5)遵循ISO9002质量标准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坚持文明施工、重诚守信,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率为O;(6)采用成熟、科学、先进、高效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水平;并结合历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力求使施工组织达到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的完整统一。
第二节工程概况一、概述本标段西起锦峰路,东至纵一路,全长1220.7米,包括15-30米的绕城高速公路桥梁及1-16米的新石桥。
道路标准幅度宽为40米,双向六车道,预留远期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空间,横断面布置为三幅式:11米机动车道*2+2米机非分隔带*2+3.5米非机动车道*2+3.5米人行道*2。
绕城高速公路跨线桥段落两侧分隔带位于桥梁段,难以种植绿化且桥梁跨越高速公路,为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跨线桥上必须设置防撞护栏。
因此,2米两侧分隔带改为1米宽的防撞护栏。
横断面布置为:11米机动车道*2+1米混凝土防撞护栏*2*4.5米非机动车道*2+3.5米人行道*2。
车行道路面结构: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66.6cm):4cm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掺聚酯纤维)粘层油8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C0.6cm 稀浆封层54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油)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42.6cm):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F粘层油6cm 粗粒式沥青砼AC-20C0.6cm 稀浆封层32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油)3、锦峰路绿化带改建成行车道路面结构(总厚78.6cm):4cm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掺聚酯纤维)粘层油8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C0.6cm 稀浆封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铺设自粘式玻纤网,喷洒粘层油)48cm C25水泥混凝土二、主要工程数量第二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第一节 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展开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分为内业和外业技术工作准备。
⑴内业准备内业技术准备主要包括:1.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进一步编制更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和保证措施;4.制定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5.尽快进行配合比设计; 项目名称单数量 4cm 细粒式沥青砼sma-13m 2 18306 粘层油m 2 18306 8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cm 2 18287 0.6cm 稀浆封层m 2 18132 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Fm 2 4210 6cm 粗粒式沥青砼ac-20cm 2 4210 透层油m 2 18132 4cm 细粒式沥青砼sma-13m 2 14322 6cm 粗粒式沥青砼ac-20改m 2 143226.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7.作好施工准备。
⑵外业准备外业技术准备主要包括:1.现场详细调查;2.现场交接桩与复测;3.测试仪器的计量标定;4.料源合格性测试分析;5.测量放样。
技术准备按需要做到项目齐全,标准正确,内容完善,计划超前,交底及时,并按交底逐一抓好落实。
第二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一、0.6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本项目稀浆封层将采用改性乳化沥青,质量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7.1-2“改性乳化沥青bcr技术要求”。
根据施工进度情况采用沥青油罐车分批进场,以便尽量缩短存放时间,进场乳化沥青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
施工程序:彻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等;将路缘石作为参照物以保证摊铺车顺直行驶;摊铺车摊铺稀浆混合料;手工修复局部施工缺陷;初期养护;开放交通。
施工原则:施工不得在雨天施工,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施工,两幅纵缝搭接的宽度不宜超过80mm,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铺筑后表面不得有超粒径料拖拉的严重划痕;根据施工路段的路幅宽度,调整摊铺槽宽度,尽量减少纵向接缝数量,在可能情况下,宜使纵向接缝位于车道线附近;摊铺槽中混合料的体积控制在摊铺槽容积的1/2~2/3;稀浆混合料摊铺后的局部缺陷,应及时使用橡胶耙等工具进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点是个别超粒径粗集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和横、纵向接缝;当稀浆封层混合料已破乳并初步成型时使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使混合料具有更好的封水作用;待满足开放交通条件后及时开放交通。
二、沥青粘层施工根据设计与规范要求,双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
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粘层油品种与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9.2.3的要求。
粘层施工: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撒布数、量控制在0.3~0.6kg/m2之间。
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浇洒过量处应予以刮除,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扫干净,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干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浇洒后不得通行车辆、行人;粘层沥青浇洒后应紧接着铺筑沥青面层,时间控制在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
三、沥青砼施工1、试验准备工作沥青砼采用SMA-13、AC-13F、AC-20C型的配合比设计:热拌沥青砼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及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检验三个部分组成。
⑴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沥青的最大油石比和残留稳定度试验。
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最佳油石比和残留稳定度试验。
⑶室内马歇尔试验的标准:拌制试件时采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以模拟生产实际情况。
2、原材料技术要求SMA-13采用SBS改性沥青、玄武岩、掺加聚酯纤维;AC-13、AC-25C采用重交石油沥青(A级70号)、上面层采用玄武岩,下面层采用石灰岩。
各种粗细集料、矿粉规格及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要求。
3、沥青混合料拌制3.1、沥青混合料拌和流程集料→冷料计量→给料装置→干燥滚筒→热料提升机→热料称量→搅拌器石粉→石粉提升机→石粉储仓→石粉输送机→石粉称量→搅拌器沥青→加热脱水→再加热→沥青输送泵→沥青计量→搅拌器3.2、沥青混合料拌和⑴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⑵拌和楼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⑶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复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⑷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情况。
如混合料有无白花、冒青烟和离析现象。
如有质量问题,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
生产前有关人员熟悉各种混合料的外观特征,这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室内拌和的混合料而取得。
⑸每台拌和机每天上、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题筛分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砼的物理力学性质。
油石比设计值的允许误差值为+0.3%⑹及时检测结果,计算油石比、各级矿料通过量和沥青砼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结果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检验生产是否正常。
3.3混合料拌和控制要点①、各种规格筛网上的石料用量,沥青用量。
②、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③、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要求。
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⑴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涂一薄层隔离剂,并确保车厢底部没有余液积聚。
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⑵为了节约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施工前考察运输路线,选择最佳路径,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混合料安全、快捷的运到施工现场。
⑶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点温度计检测沥青每车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的温度。
插入深度大于150mm。
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厢底面约300mm,低于摊铺温度时,混合料不得卸车。
每车料均有反映实际吨位及温度的料单。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普通沥青改性沥青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160~165 矿料加热温度165~195 190~220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45~165 170~185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5 19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 16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35 16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130 150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10 12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70 90⑷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前后移动,分几堆装料,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⑸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输车等候卸料。
⑹运料车用蓬布覆盖设施,以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
⑺连续摊铺过程,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⑴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必要时用水冲,必须晒干后才能进行摊铺作业。
⑵摊铺机就位后,垫上一定厚度的20-30cm的木板,放下熨平板预热至不低于135-150℃并安装自动找平的传感器,选择摊铺速度将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铺面均匀一致,不得出现离析现象。